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而立之年的季汉生已是勇立潮头、敢于中流击水的创业先锋。他发明的电子稳压节能灯,被世界电光源专家、中国电光源之父蔡祖泉称为“电光源二次革命”,并被国家列为重大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在三十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先后取得三十多项专利。由于他的诸多发明赋予了传统和文化的深刻内涵,用文化认同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发展,全球华侨华人推动中国和平统一系列活动组委会聘请他为“促进中国和平统一大业发展和文化艺术大使”。“中华龙壶”、“九二共识壶”、“宫壶”的相继问世,开创了用文化引领紫砂产业革命的先河,谱写了一曲曲文化紫砂的新乐章。
新时代召唤新文化。在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季汉生以留住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根与魂为宗旨,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继承创新,在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致力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创新,为紫砂产业的兴盛开拓了新路径。
紫砂文化历史悠久
开拓创新层出不穷
季汉生认为,紫砂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发展是一代代紫砂人的责任与梦想。只有追根溯源,才能传承创新;只有守正创新,才能有所作为。
季汉生在对紫砂发展历史的研究中发现,唐宋两代曾是中国茶文化史上的高峰期,而与茶文化密切相关的紫砂文化也随之崛起。北宋的梅尧臣、欧阳修、苏东坡等诗人曾有描述紫砂壶的诗句,这应该是早期紫砂文化兴盛的重要佐证。梅尧臣的诗句“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中的紫泥新品被认为是紫砂陶登上陶文化殿堂的最早记录。
苏东坡在谪居紫砂发源地宜兴时,曾亲自设计了一款提梁式壶,后人称为“东坡提梁”,相沿至今,追捧者不计其数。可见,“东坡壶”已成为紫砂文化发展中最早的经典之作。
到了元代,紫砂艺人已尝试在紫砂作品上镌刻铭文,紫砂文化再次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紫砂壶真正盛行的应该是明代,宜兴紫砂壶进入了工艺美术的境地,空前繁荣,境界更高。清代的紫砂壶更是花样翻新,借鉴花果造型和仿古铜器式样尤为突出,清代紫砂文化清新、脱俗、典雅的风格赏心悦目。
通过考究,季汉生发现紫砂文化的发展与当时的社会风气及文人的引领有关,时大彬、惠孟臣、陈鸣远、范大生、裴石民等代表人物,打造了不同时代紫砂文化的烙印。
在与宜兴紫砂协会负责人交流时,季汉生认为:紫砂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沉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人才辈出的宜兴紫砂正是当地紫砂文化的一步步累积,传承与创新赋予了紫砂新的价值观、人文理念、道德精神、哲学思想。
时代呼唤中华龙壶
文化紫砂起梦一统
量变导致质变,文化积累也会引起产业的变革。时代呼唤使命,文化紫砂成为了新的标杆。
2002年初,季汉生根据两岸文化同根同脉的历史现实,采用两岸同胞共同喜爱的宜兴紫砂创作了一款反映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梦圆一统两岸和平的特殊作品——中华龙壶。
通过长时间与何道洪大师高徒蒋建明的切磋研制,成功烧制了以和平文化决定结构造型的一壶能容两种茶水的鸳鸯茶壶。鸳鸯茶壶不论在工艺难度上,还是创意上,都是复杂而深奥的,因此何道洪当即赞誉:壶中一绝!
中华龙壶恢宏的时代之声,产生了深刻的情感共振。
画坛泰斗、北京海峡两岸书画家联谊会会长陈大章在壶上挥毫作画,为中华龙壶增添了厚实的文化色彩。
全球华侨华人推动中国和平统一大会创会主席张曼新专程到江苏南通,聘请季汉生为“促进中国和平统一大业发展和文化艺术大使”,并指定中华龙壶作为馈赠国家或地区领导人的专用和平信物。
南通市两任市长丁大卫、张国华也先后在赴台开展经贸交流之际将中华龙壶赠予连战、吴伯雄、江丙坤、王金平等国民党元老。
中华龙壶开创了文化紫砂的先河,为紫砂艺术的传承创新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
2014年,季汉生创意设计了“九二共识壶”。“九二共识壶”再次成为和平文化赋予紫砂的又一力作。出炉仪式上,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宜兴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史俊棠和宜兴陶瓷行业协会副会长、江苏宜兴紫砂工艺厂厂长徐建荣评价为:开创了宜兴紫砂艺术发展新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