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市场 > 畅聊美术馆的跨界生意的发展空间(组图)

畅聊美术馆的跨界生意的发展空间(组图)

2020-07-20 13:58 文章来源:文汇报   作者:林霖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流行的并非总是合理的。美术馆念生意经,除了需要小心呵护好自有品牌,对于走在观念和思潮先锋的艺术本身,同样需要具备审慎态度和敏锐忧思。毕竟,美术馆/博物馆并不等同于艺术市场。诚然,所谓的“特展”也好,爆款“网红展”也好,人流量和话题热度是无须担心的——这是一种无需提前补艺术史的课、无需费劲揣摩作品背后含义的展览,简单明了、喜闻乐见,直接在朋友圈丢张图就很酷——并且,还很贵!就说“当红炸子鸡”KAWS吧,他是当代艺术市场天价的“新宠”,据说一双其设计的限量版球鞋在黄牛那里的市值 “仅售”人民币1.2万元——此时,或许追问为何“天价”已无意义,资本游戏与艺术品本身的价值并不等同。

自从(当代)艺术成为一种消费对象之后,是不是只有能被“消费”的才是大众看得懂的艺术?——或者说,这是“艺术”还是“商品”?同样,我们在越来越多强调“生活化”定位的各大艺术博览会中,看到越来越多的作品造型甜美、色彩饱满、风格讨巧、尺幅也不大,让人发出“萌”“可爱”“哇”等惊叹,观众似乎越来越轻易被取悦。这对我们当代艺术创作有害而无益,这样“玩”下去,艺术创作就变成“联名”的生意,没有人会再去关心艺术本身价值几何。

何不把“联名”的主动权交给美术馆平台呢?创作,是艺术家和艺术生产者需要专注的事业,而经营与运营,是机构的使命。事实上,美术馆本身作为机构,并非不能联姻商业,好的资本也应当为好的艺术服务。只不过,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在突出经济效益之时,如何将艺术的生长力调动起来,让它在公共语境中获得更强的价值、更久的魅力。值得一提的是,美术馆对此大有可为。我们需要明确,尽管它们作为文化基建的非营利机构,但并非不能赚钱,而是在理想状态下可以有剩余收益——该收益用于自身循环、长远发展,而非分红或再投资,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独立运营。那么,我认为,联名跨界的举措,或许可以成为启引美术馆自我造血和创收的一种思路,而对于文创产业而言,美术馆也应有更多发挥空间。


责任编辑:果然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