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学术 > 源于江南群山中的“水墨书画”(图)

源于江南群山中的“水墨书画”(图)

2020-11-26 09:05 文章来源:文汇报  作者:陆纾文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破碎的《富春山居图》,恰如黄公望的坎坷人生

《富春山居图》是元朝著名山水画家黄公望晚年隐居富春江畔时,为好友无用禅师所绘,六接纸本长卷上描绘了富春江两岸初秋的秀丽景色,笔墨清润,意境深远。

然而这样一幅千古杰作,却命途多舛,首尾异处。原来清顺治年间,宜兴收藏家吴洪裕将死之际对所藏《富春山居图》念念不忘,竟萌生了“以画陪葬”的念想。画卷在众目睽睽之下被丢入火中,虽被救出,无奈前面的部分已然焚毁,剩下的也断为两截——前段画幅小,但比较完整,称作《剩山图》;后段保留了原画的主体内容,但在装裱时为掩盖火烧的痕迹,将原本位于画尾的董其昌题跋切割下来放在画首,便是《无用师卷》。

101124_p13

同大多数的山水画一样,《富春山居图》所展现的并不是简单自然风光的临摹,而是画家的精神诉求和人生态度的表达。黄公望一生坎坷,饱尝磨难。他少年时工书法、通音律、善诗词,步入中年却受上司贪污案牵连,被诬入狱。出狱后,黄公望改号“大痴”,年过五旬便隐居富春江畔,专心习画。当年近八旬的他行船于富春江上时,元朝的统治已岌岌可危。漫长的江水流过浅滩、激流、高峰,直至秋景,好似繁华落尽。画中的渔、樵和读书人正如画外的黄公望,隐居于山林,相忘于江湖。

黄山的烟云变化,让刘海粟感悟自己的人生

黄山之美,成就了它与画家之间的不解缘分。画家爱画黄山,黄山同样在画家笔下成就新生。且不论年代久远的大家石涛,现代山水画大师刘海粟就是一个为黄山魂牵梦绕的人。

20多岁时,刘海粟第一次登上黄山,为眼前的雄壮景色所震撼,从此“拜山为师”。他潜心揣摩前人画黄山的成功之作,淡雅的、狂放的、险怪的、浓黑的;静态的、动态的、动静结合的……最终选定了符合自己性情的风格,那就是雄奇壮阔。

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刘海粟尤其擅长对泼彩、泼墨的技巧加以创造。这是他艺术生涯的一个光辉标志,也恰恰与黄山的景致气息相通。过去讲水墨画“墨分五色”,而刘海粟笔下的画何止五色,而是千变万化。他用青蓝色块默写黄山——群峰波动,远山涂上白色返光,与天空浑然一体,白色的大云块,在情绪上与山峰交叠成有机之回旋。他独爱黄山的松,一幅《朱松》作于始信峰顶,一向提携他的沈恩孚题诗“扪到危峰石罅松,万千气象早罗胸;衷中跃出如椽笔,不觉绛云已化龙。”

石涛提倡“搜尽奇峰打草稿”,他最爱的正是黄山。1981年,86岁的刘海粟八上黄山,带去一方新刻的印章,上面那句“昔日黄山是我师,今日我是黄山友”,正出自石涛的《黄山图》。刘海粟为什么选择了黄山?有人认为,他是通过这种烟云的变化感悟到自己的人生,或者说,黄山是刘海粟人生的一个写照、一种象征、一种隐喻。

潘天寿再造了雁荡山,雁荡山成就了潘天寿

当我们谈及潘天寿在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地位时,无疑是因为他不同凡响的艺术创造。这种创造性或许有诸多来源,但可以肯定的是,上世纪60年代起逐步走向成熟期的潘天寿的艺术,是与雁荡山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潘天寿是宁海人,年轻时便常去雁荡山,对那里有着近乎家乡的情感。他开始进入雁荡山的时候,正是国内旅行写生热方兴未艾之际。中国画如何面对现实是20世纪以来中国画问题的一个延伸,亦是潘天寿无法回避的难题。1955年,第一次赴雁荡山写生的潘天寿在经过一番摸索和思考之后,从不知所措的人物画和流行的写生观念中走出,并逐步明确了自己的定位。到雁荡山之后,潘天寿没有坐下来对景描摹,而是饱游沃看,体察感受,并通过诗歌而非写生稿加以体现。

责任编辑:果然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