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上有一座山,名为含山;山有塔,名为笔塔。塔如笔,直插云端,伴随日月星辰,描绘白云蓝天,仿佛是清代诗人沈国冶的吟唱:
含山塔影细于针,含山洗翠学眉纤。
侬家遥对含山住,亲缚银毫染胜尖。
这首《韵香炉诗钞》诗句如画:晨曦暮霭中,女人遥对含山塔影,用机灵巧手,制作出各式各样的湖笔;男人将湖笔载入小船,从小桥流水驶向五湖四海。
削文竹以为管 加漆丝之缠束
浙江省湖州市善琏镇的蒙溪河岸边有许多茶馆,买卖湖笔的客商都聚集此地,当地人称“吃讲茶”,就是一边喝茶,一边谈价格。这种传统的销售方式,到了明末清初,开出了一朵叫“走笔包”的花。“走笔包”这种形式,既是销售湖笔的一种方式,更是笔商与艺术家之间沟通湖笔制作与切磋书画艺术的桥梁。当时有许多笔庄采用“走笔包”的形式,派专人为国内书画大师定制湖笔,做到“一人一支笔,一支一精品”。
“走笔包”的雏形可以追溯到宋元之际的书法家赵孟頫,是他率先提出“精工细作,量人定制”的理念。到了清代,“走笔包”成了善琏笔庄社会地位和身价的象征,一些笔庄专门负责当代书画大师们的用笔,如郭沫若、吴昌硕﹑沈尹默、赵之谦等。在当时,制作湖笔的师傅与书画家的地位是同等的,一支好的湖笔,可以让书画家的创作得心应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湖笔成就了书画艺术,书画家也改良了中国湖笔。制作湖笔的师傅也不称师傅,称先生,拜师也称为“拜先生”。“走笔包”的笔客,代表了善琏笔商外出行商时形成的一种社会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