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7 战国“武安”平首尖足铜布币
战国“武安”平首尖足铜布币(图7)。宽2.8、高5.4、厚0.1厘米,重6.2克。残缺,锈蚀,布一足缺块,部分损腐,需要修复。赵国早期,以模仿晋国空首布的形制,铸行了耸肩尖足平首布,平首尖足布钱的特征是耸肩、方裆、尖足,少数肩稍平。分大小两种,按铸文为“一釿”和“半釿”二等制,俗称“平首尖足大布”“平首尖足小布”。钱面模铸城名,背铸数目字。“武安”“晋阳”等布钱属于小布,钱面也是模铸城名,少数是城名加上“半”字,半指“半釿”,钱背也铸数目字。所有平首尖足布钱均为战国时赵国的铸币。武安地区紧邻邯郸,在东周时期是一座重要城邑。平首斜肩尖足武安布、平首平肩方足武安布都属于战国时期赵国布币。
馆藏东周布币保存较好,币文丰富,如同散落在三晋三川的历史遗珍,为我们诉说着古老的货币历史故事。布币主要是东周王畿内的铸币,这种货币的出土地域大都在洛阳一带。究其原因,洛阳地区不仅在春秋战国时期处在周王畿内,而且自周平王东迁洛邑以来成为东周的政治中心和繁荣的商业城市。
复杂多变的布币在各个时期形态上呈现差异,有着明显的特征。春秋中期,周王室首先开始铸造平肩弧足空首布,主要铸行于周王畿地区。进入战国以后,王室衰微,王畿范围逐步缩小,空首布的货币职能也随之衰退,逐步由平首布取而代之。但空首布作为周王室权力的一种象征,却一直陪伴周室走完它全部的历史过程。
除了政治因素,铸造工艺也决定了空首布将被取代。平首布铸造简单高效,适应当时市场需要。平首布币文多有“釿”字,故也称釿布。战国初期,魏国率先改革,成为七雄中的强国。魏国可能是最先由空首布演变为平首布的国家,平首布逐渐成为主要的货币流通形式。到战国晚期,随着圆形钱的出现,布币出现衰退趋势,至秦统一,布币完成了其使命,退出了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