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主办,长沙博物馆与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联合承办的“雪漠玲珑:喜马拉雅与蒙古珍品”特展,亮相长沙博物馆特展一厅。展出的233件(套)珍贵藏品,涵盖了喜马拉雅和蒙古地区17世纪至20世纪绚烂缤纷的宗教器物、佩饰及日用品等,向观众打开了一扇通往雪域高原的大门。
19世纪银鎏金僧帽壶 18世纪铜鎏金大象一对 18世纪银鎏金龙纹刀具 19世纪掐丝珐琅狮纹贲巴壶 18—19世纪金嵌绿松石新年礼仪肩饰 20世纪金嵌玻璃半宝石十字形嘎乌盒 20世纪初铜鎏金嵌宝石五叶冠 19世纪金嵌宝石毗湿奴坠饰 19世纪银曼荼罗 19—20世纪银鎏金嵌宝石盒 19世纪铜鎏金文具 约18世纪末—19世纪初银鎏金“荣耀之脸”璎珞 18—19世纪铁鋄金满文护臂甲
亚洲内陆的喜马拉雅山脉孕育了独特的自然和人文风貌,位于其中的西藏地区,南邻尼泊尔和不丹,历史上曾北接蒙古地区,自古以来便与汉地保持交流,唐宋以后逐渐成为藏传佛教的传播中心。元代,藏传佛教在蒙古皇室支持下,影响力逐渐扩大,喜马拉雅与蒙古地区开始形成一体化的“佛教社会”。明清之际,藏蒙地区与京师虽然山水相隔,但是以藏传佛教为纽带的宗教文化交流仍然频繁上演。乾隆时期,边疆的管理得到加强,汉、满、藏、蒙各族文化得到进一步的交流与融合。在此期间,生活在这里的民众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独具特色的精神文化,影响至今。
此次特展分为“雪域梵语”和“大漠苍莽”两个单元,以藏传佛教的发展和传播为线索,将喜马拉雅与蒙古地区的历史文化联系起来,也是对喜马拉雅与蒙古地区工艺美术品的丰富展示。展出的233件套光彩夺目的展品,种类丰富,既有来自雪域高原的宗教器物、配饰及生活用品,也有彰显蒙古地区自身的游牧民族文化特色的瓷器、丝织物、佩饰等日常用品。
如展出的一对18世纪铜鎏金大象,具有鲜明的藏地特色。两尊大象大小相仿,造型对称。象高42.5、长27、宽21.8厘米,立于基座上。胸前佩挂铃铛,背上铺有鞍鞯,鞍绳与系带上配宝石、璎珞与流苏等吊饰,由头、颈、背延伸至臀部。象尾右摆,收至右后足。鞍鞯雕饰莲花及如意云纹,其上托有莲花座与宝瓶,后方有一莲花宝饰。象首昂仰,象鼻上卷,鼻端缠绕一法螺或号角之物。象的表情动作优雅自然,神态栩栩如生,细节如鞍鞯、宝瓶与吊饰等处,做工亦一丝不苟。其中一座铜象可作为香熏用。象宝(或称白象宝)是藏传佛教的七政宝之一,象宝力大无穷,是力量的象征。历代崇佛帝王常以护法者转轮王自居,因此七政宝不仅是佛堂供佛物,也是帝王祈求国泰民安、四海升平的吉祥物。
再如,展出的一套18世纪由银、金、骨、皮革等材质制作而成的银鎏金龙纹刀具,充满蒙古风情。其刀长52.5厘米;图海长23.2厘米;火镰长11.5、宽14.5厘米。刀鞘通体木质,镶嵌银质,通体鎏金,末端竖刻阳文“乾隆年制”楷书款。镂空刻云龙戏珠纹,龙身随着圆柱体不断运动并且若隐若现,体现变化之美。这种动感同样应用在双图海的正面龙首及层叠交错的龙身,富有立体感。龙首高浮雕,两侧双爪捧宝,錾刻鱼子地。火镰带阳文“大”字,银锭背面有“余年”字铭。依据五爪龙纹及精细做工,推测为皇室或王侯贵族使用之物。
同时展出的还有20世纪初铜鎏金嵌宝石五叶冠、约18世纪末—19世纪初银鎏金“荣耀之脸”璎珞、19世纪银曼荼罗、19世纪金嵌宝石毗湿奴坠饰、18—19世纪铁鋄金满文护臂甲、19世纪银鎏金僧帽壶、19世纪掐丝珐琅狮纹贲巴壶、19世纪铜鎏金文具等精美艺术品。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到2021年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