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头丸帖》,行草,唐摹本。王献之书。绢本,纵26.1厘米,横26.9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在书法发展的历史转折时期,王献之在父亲王羲之的基础上别创新体和新的用笔方法,彻底结束了杂有隶书笔意的书法时代。他的书法作品在东晋晚期和宋、齐时代曾经独领风骚,但由于梁武帝和唐太宗的贬抑,以致使其书迹存于世较少。
王献之传世的楷书代表作是《晋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被后世奉为小楷书的经典,和王羲之的小楷书比较而言,字间更疏朗,笔法、结构上没有太大的差别。
王献之和王羲之的书法各有千秋,不相伯仲,各自成体。因两个人所追求的书法审美不同,呈现出的书法形态也不同。无论是王羲之也好,王献之也好,在他们的书法创作中,贯穿其中的书法精神就是“创新”二字,这就是他们的共同点,也是“二王”书风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