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书法史上,“二王”(王羲之、王献之)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王羲之和王献的书风堪称书法史上的经典,它是书法发展到一个高峰时期的标志。
王羲之,一代书圣。王羲之集前代个名家之长,将汉魏朴质、雄浑书风向妍美一路发展,中国书法魏晋一变也。王羲之开创飘逸、灵动的今体书,把行书、草书推到一个新境界,行书在魏晋时期达到高峰,“书圣”称谓由此而得。
王献之,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父亲王羲之的悉的传授和指导,使他奠定了坚实的笔法基础。由于他是魏晋名家中晚出的一位,客观上为他提供了博采众家之长、兼善诸体之美的机遇,赢得了与王羲之并列的艺术地位和声望。
对于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书法艺术水平孰高孰低,后世一直争议不断。“二王”的书法有共性,也有差异。他们的书风和技法上有何不同,究竟谁更胜一筹呢?
《快雪时晴帖》局部
王羲之:内擫、含蓄、沉着
王羲之的书法一扫汉魏的质朴、古拙,他在钟繇真行书体基础上,去隶意而创楷法,并汲取张芝在章草向今草过渡期的经验,结合真书的发展,彻底改革了章草,创新了成熟的今草。其笔法严谨且层次感丰富,笔画之间的关系复杂而又微妙,笔势飘落浮云、矫若游龙,风格俊逸优美、婉约自由,他的《兰亭序》也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王羲之传承了古人笔法,开创了“内擫法”,书写时把笔从外往里转,这样的用笔方法也有很多书法家模仿,比如启功、溥心畬等等书法家都是学习王羲之的笔法。因为內擫法是单方向右转,总会转到尽头。因此,用內擫法来的书家,不管是王羲之还是于右任,他们的字多半是不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