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学术 > 尊天地自然为师 道法自然(组图)

尊天地自然为师 道法自然(组图)

2021-02-08 12:32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扬州八怪”中,位“七品官耳”的郑燮郑板桥,平素最喜种植最寻常的青竹野兰,日日精心打理,又善于观察其生长期之变化。故而,兰竹笔墨入其画中,更具鲜活灵动。曾谓:余种兰数十盆,三春告暮,皆有憔悴思归之色。因移植于太湖石,黄石之间,山之阴,石之缝,既已避日,又就燥,对吾堂亦不恶也。来年忽发箭数十,挺而直上,香味坚厚而远。又一年更茂,乃知物亦各有本性。

画家善于细致观察生活,从自家庭院种植的数十盆兰草,与山中兰草生长对比,得出的结论是:“兰本为草,然品性香溢高洁,亦乃文人所好之物。虽置山野荒坳之中,当为君子所珍爱。 而山中之兰,非盆中之兰也。”因而,郑板桥写出的兰草,极具生活的完美性和艺术性。

对于画兰之道,画家颇有自己的心得。乃曰:“画兰之法,三枝五叶;画石之法,丛三聚五。皆起手法, 非为兰竹一道仅仅如此,遂了其生平学问也。古之善画者,大都以造物为师。天之所生,即吾之所画,总需一块元气团结而成。此幅虽属小景,要是山脚下洞穴旁之兰,不是盆中磊石凑栽之兰,谓其气整故尔。”

板桥先生,对于天然造物,自然大美为师。故有“天之所生,即吾之所画也”。认为盆中磊石之景,乃人工所为,不如山坳野兰大美自然。先生画到兴处,乃乎:敢云我画竟无师!这并非先生狂傲,乃“怪”中真性之独然也!实则先生画兰本出有法,一尊天地自然为师,二承古人前贤之法,意郑所南及陈古白笔墨。

板桥对于绘画,立点高迈,从不人云亦云,且师法有道。大涤子石涛的画笔,在当时扬州画坛,“横绝一时”,虽学者如云,然板桥则不以为然,认为再好,但笔墨过纵,与之自不同路。倒是颜、陈笔墨,对自己胃口,能开另种气象。

图1 郑夑《墨竹图》轴,扬州博物馆藏_副本

图1 郑夑《墨竹图》轴,扬州博物馆藏

郑燮这幅《墨竹图》轴(图1) ,纸本水墨,扬州博物馆藏,构图疏密大气,笔致浓淡生动。亦见“疏可跑马,密不容针”之境。先生写竹,皆以水墨为之,凸显自然真气。先生胸积丘壑,兴题长跋曰:“画大幅竹,人以为难,吾以为易。每日只画一竿,至完至足,须五七日。画五七竿,皆离立完好。然后以淡竹、小竹、碎竹经纬其间。或疏、或密、或浓、或淡、或长、或短、或肥、或瘦,随意缓急,便构成大局矣。昔萧相国何造未央宫,先立东阙、北阙、前殿、武库、太仓;然后以别殿、内殿、寝殿宫室左右;廊庑东西永巷经纬之便尔。千门万户,总是先立其大,则其小者易易耳。一邱一壑之经营,小草小花之渲染,亦有难处;大起造大挥,写亦有易处。要在人之意境何如耳。”板桥先生学识博厚,在一生绘画中,并无自己的专门画论行世。实际上,他的绘画艺术思想,早已流露在他自己的画作笔墨中了。

我们不仅品其画,更从其所题精辟的话语中,得到一种更完美的精神享受。而读其画中题跋,不论文句长短,都十分精辟到位。可以肯定地说,先生每题一跋,都是篇耐人寻味的上好传世妙论。先生以画竹构图之轻重虚实,乃喻营造未央宫之千门万户。倘若画图不闇经营之道,则凌乱无序,无见之大小主次之分,此亦当无显画境之内含矣。先生在画竹中,亦有独见曰:“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浓淡疏密,短长肥瘦,随手写去,自尔成局,其神理具足也!藐兹后学,何敢妄拟前贤。然有成竹无成竹,其实只是一个道理。”文同是宋代画竹大家,后世画竹者多从之。而板桥先生也十分敬重前贤,并没有妄拟前贤的意思。只不过认为有的人过于教条,在文字上搞得故弄玄虚。先生最后一句讲得一针见血,“有成竹或无成竹,其实都是一个道理。”而在品赏板桥先生竹图时,认为其是“无成竹中有成竹,无一笔凌乱无序。”板桥又说:“与可画竹,鲁直不画竹,然观其书法,罔非竹也。瘦而腴,秀而拔;欹侧而有准绳,折转而多断续。吾师乎!吾师乎!其吾竹之清癯雅脱乎!书法有行款,竹更要行款;书法有浓淡,竹更要浓淡;书法有疏密,竹更要疏密。此幅奉赠常君酉北,酉北善画不画,而以画之关纽,透入于书。燮又以书之关纽,透入于画。吾两人当相视而笑也。与可、山谷亦当首肯!”这就是我们所讲的书画中,必须要有章法、疏密、浓淡、肥瘦、开合之分,以书入画,以画入书,此当为笔墨间的遥相呼应。

责任编辑:果然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