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拍卖 > 春拍天价并非市场趋势 亿元天价只是个案

春拍天价并非市场趋势 亿元天价只是个案

2012-04-17 11:08 文章来源:理财周刊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在香港苏富比2012年春拍上,一件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以2.786亿港元天价成交。然而在业内人士眼中,天价与市场趋势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对于投资者来说,更应该关注的还是市场上的冷门品种。

香港苏富比2012年春季拍卖会在近日圆满落幕,总成交额超过24亿港元,超越拍卖前预估的逾19亿港元。其中一件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以2亿786万港元天价成交,刷新宋瓷世界拍卖纪录。然而在业内人士的眼中,天价与市场趋势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对于投资者来说,更应该关注的还是市场上的冷门品种。

亿元天价只是个案

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的拍卖第一口价由4000万港元开始,共有8位竞标者争持历时15分钟,经过34口叫价后,最终以1.85亿港元的价格落槌,加上佣金为2亿786万港元天价成交,刷新宋瓷世界拍卖纪录,此前纪录是2008年4月春季拍卖中之“逸翠凝芳-日本藏宋瓷及古画”专场,以6753万港元拍出的南宋官窑粉青釉纸槌瓶。

在许多投资者看来,艺术品“亿元时代”的天价似乎往往代表着市场的趋势,然而北京匡时拍卖行的董事长董国强表示,千万不要觉得这东西卖了两亿元,其他东西都跟着涨了。这种东西见一回少一回,真正的大藏家知道,这次不买,下次不知道什么时候再出来。所以说,这类东西是游离于市场环境之外的,买家也是超级富豪,经济形势再差也拿得出两个亿来。

除了亿元天价之外,千万元以及百万元成交的拍品往往也是藏家关注的对象。然而,综观此次香港苏富比的拍卖市场,许多高价拍品的成交并没有出乎市场预料,有些还是在估价之下。在近现代书画中的张宗宪“云海阁”藏近代名家精品部分的拍卖,林风眠的《说长道短》和《荷塘芦雁》,估价分别为180万至250万港元,成交价仅为182万港元,去除佣金还在估价之下。此次图录的封面作品--齐白石《云龙图》,最终的成交价为1298万港元,而其估价则达到了1200万至1800万港元,去除佣金之后的价格依然在估价之下。所以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上,有时候看上去会非常热闹,而且成交价格也并不低,但只要仔细看一下,就会发现其在实际的估价之下,或者是勉强成交。

“小中见大”大有看头

在此次推出的玫茵堂专场,成交结果出现典型的两极分化情况。行家们对品相和稀有性的要求极高,而高端收藏家则对最顶级的东西下手,成化斗彩小碟、青花绶带鸟大盘的流拍,与宣德黄釉盅、宣德青花龙纹高足杯的高价成交,形成鲜明对比。其中最为值得关注的就是明宣德黄釉撇口仰钟式碗,估价1000万至1500万港元,从600万港元起拍后,各路纷纷介入,其中张宗宪在1000多万元的时候就放弃了,而最终的落槌价格达到了2350万港元。由于宣德朝首创御用黄釉制度,更因其成功地发展出以浇釉技法施釉的“浇黄”技术。烧成的黄釉釉色恬淡娇嫩,而被称为“娇黄”,瓷器收藏界更是称誉其为“宣黄”。宣德一朝10年,单色黄釉器传世无多,而像此次拍卖的作品更是罕见。

海派画家的精品在此次苏富比的春拍中还是有着不错的表现,像2002年拍卖过的一幅程十发《傣族风情》,当时的成交价不到8万港元,而此次的拍卖价格则达到了86万港元。刘旦宅的《屈子涉江图》此次的拍卖成交价格为43.75万港元,而2008年的成交价格不到13万港元。另外一类受到藏家关注的“老面孔”,是在以往名家或者专场中出现过的拍品。一个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丁衍庸的《八仙》在此次拍卖的成交价为134万港元,其曾经出现在1998年丁衍庸专场拍卖会上,当时的成交价不到15万港元。而“安持精舍”旧藏的张大千、溥儒共同创作的成扇,在2006年的成交价为30多万港元,而此次的成交价则达到了206万港元。

流拍作品豹窥一斑

在此次的苏富比拍卖中,流拍的也是不少,其中不乏重量级的拍品,其中在“玫茵堂珍藏──重要中国御瓷选萃之三”专场中,清康熙五彩十二花神杯从1000万港元起拍,叫价到1700万港元后无人加价,最终流拍,该拍品之前的估价为1800万至2500万港元。十二花神杯分别以水仙、玉兰、桃花、牡丹、石榴、荷莲、兰草、桂花、菊花、芙蓉、月季和梅花为主题,一花一月,并配以相应诗文装饰,素来即被视为康熙朝官窑瓷器之名品。此次的流拍主要是因为这套花神杯并非原配,其中3件有毛病,还有一件的款字是三行六字,与其他11件不同,这样的杂牌军,自然无法得到顶级藏家的认同。

综观此次流拍的瓷器,有些虽然有着显赫的源流,但丝毫不能引起买家的兴趣。像乾隆时期的暗刻白釉花瓶,曾经仇炎之、胡惠春等名家的旧藏,此次估价150万至250万港元,最终仍然流拍,究其原因还是这件瓷器的品相问题。

不仅是瓷器,在书画市场上也有不少的流拍精品。对于广大的藏家来说,通过分析这些流拍作品,无疑可以对于今后的内地春拍有个警示作用,有时好作品未必就能收到追捧。

齐白石、张大千被认为近年来拍卖市场上的硬通货,但是在此次拍卖市场上流拍的作品并不在少数,其中曾经被日本雪江堂旧藏的齐白石《秋色》,估价200万至300万港元,最终没有成交。雪江堂旧藏曾经是被内地许多投资者所关注的,其主人西园寺公一长期邮轮腥沼押霉ぷ鳎筛髦智道收藏百余幅齐白石作品,真伪没有任何的争议。但从此次拍卖的情况来看,类似这样的名家珍藏作品,由于估价基本上都是在市场价位的“喉咙口”,因此最终的成交并不理想,很多都已经被收藏者放弃了。

除了这些估价过高的名家珍藏之外,另外一类流拍的作品就是题材不能迎合市场口味的,像黄少强《不朽与幻灭》立轴,曾经作为2005年香港苏富比书画拍卖的封面作品,当时的成交价超过了35万港元,此次估价为35万至50万港元,但最终流拍,由于作品是反映了当时的时局,且画面中还有骷髅,很难在家中悬挂,因此,画作的寓意还是非常受到藏家关注。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