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学术 > 陈之佛工笔花鸟画(组图)

陈之佛工笔花鸟画(组图)

2021-03-02 11:52 文章来源:收藏杂志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陈之佛《玉兰鹦鹉图》轴 绢本 设色 69×51厘米 1942年 南京博物院藏

故陈之佛作品中流憩庐的款识与印章印文最早出现在1937年末。陈之佛早年工笔花鸟画创作中,有一种白描淡墨烘染或淡设色的画法,如《梅花睡鸟图》(1942年)、《梅月栖禽图》(1944年)、《梅月栖禽图》(1944年),这种画法到1944 年之后基本不再运用。

1946年暑期,陈之佛随中央大学搬迁回到南京。他把自己的居室更名为“养真庐”。故陈之佛作品中养真庐的款识与印章印文最早出现在1946年。

作品风格 

陈之佛工笔花鸟画创作历程,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分界点,可归纳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1934~1949年。陈之佛在建国后曾有记述:“那时候大半还是钻研绘画上的一些技术技巧问题……选择题材则多是‘寒梅冻雀’‘寒汀孤雁’‘月下孤雁’‘秋荷白鹭’‘秋塘清趣’‘秋菊傲霜’‘雪里茶 梅’‘鹪鹩一枝’这一类的东西。即使画一幅艳丽的芙蓉,也要题上‘堪与菊英称晚节,爱他含雨拒清霜’;画一幅盛开的梅花,也要题上‘独凌寒气发,不逐众花开’‘只有梅花耐清苦,霜风枝上犯寒开’;画一幅鲜丽的荷花,就题上‘色 幽不媚,香远益清,娇然自异,可方逐世之君子’……似乎这样题上几句,才感觉心安理得。设色则尚清淡、雅洁,追求所谓‘明洁清丽,纤尘不染’的情趣。虽然在当时的作品中也不是完全没有娇艳妍丽和色调比较鲜艳的东西,但是由于‘孤芳自赏’的态度,而总的倾向不可能不出现孤寂、冷落、宁静、淡泊的情调。” 

他自言所谓的“那时候”指的即是这第一个时期。这时期他的作品风格是:淡泊、柔美、冷落、寂寞、雅洁、清淡、空寂、恬静、内敛与朴素。比如(1947年)、《秋塘露冷图》(1948年)、《寒月双栖图》(1948年)、《素梅冷香图》(1949年)、《寒梅雪鹰图》(1949年)等。 

第二个时期:1949~1962 年。陈之佛在《研习花鸟画的一些体会》中有记述:“(建国后)在画面上初步出现了较为清新、活泼、丰满的面貌。特别是1956年以后所作的一些东西,如‘海棠绶带’‘芙蓉幽禽’‘荷花鸳鸯’‘和平之春’‘榴花群鸽’‘樱花小鸟’‘牡丹蛱蝶’‘瑞雪兆丰年’‘春色满枝头’‘春江水暖’‘鸣喜图’‘松龄鹤寿’‘岁首双艳’‘祖国万岁’等为题材的作品,不少老朋友见了都说我的画风、情调变了,说已是一扫过去那种沉郁的调子而显见明快、开朗、繁荣、健壮,能给观者以乐观的情绪和强烈的美的感受……企图表现得明快、鲜艳、丰满、雄健些,才感满意……在这一时期的作品,和解放前或是解放后初期的作品对照一下,显然有所不同。特别是那种力求孤高、淡泊、超尘绝俗的情味,的确不经见了。”这时期的画面风格是:清新、活泼、明快、开朗、浓艳、丰满、繁荣、雄健、热烈、激情。这一时期可作为参照的代表作品为:《荷塘双鹭图》这一时期可作为依据的代表作品为:《玉兰赤鹦图》 (1942年)、《鹰视飞鸟图》(1944年)、《红荔白鹦图》(1945年)、《竹林静趣图》(1946年)、《荷风双燕图》(1946年)、《湖边双雁图》(1947年)、《月波雁影图》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