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要闻 > 山川蒙养大展背后的艺术品收藏投资启示

山川蒙养大展背后的艺术品收藏投资启示

2012-05-02 10:06 文章来源: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随着“山川蒙养20年”川美艺术家大展在中国美术馆亮相,很多在中国当代美术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作品回到了老家,其中包括罗中立的代表作《父亲》、程丛林早期的代表作《码头的台阶》等,这些作品在国内已难得一见。而据本刊了解,此次展出的170余件经典作品在林明哲的收藏中只是冰山一角,迄今为止,林明哲收藏的川籍艺术家作品已经有2000余件,这无疑是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的又一个“大仓”。

林明哲的这批收藏始于1987年,单就市场价值而言,当时罗中立的作品仅相当于175元外汇券,张晓刚的作品也不过几百元人民币,而根据雅昌油画个人指数,去年秋拍两人的均价分别是32万元/平方尺、56.4万元/平方尺,张晓刚在川美任教时期的作品《生生息息之爱》更以6650万元创下中国当代艺术品的最高拍卖纪录。这批作品的学术价值更加不可估量。这不禁令人追问,林明哲能够建立起这批重量级收藏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或许他的收藏观点,可以为我们从事艺术品收藏和投资提供一些参考。

“收藏的是一段历史”

上世纪80年代,当林明哲刚开始在大陆购买艺术品时,买的也是大家都会买的水墨画。但是他有一个“建立中国的收藏体系”的概念,于是他很快明白,收藏齐白石、傅抱石的作品并不是很好的方向,因为这些人的大部分作品都已经进入博物馆或被其他藏家捷足先登。相比之下,他发现油画是一个尚待开发并值得开发的新领域,特别是北京以外的油画。当时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尚未起步,中国当代艺术的买家局限于少数外国人,如希克(Ulisigg)。北京作为外国驻华大使馆所在地,理所当然的成为关注中心,而其他地区如四川艺术家的作品根本没有进入这些买家的视野。历史证明,林明哲的眼光是十分正确的。

尤为难得的是,林明哲始终注重藏品的历史脉络和学术脉络,近30多年的收藏几乎与中国当代艺术史同步。也就是说,他并非购买了第一批川美艺术家如高小华、程丛林的作品就撤退了,而是数次“补仓”。可以想象,如果没有长远的历史眼光,很可能无法建立像现在这样包括川美50后、60后、70后、80后四代艺术家作品在内的完整收藏,囊括“乡土绘画”、“伤痕美术”,以张晓刚为代表的现代主义,以何森、郭伟等为代表的新生代,以及陈可、熊宇等为代表的新锐艺术家等多个具有时代性的艺术潮流,换言之,也不会具有无与伦比的历史价值。

如今,“四川画派”已成为中国油画市场活跃的一个板块,其背后与林明哲这样的系统收藏和推广带来的价值提升密切相关。正如林明哲所说的,“我收藏的是一段历史”。

“抛售”VS“惜售”

同是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的“大仓”,此次川美艺术家170余件作品的集体亮相,让人联想到去年尤伦斯(GuyUllens)在香港苏富比春拍释出的119件作品。他们的相似之处在于,这些藏品大多是艺术家的代表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历史价值和市场价值,尤伦斯对这批拍品的估值在将近1亿到1.3亿元到之间,实际的成交额将近3.6亿元,其中17件突破千万元大关。不同之处在于,尤伦斯“抛售”而林明哲“惜售”。“抛售”和“惜售”之间的区别,反映出“艺术品投资”和“艺术品收藏”理念的不同。

尽管艺术品投资和收藏无法截然分开,但大致来说,林明哲倾向于艺术品收藏的理念。一般而言,艺术品收藏理念集中体现在两点:其一,收藏源于喜好;其二,收藏是刚性需求,对市场价格趋势的变化不太敏感。林明哲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自述其收藏观点:

 

“我们的收藏并不太关注于这种资金走势,而是有一个自我的收藏体系与艺术价值认识观,在不断地调整和完善。……我对于艺术品的收藏源于一种喜好,也是我们整个基金会的努力,我们不会为了单纯的盈利来不断地出手优秀的艺术品,可以抵抗住利益的诱惑。”由此可见林明哲“惜售”的原因。

然而,从艺术品投资的角度来看,严格来讲,尤伦斯并非“抛售”,而是一种正常的投资行为。艺术品兼具艺术性和商品性,艺术品投资在尊重艺术品的艺术性和艺术品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艺术品的投资属性来达到盈利的目的,是艺术品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尤伦斯夫妇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建仓”,当时这些艺术家及其作品还没有市场,如果将艺术品投资与其他投资相类比的话,这种类型的投资实际上相当于“天使投资”,“天使投资”的特性是高回报率与高风险性,其乐趣在于与艺术家共同成长,经过10多年的“持仓”,最后获利了结。可以说,尤伦斯体现的是一种艺术品投资的策略,而且是长期投资。

再谈艺术品投资的周期

说到“长期”投资,这就涉及到艺术品投资的一个疑案,那就是艺术品投资的周期究竟以多长时间为佳?通常专家都会告诉你,艺术品投资最适合中长期投资,这里,以5-10年为中长期。但专家的意见尚有分歧。世界两大拍卖行佳士得和苏富比的交易记录显示,艺术品的平均持有年限为28年,著名的英国铁路养老基金原定的投资年限是25年,却在第14年即1988年时,看准艺术品市场繁荣的机会开始出手。而且不应忽略,艺术品长期投资有三大风险,即偏好转移风险、流动性风险、宏观经济周期风险,为了防范偏好转移风险和宏观经济周期风险,艺术品长期投资应当基于对未来艺术市场和宏观经济的长期判断,流动性风险则是由于相比股票而言,艺术品无法随时变现,因此进行艺术品长期投资要为自己的流动资金留出余地,一般艺术品在资产配置比例中占5%到10%为宜。

那么为什么艺术品中长期投资往往会获利丰厚呢?以尤伦斯为例,其实早在2009年,尤伦斯就在保利春、秋两季拍卖中拍出35件藏品,其中,明代吴彬《十八应真图卷》和曾巩书法《局事帖》,分别以1.69亿元和1.0864亿元成交,而2010年,尤伦斯也有12件中国绘画藏品现身保利拍场,粗略估算,约套现6亿元。这只是尤伦斯艺术品投资的小数目。而林明哲所藏川美艺术家作品的价值增幅也十分惊人。思考他们的共同点,不难发现,他们购买的都不是成熟期的艺术家作品,而是具有高度成长性,或者被低估的艺术家作品。这说明在某种程度上,人们惯常所说的艺术品“长期”投资的真正含义其实是发掘未来。

“现在依然还有机会”

有人会说,林明哲和海外藏家这一次赶上了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史上最好的机遇。但是,林明哲认为“现在仍然充满这种机会,中国是全世界从事艺术和绘画人才最多的,而且中国也是全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规模现在还不是最大”。

这种发掘未来的机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首先是经济因素,中国的宏观经济长期增长前景良好,越来越多的资金进入艺术品市场,长期来看,会带动中国艺术品市场持续、稳定的推高。其次是林明哲所说的文化艺术因素。中国当代艺术的价值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这固然造成了在现有阶段艺术批评的缺席和艺术品学术价值的争议,但反过来看,这也意味着中国当代艺术的未来充满诸多的可能性,目前市场正逐步走向专业和理性,但从市场细分的角度来看,还远远达不到精耕细作的程度,也就是说,还有很多等待被深入挖掘的价值洼地。

因此,对于未来的艺术收藏和投资而言,林明哲认为“我们现在都站在同样的收藏起跑线上,我也会收藏一些年轻的艺术家的作品”。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