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行如隔山”,在艺术市场尤其如此。身为艺术品专家的“圈里人”经手的作品多,接触的艺术家也多,他们对收藏有更理性而清醒的认识。看看他们私下里都在收藏什么,又是缘何断一件藏品的升值空间。普通收藏者不一定要“跟风”,但也许能从中发现自己的收藏“盲点”。
有人说收藏是顶级富豪的竞技,拍场上一件不起眼的作品往往与普通人家几代人的收入相当;还有人说收藏圈很私密,内外行有别,想成为真正意义的圈里人,要花大量时间、多方交际才可以逾越那道鸿沟;当然也有人把收藏当作是对艺术很单纯的喜爱和对文化的倾听。
对“圈里人”而言,收藏到底是什么?
一手创办了中国嘉德的陈东升个人没有收藏,在他的另一家公司泰康人寿却有国内最好的企业艺术机构——泰康空间。他最喜欢陈逸飞的作品《黄河颂》,“我是50年代中后期出生的人,骨子里有革命的英雄主义、革命的浪漫主义、革命的现实主义精神,这3个词缺一不可。”每次看到《黄河颂》,陈东升都会被带回少年时光。
为拍卖公司提供印刷服务的雅昌集团董事长万捷,工作中信奉“传统技术+IT应用”,所以在深圳的办公室里收藏着30年来苹果的所有产品,去年乔布斯去世的时候,他还欷歔了一阵。
近日,《钱经》走近几位艺术圈、收藏圈的资深人士。在工作中,他们发掘新兴的艺术家、经营上千万的艺术品,或者在做尖酸刻薄的艺术评论;抛开公职,他们又有着各自独特的爱好。
我们为他们设计了一些相同的问题,比如给自己最亲密的朋友什么收藏建议,令人惊讶,他们无一例外地都表示:如果为了牟利,还不如做回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单纯对艺术的喜爱,往往可以从欣赏一幅画、读懂一段艺术史开始。
另一个问题——如果拥有1000万元和10个亿的艺术品投资资金,都会做些什么?看上去有些天马行空,实际上1000万在金融机构只是一个可以享受到私人银行服务的底线,在艺术市场更是小钱了,小钱加大智慧会碰撞出什么结果?而10亿元,是近两年一个企业家出身的收藏者每年投入市场的资金,是一个两年期艺术私募基金的体量,是这个市场多少人梦想把握的筹码,可以买中国市场上最顶级的艺术品。当然这个数额可以实现爱艺术人的理想,保护艺术文化需要长久的财力,在这一点上艺术与金钱是最忠实的盟友。圈里人,他们购买艺术品,有时是被一件作品的内涵所打动,有时只是为了纯粹的投资。经手的作品越多,接触的艺术家越多,他们反而对收藏会有更理性而清醒的认识。
不谈保值增值,收藏只是一种消费行为,只不过在金钱与物品之间的交换中还附加了欣赏、选择、把玩、装饰等一系列的精神享受。
看看这些“圈里人”自己都在收藏些什么,对普通收藏者而言,也许会有些不一样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