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要闻 > 收藏文物要怀虔诚之心

收藏文物要怀虔诚之心

2012-05-09 09:30 文章来源:今晚经济周刊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在天津收藏界有一位特殊的收藏家,他的藏品不但造型奇特具备极高的收藏和观赏价值,同时许多藏品还成系列。寓意“一言九鼎”的玉制和青铜器鼎、“十八罗汉”玉像、“八仙过海”玉像、清乾隆御用过的一套13本碧玉经书……这些精美藏品的主人就是天津市收藏家协会理事、古玩玉器收藏家穆瑞洪。

自从参加工作,穆先生就开始涉足收藏,至今已有三十多年时间。在几十年的收藏过程中,穆先生的眼光十分挑剔,非完美的作品不收藏,正因为如此,他的藏品几乎都非常精美珍稀,大量藏品受到国内众多拍卖公司的关注。穆瑞洪搞收藏,收藏渠道尤其独到,他既是沈阳道、潘家园的常客,更与全国各地的上百位文物商人有着联系,保证他在第一时间购买到珍贵的古玩,因此,他的很多藏品都是珍品和孤品。

玩收藏不能迷信专家

在收藏界,很多人都过分迷信专家,只要专家说真,就一定真,专家说不对,就一定是假,唯专家话是从。其实,专家和诚信有时候并不能划等号。比如,近年就发生了两起专家涉假事件:五位顶级鉴定专家,为骗子自制的“金缕玉衣”开出24亿元的“评估价”,造假者谢根荣凭借假古董真证书,成功从银行骗贷6亿多元。最近,关于汉代玉凳造假的新闻屡屡见诸各大报端,据称经过权威专家组论证、曾在北京拍卖出2.2亿元天价的“汉代玉凳”被曝为高仿赝品。因此,人们不禁发出这样的疑问,专家到底还靠得住吗?

对于如今收藏界中正遭遇的空前诚信危机问题,穆瑞洪告诉记者:“玩收藏当然需要专家的建议和指点,但不能迷信专家,因为个别不负责任的专家,要么是不知道的瞎说,不懂的装懂,要么是为了钱,开的证书根本不靠谱,由于现在收费的艺术品鉴定证书已经泛滥成灾,真伪根本无法保证。”

那么,哪些专家值得信赖呢?穆先生说:“收藏门类很多,其中蕴含的知识和技术更是博大精深,再加上近年来造假技术越来越高超,这就使鉴定工作越来越困难,即使是专家也不排除走眼的可能。这些客观情况就决定了专家一定得专。国内有不少专家几乎是"万金油",古瓷也懂,古画也行,顺便看看青铜器,鉴定证书一开就是几千元进账。结果却老是看不准、看不透。这就好比看病,很多收藏专家都是全科门诊大夫,要是你看病,你敢找这样的大夫看病吗?”语言幽默的穆先生告诉记者,他知道一位专门鉴定书画的专家,一生只研究了一位画家的画,这位画家几十年换了什么笔、什么纸、什么墨、画风为什么改变,全部了如指掌。“什么叫专家?这才是专家。"专"是术业有专攻,因此,收藏爱好者在需要专家鉴定时一定要分门别类地找专家,尽量找那些德高望重、有职业道德的专家。”

善待古玩必能得厚报

如今搞收藏的人多了,如何处置千方百计淘换来的古玩也是因人而异,有的人把宝贝精心包裹束之高阁,有的人把宝贝用玻璃罩罩好放在家里当摆设,也有的人对古玩并不在意,甚至拿来当生活用品使用。对此,穆瑞洪以亲身经历告诉广大收藏爱好者,古玩养人,对老物件一定要有虔诚之心。

“很多年前,一位老朋友到我办公室做客,我们都抽烟,当时办公室里我用一个玉制的小鼎做烟缸,因为我也不知道它什么年代,收购价也不贵,所以也没太在意。而朋友在仔细观看了小玉鼎之后跟我语重心长的说,"老穆啊,我说你一句别不爱听,你拿这么好的鼎当烟碟,简直就是对文物的玷污,这是汉代和田玉的鼎,这么珍贵的老物件能传下来,有这么长的历史,这可是咱们老祖宗的宝贝啊"。”穆先生说,朋友的话让他对自己收藏的物件有了新的认识。“他一句话真似醍醐灌顶,自从那之后,我一旦收购到心仪的文物,就想到朋友的话,这可是老祖宗的东西,可得好好尊敬它,不能当生活用品随意乱用了。否则既是对文物的不尊重,也是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不敬。”

穆先生告诉记者,现在不光是约束自己,遇到收藏界的朋友他也建议,收到东西以后,不管真的也好,假的也好,在没有确切的鉴定定论之前,绝对不要随意使用,尽量收好保存起来。

正是因为对老物件存有一颗虔诚之心,才使穆先生的珍贵收藏品越来越多,同时事业更是蒸蒸日上。穆先生认为,古玩中青铜器、钱币、犀角雕刻,尤其是玉器,无论是放在家里还是办公室都能形成一个气场。“如果是收藏年头长一些的古玩,就像是你的老朋友,能够跟它交流。用迷信点的话说,这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现在能到你家,就是一种缘分,你好好善待它,它肯定能为你护身祈福。我这些年事业发展比较顺利,我一直认为跟我收藏文物,善待文物,尊敬文物,有着潜移默化的联系。”

要让好东西留在国内

收藏古玩几十年,足迹遍布大江南北,穆先生对于收藏可谓倾注了全部心血,只要工作允许,或者得到外地朋友收到好东西的信息,他总会第一时间买一张飞机票赶赴现场,看到心仪的好东西,更是不惜成本购买。用他自己的话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他最近几年每年都要花将近1000万元搞收藏。对于藏品,他也谦虚的说,除了个人喜欢之外,他并没有想今后让子孙凭借这些古玩升值发财,他搞收藏的目的其实就是替国家收藏,把好东西都留在国内。

“我一直认为,我们这代人搞收藏,就是替国家收藏,这是一个精神境界的问题,有些人现在意识不到,但时间长了一定能体会到。保存好文物,将它传承下去,这就是收藏者的责任。”

已近退休年龄的穆先生,对于家藏文物今后的去处也有深远的打算。“由于现在工作太忙,除了拿出一部分时间收东西之外,实在没有精力搞研究,你看我很多收藏品,看着对,也真,但有时却不能准确说出它的来龙去脉,什么年代,是谁用过的,有什么讲究等等,这些研究工作我准备在退休以后都要细化,一件件的研究,并且编写成书。再有就是建立一个博物馆,将我的收藏以博物馆展览的方式找到一个好的归宿,让它们不但能供人欣赏研究,同时继续传承下去。”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