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家如何看待王鲁炎的艺术作品
——《当代艺术》专访收藏家考云岐
大家都认为我对当代艺术中的装置作品特别感兴趣,这主要是因为我收藏了一些装置作品,尤其是大型装置。2007年,阿拉里奥画廊举办了王鲁炎的大型个人展览《被锯的锯》。这个展览获得了2007年度十大展览之一,我收藏了其中王鲁炎最具代表性的装置作品《被锯的锯》,这件作品由普通钢和不锈钢组成,高三米七,宽两米八,长十米,重十三吨。
其实在2006年,我就已经在纽约苏富比(微博)的夜场拍卖会中竞得了一幅王鲁炎的非常棒的平面绘画,这幅作品我非常喜欢。我记得当时海外拍卖会尤其是夜场,还很少有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那时的收藏家们对当代艺术有两种极端的理解,一是不知当代艺术为何物,与古典或现代艺术相比,当代艺术让人摸不着头脑,吃不准,不如收藏传统一些的艺术作品有把握;二是对当代艺术极为推崇,认为那是艺术发展的未来,无论从学术方面还是市场方面都有广阔的空间。我从收藏传统艺术转型到收藏当代艺术,与接触王鲁炎和许多优秀的当代艺术家有着很直接的关系。
常有朋友说,我的收藏嗅觉还不错。这可能是因为我曾经在很早的时候收藏了刘小东、喻红(微博)、夏小万、忻东旺、靳尚宜、尚阳、段正渠(微博)、王光乐等艺术家的作品,有些还是他们的代表作。从收藏的角度说,这些收藏确实很成功。我也很难说清楚我有什么收藏方面的诀窍。收藏的直觉很重要,但是直觉是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的,我用直觉判断好的我喜欢的艺术作品,也需要有一个观察分析的过程和时间。比如我收藏王鲁炎的作品,首先是我喜欢他的作品,这种直觉很重要。但是对王鲁炎有更多的了解,对是不是收藏和用什么样的收藏力度收藏很重要,这需要研究收藏对象,做好收藏前的有关功课。
据我了解,王鲁炎从1979年开始,参加了“星星画展”和1989年的“中国现代艺术展”等一些列国内外重要展览。可以说他参与和见证了中国当代艺术的每个阶段,像他这种资历的艺术家在中国已经屈指可数。更重要的是,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王鲁炎与顾德新合作的“触觉”艺术,和陈少平、顾德新合作的“新刻度小组”艺术,在中国当代艺术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新刻度小组”解散后,王鲁炎的个人艺术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他的艺术创作不仅没有枯竭反而更加旺盛了。他的作品无论是内容还是语言,都很独特,与别人非常不同。他的个人艺术线索逻辑性很强,很清楚,很容易识别。近年来他开始在国际上活跃,已经在巴黎举行了个人展览,我应邀出席了他的展览开幕式,看展览人认为他的作品很特别,受到许多好评。法国Saint-Etienne美术馆馆长罗兰艾格先生也出席了他的画廊个展,罗兰艾格先生看到王鲁炎的作品后评价很高,并决定2014年2月,在Saint-Etienne美术馆举办王鲁炎的个人展览,作为法国美术馆界馆藏排名第二的当代艺术美术馆,Saint-Etienne美术馆对艺术家的选择有着极高的标准,而权威美术馆的学术判断对于收藏家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以上综合信息表明,王鲁炎还处在艺术创作的上升状态。而他的作品价格与他的现状相比却被明显低估,这些了解是我持续关注和收藏并看好王鲁炎作品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