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间,中国艺术品市场风生水起,交易规模完成了从数十亿元到千亿元的跨越。不过,中国艺术品市场存在专业门槛高、价值巨大、风险集中、估值困难等技术壁垒,而与之相应的艺术品保险产品,长期来在国内却十分缺乏。
近年来,随着保监会对文化产业保险的大力推动,使得艺术品保险成为热门话题。
初有尝试未成气候
去年1月,中国保监会网站发布《关于保险业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包括艺术品综合保险、演艺活动财产保险、文化企业信用保证保险等在内的11个试点险种,并确定由人保财险、太平洋产险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作为试点保险公司,但一年多来,国内艺术品保险的动静仍然不大。
究其原因,我国的文化艺术品保险市场还很不完善,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国内艺术品保险意识相对薄弱;二是我国艺术品保险市场还不成熟,缺乏有针对性的保险产品;三是缺乏客观、公正、权威和被广泛接受的评估标准、评估机构及完善的评估机制;四是风险管控环节缺乏市场经验,这些都影响了国内艺术品保险市场的发展。
据了解,艺术品保险主要涉及私人收藏、企业收藏、艺术品展览与运输、博物馆和画廊等领域。目前,部分国内保险公司已开始尝试承接大型展览、拍卖活动的艺术品保险项目,如去年8月,人保财险北京市分公司商务中心区营业部与某金融公司签署了文化产业保险的大单,为后者旗下拥有、保管的价值高达1.2亿元的艺术品,提供从馆藏、展览到运输各个环节的艺术品综合保险保障,涵盖艺术品因盗窃、火灾、自然灾害等各种风险导致的损失风险,确保该艺术品收藏与买卖活动的顺利进行。又如去年11月,人保财险上海市分公司宣布,为上海汽车博物馆(微博)的4辆古董车提供运输及展览过程中潜在风险的综合保障,该项保险总保额约350万元。而本月下旬,大英博物馆中的153件中国瓷器将漂洋过海,登陆北京首都博物馆(微博)。据了解,博物馆已为这些珍贵的瓷器向安盛集团旗下的丰泰保险上海分公司投保了艺术品保险,保额高达1亿英镑。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艺术品在运输及展览过程中发生风险的机会比单纯的收藏要高。这些风险包括包装、运输不当导致的损失、火灾、水损、意外事故及偷盗,它们也依次是艺术品损失的主要原因。
此外,目前国内针对私人收藏的艺术品保险非常少。而国外大型保险公司则在这方面更为专业,以丰泰保险提供的“安盛艺术品保险”为例,其可为私人收藏家在全球不同地方的收藏品提供“一切险”保障并延伸到短期搬移行为,并自动承保藏家新购入的艺术品,保障范围包括意外损失、修复后贬值,并提供整对或整套藏品理赔及紧急撤离保障等服务。
承保讲究难避赝品
据丰泰保险专家表示,艺术品保险通常采用定值保险的方式。投保人首先向保险人逐项申报拟投保的艺术品的价值,并列出定价的依据,如购买价值、拍卖成交价值、同作家、同时期、同类型、同大小艺术品市场的成交价值,或其他可以参照的价值等。如保险人认可这些依据,则会记录在保单中作为保险的定值。当保险人对此存有异议,可以要求投保人作出解释,或建议投保人从第三方处得到价值评估。对于年度保单而言,被保险人应该每年都对藏品的价值进行重新评估,以作相应的调整。但基于定值保险的特点,一旦价值确定,那么在保险期限内一般是不可以变动的。
上述专家表示:“比较特殊的是在针对拍卖行拍品的年度预约保单中,一般是规定以保底的委托价来作为投保价值(不超过预约保单中规定的单件艺术品的限额),但保单也可以对于拍卖成功后到实际交付前(仍由拍卖行承担风险的时间段内)以‘落槌价’作为实际的投保价值。这是比较特殊的保单处理方式。”
如果涉及的是单独的运输、展览,则一般用单次的方法予以承保。对于私人、企业收藏、博物馆、画廊、拍卖行等,则倾向于采用年单的方法承保。年单中,对于可能会遇到的运输、外出展览、新购进藏品等情况,也可以自动承保(在规定的限额内,如不超过总投保额的10%);如果超过规定限额,可用申报的方法予以承保。
如果不小心承保了赝品,保险公司该如何规避风险或进行损失处理?据了解,“安盛艺术品保险”将假定投保人投保的是真品而非赝品,定价的依据也是实际获得的艺术品的价值。如果投保人是以真品的价格获得并投保的,那么在出险时,即使发现是赝品,保险人仍然是按照真品的投保价值来赔偿。
风险防范胜于理赔
保险业内人士认为,艺术品保险不仅是为出险的标的提供理赔,更重要的是做好艺术品的风险防范,让防损理念深入人心。丰泰保险上海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艺术品保险的核心是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首先,使用专业的艺术品包装、运输公司,以及完整的仓储设备。例如,安盛艺术(安盛集团旗下全球惟一一家专门从事艺术品保险业务的公司)对全球300多个博物馆的展厅进行评估,主要分为硬件和软件要素,硬件包括安保设备的配置、通风设备、温度湿度控制设备及仓储情况等,软件则包括从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培训情况、安保人员和安保制度等。评估完后,安盛艺术会归纳出一套适用于艺术品仓储的专业标准,用以防范本地市场艺术品收藏中遇到的各类风险,并在艺术品的包装、温度、存放等方面,提出专业化建议。一般来说,保险公司的核保经理更偏向那些有着悠久传承历史和在业界享有声誉的博物馆美术馆、博览会及企业私人收藏,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承保对象的保存、仓储、运输条件的好坏。
其次,建立全球的艺术品修复专家网络,有顶级修复专家参与,同时也需要和国内的拍卖行及画廊合作,进行资源共享。一旦艺术品发生损坏,保险公司会找最好的艺术品修复师进行最大限度的修复,将客户的损失和保险公司的理赔费用降到最低。例如,一个受损的几百万美元的艺术品保险标的,经过修复师的精心修复后,可能只需赔付十几万美元。
专业人才需破壁垒
作为一种特殊的财产损失保险,专业艺术品保险的建立有赖于各方面发展。其中,培育专业的艺术品保险专家是大力发展艺术品保险的重要条件。专家团队主要分为三类:专业艺术核保和理赔人员及营销人员;公正及专业的艺术品鉴定及鉴价人员;各类艺术品修复专家。
据了解,目前海外的艺术品保险公司,承保人团队三分之一是艺术史家。如在安盛艺术,这个比例多于25%,组成人员包括艺术家、艺术研究员、博物馆、画廊或艺术品拍卖人员等。业内人士表示,艺术品保险应由一群对艺术有着无比热爱的人去从事,他们的使命应该是“保护艺术、保护传承、保护文化遗产”,唯其如此,艺术品保险才有立足之本。
通常,海外保险公司的艺术团队会有数十位专职艺术品专家分布于全球各地,这些专门的人才必须对所在地区的艺术品市场了如指掌,并与众多知名的艺术策展人、评估人员、专业物流公司及修复公司进行广泛的交流和密切合作,同时还会提供艺术品收藏管理的免费咨询,加强艺术品保险对市场的渗透。而在这方面,国内保险公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尤其是专家队伍的建设。
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国家认定的专家集中于两大机构———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和艺术品评估委员会,以及一些国有博物馆,虽然他们具有评估艺术品价值的权威性,但是,他们的身份大多属于国有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为保险公司做艺术品价值的鉴定属商业行为,不符合有关规定。同时,这些评估专家出具的证书只表明艺术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不提供商业价值。该人士表示,“中国大陆还没有一家服务于商业的第三方艺术品专业鉴定机构。而在受损艺术品修复方面,同样存在人才壁垒,虽然国内有很多优秀的修复师供职于各大博物馆,但问题是大部分修复师不对公众服务。要突破这些壁垒,国内保险公司可以借鉴国外经验,组建专职的艺术品专家团队。而这一步,还有赖整个国内艺术品保险市场的成熟及理念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