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趣闻 > 为什么要把汉代王杖的杖首做成鸠鸟的形状?(组图)

为什么要把汉代王杖的杖首做成鸠鸟的形状?(组图)

2021-11-16 10:17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4

图2 西汉晚期漆质鸠杖首

鸠杖首下面安装的杖柄是相当长的,《后汉书·礼仪志》记载的长度是“王杖长九尺,端以鸠鸟之为饰”,也就是说鸠杖首加上杖柄的总长度为汉代的九尺(汉代的一尺约为现在的21.35—23.75厘米),由此可以推算出,汉代鸠杖的大致长度为192.15—213.75厘米之间。从出土的鸠杖实物来看,在武威磨嘴子汉墓共出土“鸠杖”三根。其中在18号墓出土一件完好的鸠杖,长194、圆径4厘米;在武威五坝山汉墓中出土的鸠杖,长210厘米。出土实物鸠杖的长度范围都在192.15厘米—213.75厘米之间,由此可见文献记载和实际出土的鸠杖的长度是基本一致的。明确了鸠杖的长度,我们可以想见,高两米左右的杖,老人是无法将手握在鸠杖首上的,因此,汉代的鸠杖在使用时,应该抓握在杖柄的中段,鸠鸟并非是杖上的扶手,而是高高在上的神鸟。汉代之所以把鸠杖设计得这么高,是想让两米高的鸠杖成为一个尊老、敬老的标杆,老人使用鸠杖,象征一种尊荣与特权,带有普遍的教化民众的功用。

为什么要把王杖的杖首做成鸠鸟的形状呢?汉代采用鸠鸟作为杖首,还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来自《太平御览》引汉应劭《风俗通》的记载:“俗说高祖与项羽战,败于京索,遁丛薄中,羽追求之。时鸠正鸣其上,追者以为鸟在无人,遂得脱。及即位,异此鸟,故作鸠杖,以赐老者。”从这段记载中可知,在楚汉战争时期,有一次刘邦被项羽打败,项羽带兵追赶刘邦,刘邦穷途末路,被迫藏在杂树乱草丛中,等到项羽的追兵赶到刘邦藏身处附近时,鸠鸟却在刘邦头上的杂树上鸣唱自若,追兵一见,心想,既然有鸠鸟鸣叫,肯定不会有人在,于是就放弃了对这一处杂树草丛的搜查,刘邦由此躲过一劫。以后刘邦得了江山,做了皇帝,没有忘记当年曾经帮助他死里逃生的鸠鸟,他认为鸠鸟是具有灵性的,于是将鸠鸟的形象制作在杖首,希望鸠鸟像当年帮助自己死里逃生一样,来帮助天下的老人。

另一种说法是,之所以将王杖的杖首做成鸠鸟的形状,是因为鸠鸟是“不噎之鸟”。古人通过实际观察中发现,老人在咀嚼吞咽时,常常会发生哽噎,有的甚至被噎死。据史书记载,东汉明帝永平二年(59),皇帝在宫中举行养老礼仪,摆下珍馐佳肴,宴请高龄老人吃饭,皇帝亲自拿刀切肉,王公大臣端浆端菜,老人进食时,特请两位侍者一前一后在旁服侍,一位叫“祝哽”,一位叫“祝噎”,“祝”就是祈祷,口中念念有词,要老人吃饭时慢慢吞咽,防止哽噎。现在科学研究表明,咀嚼吞咽功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退化,尤其老年人若有中风、认知障碍症等疾病,加上缺牙等现象,会使吞咽更为困难。老人发生吞咽障碍后,不容易通过咳嗽排出异物,卧床的老人更容易因反复呛咳演变成吸入性肺炎,有致命风险。而鸠鸟正是可以解决老人吞咽问题的“不噎之鸟”。古人认为,鸠鸟可以“宜以养老,助生气”(郑玄释《周礼·夏官·罗氏》)、可以达到“助阴阳”的功效。李时珍《本草纲目》也记载,鸠鸟“食之令人不噎”。人们选择用鸠鸟作老人拐杖的头,以达到让老人“不噎”的美好愿望。《后汉书·礼仪志》的记载也印证了这种说法:“王杖长九尺,端以鸠鸟之为饰。鸠者,不噎之鸟也。欲老人不噎。”

从“鸠杖”这一流行于中国汉代的器物我们可以看到,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是我国传统美德和中华民族宝贵精神财富。老人是我们民族的魂,我们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经由老人,再经由我们,一代又一代地传承。让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弘扬尊老爱老的传统文化,“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成部分。


责任编辑:苒若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