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学术 > 艺术先锋人物——画家解安宁(组图)

艺术先锋人物——画家解安宁(组图)

2021-11-16 18:36 文章来源:人民美术网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艺术简历】

解安宁,任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艺术系主任,陕西省山水画研究会主席,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澳门画院副院长,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基础教学美育教学指导专委会委员,陕西省教学名师,西安交通大学九三学社城市学院支社主委,国家一级美术师,教授,博士。

 《九曲黄河万里沙》260×130cm 2014年

变古泽今·独开奇境

——简析解安宁的画风

解安宁是一位年轻而深具潜力的画家。之所以这样认为,不仅表现在他坚实的传统功力,还体现在他广泛的学术研究方面。从中国画的诸多本质问题、查士标以及明清文人活动的史学考证到新疆克孜尔壁画的艺术价值,涉猎方向几乎涵盖绘画的各个学术层面,并且在《美术观察》、《中国美术》、《国画家》等知名刊物上发表,这实在令人惊讶和敬佩。进一步了解解安宁的求学经历可知,他曾经游学于西安美院、陕西师大、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名家班等专业学府,见多识广,自然体现出学院派的扎实基础和宽泛的学术眼界。一个画家能潜心于学术,他的艺术素养必然能体现在其创作中,而其格调、思致必然不类尘俗。解读解安宁的作品再次验证了这个颠扑不破的规律。

从解安宁的作品分析,我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知:一是他对传统的继承和理解。二是他以黄河为主题的系列作品。

首先谈解安宁的传统风格。

解安宁的创作从整体的面貌上讲无疑是传统风格的。无论他的花鸟还是仿古山水都体现出他不俗的传统功力。徐复观先生曾讲:传统必定有历史的感觉,而传统存在的价值必定吸收新的因素。解安宁无疑走的就是一条先融汇、再贯通、最后创新的正路。从解安宁一部分传统风格作品看,他的十分重视笔墨的锤炼,笔墨技巧娴熟而有韵致,笔底扎实、沉厚,表现出一种质朴、古拙的气息,并且在画面意境的营造上追求雄浑、博大、豪迈等典型的北方审美意趣,很有西北画风的鲜明特色。

值得称道的是他的传统山水,从章法到笔墨随手拈来,天真自然而不留痕迹,似乎处处都能寻见前人的影子,笔笔有来历,但又别具一格,浑然一体。这种集古大成的学习传统是一种有序的、渐进的、选择性的艺术熔铸过程,需要长期的锤炼和深厚的修养,决非简单的拼接叠加。这一传统的陶铸方式时至今日已不多见,况且一位年轻的西北画家仍能以自我的艺术信念来筑基传统文化,确实难能可贵。同时,应该看到,坚实的基本功也成就他未来创作的深度和根基,只是这种收益是那些鼠目寸光的人所难梦见的。

 《緑染母亲河》400×200cm

另外在他的花鸟画中,尽管大都是寥寥数笔的墨戏,却体现出他在长期传统浸润后的一种从容、潇洒与和谐。例如经营位置历来是写意花鸟画的难点,难在需要画家具备两方面的素质和能力:画前的苦心经营与画时的随机应变,即精心与无心的统一。精心可以做到画格的严谨,而无心则为了笔墨的自然流畅,避免拘束和小气。解安宁的花鸟画构图就体现出上述特点:看似漫不经心的一花一叶、一石一鸟,细细品味却无不透出作者的独具匠心,实在是妙手天成,殊为难得。

总之,解安宁不是把传统当作一个静态的符号来描摹,更不是拘泥在某家某派的门户中自命不凡,而是默默的积淀传统根基来修炼自己的艺术心法,借鉴、继承前人的经验而建立自己的风格。从这里可以察觉到解安宁的抱负甚至雄心,他的艺术潜质也随着时间推移逐步流露出来了。

第二,解安宁以黄河为主题的系列作品。

如果说传统山水、花鸟只是解安宁基本功的展示,那么他以黄河为主题的系列创作则是他才情的挥洒与喷发。

应该看到,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应当是画家最应表现的画题,但恰恰相反,历史上以此为题的画作寥若星辰。这里很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在表现技巧上的难度。在坚持中国画以“线”造型的原则下,表现奔腾咆哮、变幻莫测的黄河极为不易。解安宁以此为画题进行创作既表达他对母亲河的敬意,也体现出他在艺术表现力上日臻成熟和自信。

在黄河系列作品中,解安宁一贯善于采用强烈对比的手法表现黄河壶口瀑布的壮观场景:湍急的黄河卷起汹涌的波涛,翻滚的浪花中矗立着巨大的岩石,黝黑的大石经久地迎受着黄河水的连续冲击,动人心魄。画面带有戏剧性力量的视觉效果,很有冲击力,尤其是激浪与岩石搏击的场面更是谱写出大自然的宏伟篇章。同时画面还构成一个鲜明的形式对比:卷曲的线条、大笔的渲染描绘出的激荡的黄河水与岩石硕大、浓重、方直的外形形成强烈的反差。深入到画面细节,对黄河水的表现最能体现解安宁的个人风格:惊涛拍岸,巨浪翻滚,泡沫飞溅,奇异多姿,处处可见黄河的力量和磅礴的气势。这种阳刚大气的作品不仅让我看到了一个西北汉子的铮铮铁骨和豪迈情怀,也是西北画风壮美气质的典型表现。

不仅如此,凡是看过解安宁所画黄河的人都能感受到人类在自然伟力面前的那种坚强不屈的精神,那种饱含中华民族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所以真正理解解安宁的人不仅惊叹其黄河作品气魄的宏大,更赞赏其寓意的深刻。可以说解安宁对大自然的人文关怀和对民族历史的象征意味形成其艺术中最富有特色的一面。

很多人关注解安宁画黄河是因为其题材的鲜明特色,但我认为仅有新颖的题材还是不够的。不可否认,中国画题材上的探索在当代呈现出异常活跃而多元的趋向,但评估其价值不能仅仅局限在画家个人审美的发现或者刻意追求新异的图式等方面,更重要的是选择新的题材还要顾及社会道德的要求,要肩负责任来引导社会形成积极健康的审美风尚。我以为这是一个艺术家创作应有的使命与道义。可贵的是,在解安宁的作品中总是洋溢着一种奋发向上的激情,所以他笔下的黄河,望之令人振奋,令人激越,荡人襟怀,慑人心魄。这种乐观向上的情感包含了画家对生活、对人生的真实态度,也使得观画者在艺术的陶冶中潜移默化的舒展自己的胸襟,净涤自己的灵魂。同时,黄河的象征意义恰好预示着我们这个古老民族一个富有朝气和活力的新时代的开始,解安宁以此为画题正是对山水画传统内涵的拓展和深化,我想这才是解安宁寻找到黄河题材的真正价值所在。

纵观解安宁的作品和他所走的艺术之路,我们发现,这恰恰是历史上成功的中国画家进行创作的共同之路,即传统(不拒绝接受外来)、生活、修养、创新,四个方面缺一不可。因此我们有理由期待解安宁艺术之路走得更长远、更坚实,迸发出更眩目的火花来照亮更辉煌的行程。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博士 金宝敬

2007年10月15日于东大进香斋

关于高校书法教育的若干思考

解安宁

自新时期书法热以来,当代书坛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许多方面的进步。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在当代书坛的表面繁荣之下,实则潜藏着许多危机。书法教育关乎书法的传承与发展,其面临的危机更不容忽视。

书法教育的危机首先缘于人们认识上存在的误区。就高校书法教育而言,首先得解决的两个问题是“教什么”和“怎么教”。

“教什么”这一问题可能会使人觉得是个伪问题,书法教育“教什么”,不就是教如何写字吗?仔细思考起来这个问题并不是这么简单。目前可见的《书法教程》之类书籍几成铺天盖地之势,而其内容却大同小异。这类教材大多停留在技法层面的简单介绍,于书法的文化层面的内容较少涉及。高校书法专业的教育,更应关注古人笔墨形迹所承载的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而对传统文化的把握和感悟,仅有技法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

高校书法专业的教学,除了技法的训练之外,和书法相关的传统文化基础知识,比如文字学、中国文学、中国历史、中国哲学等课程,应是重点学习的内容。书法的训练不光是笔迹的修正和美化,在书写训练的过程中,我们更应注重人的状态的修正。书法的练习是笔迹和自我的双向修正,仅仅关注字形的完善是远远不够的。对于高校书法专业的学生,我们更应引导他们向人艺双修的方向去发展,至于能深入到什么程度,则关乎个人的禀赋和悟性,可以顺其自然不必苛求。

鉴于目前高校书法教育中突出存在的问题,“怎么教”应尤其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识字教育与习字教育相结合

当前有一种观点颇为流行:书法在当代由于其实用性的降低,其艺术性愈加凸显,所以我们在书法教育过程中应该注重其艺术性。这其实是一个误解。首先,书法在当代并没有因为电脑的普及等因素而减弱其实用性。其次,由于扩招,高校书法专业的学生入学时文化课成绩普遍欠佳。因此,识字教育应是当代书法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基础环节,而这个基础环节往往被有意无意地忽视。就书法学习者而言,不仅要懂得楷书的音、形、义,还应熟悉篆书、隶书、行草书的字形及结字的基本规律,避免书写时想当然地任笔为体。目前的高校书法教育,存在着对篆书、隶书、行草书字形关注不够的现象,作品中每每出现随意造字、错写字形的情况。这对汉文字的规范以及书法传统的继承,都是非常不利的因素。众所周知,书法的艺术性是建基于其实用性之上的,无视书法的基本规律而一味强调其艺术性,其艺术生命势必不能长久。

通过识字教育与习字教育相结合,我们不但可以让学生领会汉字构造的基本规律,而且可以加深他们对汉字字义的理解,进而能够在此基础上培养解读古典文献的基本能力,而古典文献的解读能力又是研究书法理论以及中国传统文化所必须具备的。

二、书法解读与书法练习相结合

学习书法的时候,首先有一个提升审美眼光的问题,这涉及到对经典作品的解读。解读当然含有欣赏的一面,一件作品只有打动你了,你才能发自内心地去喜欢它、学习它,而不是拿到一个范本,未加仔细观赏、玩味,就马上动手临摹。“心慕”是“手追”的前提。之前没有一个认知、熟悉、与之共鸣的过程,怎么可能会对其有深刻的体悟呢?

对于作品的解读,又牵涉到书法审美的基本规律以及个人的审美偏好。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好的书法,以及好在什么地方,什么是不好的书法,以及不好在什么地方。同时,审美眼光的提高又是和书写实践相联系的,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书法教学中常出现的普遍问题是,学生往往是拿到一个范本就临,仅满足于略得其形似,离开范本,就还原到自己原先的写法。通常是久练无长进,这使他们很感困惑。所以,在临摹之前,对原作的解析、欣赏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古人于此道颇有体悟,黄庭坚云:“古人学书,不尽临摹。张古人书于壁间,观之入神,则下笔时随人意。”王文治欣赏《定武兰亭》时,“观至三日,形神与之俱化”,讲的都是对范本的揣摩和分析。只有对范本做到了深刻的理解,下笔才可能做到意与古会。解析经典作品的时候,我们不是仅仅追求其字形亦步亦趋的相似,而是试图把握其书写的规律为我所用。解读,意在探寻范本之神理。书写,意在表达自我之意趣。自我意趣之传达,始终渗透着对传统的理解与化用。这是一个需要长期反复训练和体悟的过程。

三、练字与炼人相结合

儒家对于文艺,认为“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讲究“人艺一体,人成艺成”,而不是为艺而艺。艺术是开拓人生境界的方便法门。就书法的学习来说,光注重字迹的完善和美化是不够的,更应关注的是书者的人生状态的调整和完善。也就是说,练字即炼人,练字是人生修为的一种方式,书法形迹是人的精神境界的自然呈现,人书是一体不二的关系。那么,通过练字,可以使我们的人生状态得到修正和完满,这比仅仅追求字迹的美化更为重要。“书如其人”的古训,在当代不但没有过时,相反,对于当代书坛广泛存在的浮躁现象,有着十分必要的警醒作用。


弘一法师早年的书法取法魏碑,气格雄健,出家后随着精神境界的转变,书风随之变得恬淡空灵,有一种洗尽铅华的纯粹、安详之美。颜真卿家族不乏擅书者,但是其五世祖颜之推却在《颜氏家训》中叮咛后人“慎勿以书自命”。儒家强调“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一艺之显,若处之不当,成了修齐治平的妨碍,在儒家看来是不足取的,所以历来中国人看重的是字因人贵,对于人因字显,总是很忌讳的。柳公权的名言“心正则笔正”,不仅涉及到书写心理的问题,同时也是儒家要求“正心诚意”的体现。有之于中,方能形之于外,只有内在的修养提升了,字迹才能随之改变。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古人是重道而非重技的。技进乎道,不仅是艺术发展的规律,在儒家看来,也是游于艺时的自觉追求。

结语

当代高校书法教育的成就虽然有目共睹,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问题的存在有值得忧思的一面,从另一方面看,未尝不是一个新发展的契机。如何面对这些问题以及如何解决,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

[作者简介] 解安宁(1966—),男,陕西韩城人,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研究方向:中国书画理论与中国画创作。陕西省西安市尚稷路8715号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艺术系,710018。


责任编辑:冰承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