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要闻 > 一场颠覆认知的摄影展:作品不一定是相机拍的(组图)

一场颠覆认知的摄影展:作品不一定是相机拍的(组图)

2021-12-10 14:53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黄钰涵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一场颠覆认知的摄影展:作品不一定是相机拍的

艺术家以瓯江鱼类为创作母题,使用古典工艺、医学生物影像、微观等技术,拍摄鱼鳞、鱼的神经等。

中新网杭州11月24日电(童笑雨)摄影作品所呈现的一定是真实的吗?摄影一定要用相机吗?11月23日,在浙江杭州开幕的TOP20·2021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上,来自中国各地的艺术家用不同形式的作品,来表达他们对摄影的理解。TOP20·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自2011年举办以来,已成为汇集中国当代摄影最优秀艺术家和观察中国摄影前沿艺术动向的重要平台。

系列作品《浮玉》。 童笑雨 摄

系列作品《浮玉》

本届展览共收到中国各地投送的621组参评作品。最终评审团队评出10位入选摄影师,同时从10年来的100组入选者中遴选出10位加入到此次展览中。

纵观展览现场,可以发现开放、包容和实验性是最大的特点,甚至很多作品已不能用“摄影”这一名词去定义。

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邵文欢的系列作品《浮玉》就采用了全数字虚拟技术。

若是粗粗一看,你一定以为这是作者拍摄的海岛。事实上,该系列作品是作者把《富春山居图》《千里江山图》等中国古代绘画作品中的山水作为基本元素,再利用3D技术合成的影像。

“可以说,它们都不存在于现实。”邵文欢说,这一系列作品都是在电脑中生成的。如他根据《富春山居图》(剩山卷)中的半座山,想象并创作出它被分割的另一半。作品中,整座山体被水隔开,变成了一座孤岛。

邵文欢希望,借这一组作品,探讨摄影作品真实与虚构的关系,这也是未来需要共同探讨的一个话题。“相机只是一个媒介。镜头背后,人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忽视。”他说,在许多人眼中,摄影作品一定是真实的,但眼见不一定为实。

作品《雪花工场》由计算机生成。 童笑雨 摄

作品《雪花工场》由计算机生成

除了《浮玉》,展览现场还有很多作品打破了人们对于摄影的固有印象。

现场展出的《雪花工场》,由不同形状的雪花组成。但这并非拍摄所得,而是计算机生成的。艺术家刘思麟则借助现代技术,在作品中与科学家爱因斯坦、演员玛丽莲梦露同框。

“无论主办方还是评委、摄影师,大家都有一种共识,即通过本次展览,探寻摄影的边界。”中国著名摄影评论家、策展人姜纬曾做过三届“TOP20·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评委。

在他看来,摄影不一定要“按快门”,并不是摄影师把眼前所见拍下来就可以了,更多的是摄影师的主动探索,不断拓宽视觉的边界。

展览现场。 童笑雨 摄

展览现场

现场展出的舒巧敏的作品,就把摄影“玩”出了新花样。他以浙江瓯江鱼类为创作母题,将鱼“拆解”,使用古典工艺、医学生物影像、微观等技术手段,拍下了鱼鳞、鱼卵、鱼的皮肤和鱼的神经系统等。

据悉,本次展览由中国摄影家协会、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在浙江美术馆举行,展览将持续至12月12日。


责任编辑:娜兰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