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 刘松年 《四景山水图 》 局部
中国画根据题材和对象不同,分为山水、人物、花鸟三科。从美学的角度,三者表现的重点是不一样,人物画重在刻画人物的心灵和精神之美;花鸟画重在表现生机和人文之美;山水画重在营造意境和气势之美。人物的动作,表情,情绪,都是源自心理的反映,展现了人物的精神内涵。花是植物,鸟是动物,归根到底都是有生命的,具有勃勃生机的生命力。山水是人类生存的环境,是供人们体验的,是人们向往的理想家园,是可居,可游,可娱,可憩,可隐……。自宋代文人画出现以后,人们赋予中国画和人文思想内涵嫁接起来,通过中国画来表达画家内心的情感。
三者的发展和重点,根据历史和时代不同有侧重。中国画历史悠久,远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画在丝织品上的绘画——帛画,这之前又有原始岩画和彩陶画。这些早期绘画奠定了后世中国画以线为主要造型手段的基础。到了两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由稳定统一到分裂的急剧变化,域外文化的输入,与本土文化撞击融合,形成以宗教绘画为主的局面,描绘本土历史人物的人物画发展的较快。山水画、花鸟画也在此时开始萌芽,同时提出谢赫六法品评标准。隋唐时期社会经济、文化高度繁荣,绘画也随之呈现出全面繁荣的局面。山水画、花鸟画已发展成熟 ,人物画以表现贵族生活为主,并出现了具有时代特征的人物造型。
五代两宋又进一步成熟和更加繁荣,特别是宋徽宗皇帝对书画的重视,花鸟、山水、人物都成了独立画种。人物画已转入描绘世俗生活,山水画、花鸟画跃居画坛主流。而文人画的出现及其在后世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画的创作观念和表现方法。如苏东坡等。元、明、清三代,水墨山水和写意花鸟得到突出发展,文人画成为中国画的主流,但是到了清代,院体为代表的山水画走向模仿守旧 ,人物画都柔弱没有精神,距离时代和生活愈去愈远。但是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吴昌硕等,把花鸟山水又带上了顶峰。
历史上中国画发展是三科并美的。虽然术业有专攻,三者分了科,但是分工不分家,不管在美术学院的教学中,还是在技法的相互学习中,还是在画面的内容中,还是在美感的表达中,都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吴山明曾说,我在读书的时代三者都学的,没有分科的。首先在作品画面内容中会互通有虞。如傅抱石的人物画是学顾恺之的,山水是学石涛的,因此他的浑放的山水画,里面要配上精细高古的人物。历史上很多大家都是三科都会画的。其次三科在技法上会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如方增先等浙派人物画家,引进花鸟画技法来画人物,与素描造型相结合,效果很好。形成了新的浙派人物画风格,影响了全国和一个时代。如山水画技法非常丰富。有的画家借鉴黄宾虹的山水画中积墨宿墨等山水画法用到花鸟上,使画面感浑厚华滋。用山水画法画花鸟。可以减少程式化,边晕染,边勾勒,边皴擦,边点厾,一气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