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溪招隐图》董其昌
公元十五至十六世纪,明朝中期,文人画派生机勃勃,英才辈出。生活在苏州附近吴县的画家沈周(1427-1509)、文徵明(1470-1559)、唐寅(1470-1523)和仇英(1498-1552)(“吴门四杰”)继承了元四大家的文人画传统。他们都是世家子弟,从小就受到严格的儒家教育,政治的安定和生活的有序是他们绘画创作的时代背景,从而形成了温和抒情的绘画风格,其画面清新典雅,意境空灵清旷。他们共同表达着一种知识分子的理想:人活在当下,意识静如止水,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一切都超越了“世俗”。
公元十六世纪,欧洲人在美洲发现了大量白银,近85%的白银流入中国。白银荡涤之下,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在中国萌芽,有钱有闲而有品味的中产阶级诞生。他们虽不是达官显贵,但作为新富阶层,他们自诩为文人雅士,不再满足于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开始通过收藏各种物品来展示自己的财富和眼界,从精美的家具、优雅的瓷器、精密的书籍,到罕见的商周青铜器、名家书画等。私人收藏开始兴起,私人收藏家们认为,书画是人类精神世界的最佳艺术表现形式,代表着高雅、品格和品位,这给予了晚明文人画广泛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晚明时期的书画家兼艺术理论家董其昌(1555-1636)将文人画的发展推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他认为,文人画代表文化和道德的最高境界,他看不起宋代以来职业画家身上的匠人之气。他亲手梳理了中国文人书画家的谱系,从举世无匹的宋代书家米芾,到“元代四大家”(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而后是十六世纪“文笔遍天下”的文徵明,最后到董其昌本人。董其昌对于中国绘画理论最大的贡献在于,他按照绘画风格,把古代大师按照“南北宗”系统加以分类。从此,中国文人画“南北宗”的理论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