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现场
2023年4月15日,“弘扬经典紫砂艺术·传承国宝制壶技艺——正高级工艺美术师孔小明紫砂艺术师徒展”在北京华夏珍宝博物馆举办。展览荟萃了“孔家壶”紫砂艺术创始人孔小明大师从艺30余年来的悉心创造,以及孔门多位弟子的精品力作,共计百余件。
展览开幕式
中国历史博物馆原党委书记谷长江,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张之铸,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北京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孙承志,移交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志刚,北京宏正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华山论鉴》节目专家组成员张传文,正高级工艺美术师、香港孔子学院名誉院长、“孔家壶”紫砂艺术创始人孔小明等专家、领导出席开幕式。
中国历史博物馆原党委书记谷长江致辞
华夏珍宝博物馆执行馆长张三鉴致辞
北京宏正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传文致辞
孔小明大师致答谢辞
参会嘉宾对于孔小明的紫砂艺术给予高度评价,大家纷纷表示:“孔氏绞泥紫砂壶作品,构思创意巧妙,烧制技术高超,繁而不俗,令人耳目一新,给人以古朴典雅、深沉纯美的艺术享受。”
孔小明,正高级工艺美术师。1962年出生于江苏宜兴制陶世家,毕业于江苏省轻工学校陶瓷工艺专业,1992年进紫砂工艺厂研究所从事创作设计。在创作过程中受到潘持平老师指点和吕尧臣老师作品风格影响,作品在传统基础上,恰当地加上有规则绞泥纹样装饰,整体美观大方,极具艺术性、观赏性、实用性。做工精细挺拔,线条流畅自然,每件作品都散发出浓郁的东方艺术特色,作品曾多次参加全国陶瓷展评与获奖。2012年《云柱》、《钻狮》、《金钱豹韵》三件作品入选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的“印象中国.宜兴紫砂展”;《玉磨壶》被无锡博物院永久收藏。
孔氏紫砂的突出特点就是对绞泥的运用。央视《匠人·匠心》栏目曾专题介绍孔小明大师的绞泥紫砂艺术。绞泥即把不同色的泥料通过堆叠、挤压、拍打、横切,形成具有独特纹理的技艺。“绞泥工艺复杂、难度大,考验的是匠人对泥料的泥性把握和手上的真功夫。”孔小明说,每拍打一次泥片,纹理都会有所改变,要将泥片拍好、图案完成需要非常精细的操作,而不同泥料的收缩比不同,烧制时对温度的掌控,也需要长期实验的经验。只要任何一个细节没做到位,壶身就会有裂纹甚至开裂,这个壶就失败了。”
“绞泥紫砂壶的成品率低,每一把,都是心血的结晶。”30多年来,孔小明每天都会工作12小时以上,不断磨砺自己的技艺。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为当代宜兴紫砂制作技艺的代表人物——孔小明,致力于传承和发扬传统紫砂技艺,门下弟子人才辈出,经过师傅精心教导,各自在紫砂艺术上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他们以时代特征、艺术个性和文化内涵,创造出紫砂作品的崭新风采,其气质精神与前辈大师一脉相承,艺术风格则各有千秋,展现了当代紫砂人对传统工艺的坚守与传承、尊崇与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