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现场
苏新平 行走的人1
中国美术报:结合您的创作谈谈具有“中国表现”意味的作品与西方抽象表现主义绘画有何区别?
苏新平:抽象表现主义的特点是抛弃具体物象,用夸张变形的语言表现人类的内心情感。但我在创作时并没有把注意力放在表现主义、抽象主义、当代性与否等方面,而是站在人类的角度,关注他们在这个世界上的基本处境。面对当下纷繁变化的世界,艺术家总得有一个态度,在我看来,“忙”是今天每个人的基本状态,大家都处于大踏步往前走的过程中,但最后的终极目标到底往哪走?这是我给自己提出的一个问题。
作品《行走的人》中,我并没有完全抛弃具体事物,而是从社会观照的现实角度,以正在疾步行走的男子形象作为视觉符号指涉人类群体,我希望有一个普世的价值观在背后支撑着社会或个人,让处于迷失的状态下的他们可以勇往直前。
马路:德国新表现主义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兴起的,对我的影响很大。我的创作深受德国表现主义的影响,在借鉴表现主义、抽象绘画的同时,也吸收了中国艺术的“写意”传统,用油画来表现画中的意境。
张方白:抽象表现主义是美国的现代艺术运动,它结合了抽象和表现主义这两种艺术流派的主要特征,强调艺术中的自我表现和形式纯粹性。“中国表现”是20世纪以来德国表现、美国抽象表现、德国新表现的继续与拓展,也有抽象艺术和表现艺术的特征,它既洽接西方艺术精华又吸取中国传统艺术元素,从而将中国传统美学资源转换为当代艺术。“中国表现”有着很强烈的中国符号,如中国审美里的笔墨、韵味、气息以及禅意。“中国表现”是20世纪以来中国文化的一次重新出发,是中国当代艺术的一个时代象征。
尹朝阳:在我看来,没有必要刻意去区分表现主义、抽象艺术这些西方的概念,当你生活在中国这个大环境中时,你的创作自然就与这个地方有关了,这是藏不住的。从创作过程来看,西方的表现主义就是直接把情绪宣泄掉,而“中国表现”要有一个“蓄”过程,然后再抒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