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学术 > 2024甲辰龙年——著名书画家张春青元旦特刊(组图)

2024甲辰龙年——著名书画家张春青元旦特刊(组图)

2023-12-14 11:03 文章来源:人民美术网  作者:林安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艺术简历】

张春青,毕业于山东建筑大学,文化部评定的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画家联谊会会员、中国香港美术家协会副主席、CCTV艺术传承人、山东省企业家摄影协会副会长等。

自幼酷爱书法,师从书法博士张颖昌先生。着重研习赵体、苏体三十余年。

潜心研习古人、古意、古法,并在此基础上加以自己的心得体会,自成一体。对书法形式构成有独到的研究和见解。书法风格宽博大气,严谨优雅,受到广泛的赞誉。早年拜美术教授郑震为师,深得真传,对徐渭、八大山人、刘奎龄等作品,临摹十年,才倾心创作。美术作品既有高古风范,也追求现代美感,作品魅力四射,深受国内外藏家喜爱。

为而不争

——书画家张春青的笔墨情怀

林安

老子在道德经里有一句名言: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用于张春青身上,确实有其风范。张春青中国文化部评定的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画家联谊会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会员,香港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等。其书其画都有不同凡响的造谐,但却低调淡定,自藏蒿篷,世人并不知晓。在当今利欲横流的时代,不失为君子坦荡荡的风采。张先生身型粗犷,气宇轩昂,憨厚中透露着聪慧,朴实中彰显着文雅。一个典型的山东汉子。

每每提起书画,张春青容光焕发,对历史上有名有姓的著名书画家如数家珍,对他们的书画特色评品中肯,独到的见解令人耳目一新。张春青5岁学书,9岁学画,虽先后毕业于山东建筑大学、党校、商学院,专业似乎与绘画无关,但书画一直都是其最大的爱好并常年陪伴左右,成为修身养性的功课。

张春青学书法从隶书、篆书入手,反复临摹研习《曹全碑》、《史晨碑》和《吴昌硕临石鼓文》,使书写时手、眼、身、心得到了稳定。继而临摹唐楷,临摹文征明的《赤壁赋》,所以,张春青的书法笔法、结构、型体讲究严格,非泛泛者可以为之。注重传统,理念先行是张春青对书法的认识,传统不是一句空话,否则理念先行就成了空中楼阁。

传统是前辈们的聪明才智留下的轨迹,以及其独特的造型能力的具体体现,这些精粹先贤们也难免有顾此失彼的时候,所以书法家必须有去粗取精的能力,以达到更上一层楼的境界。孙晓云在《书法有法》一书中对书法要义详细诠释,对书法家来说可以受到很多的启廸。

张春青认为:如何突破自我,首先要博览群书,博览群帖。从量变到质变,深化自我书法理念。要做散向思维,逆向思考等等,以自己现有的学识、书写能力,做一些创造性的尝试和努力。张春青始终坚持厚积薄发,不仅在临帖上加大力度,加快速度,而且博采众长,加强对文、史、哲的研究,反复通读孙过庭的《书谱》,对于书学理论有了更进一步的透彻了解。

张春青认为:要做一个优秀的书法家,首先要做一个思想家,杂家。书法艺术所涉及的学科很多,儒释道都有企及,对于书法家来说,必须不断的修正自我,在学识上、气度上与众不同,与时俱进,书法艺术是抽象艺术中的抽象艺术,其博大精深正是其魅力所在,一条线贯穿了整个中华文明的文明史,其艺术形式是任何一门艺术所不能媲美的。

张春青的画笔简意浓,笔简韵长。他特别推崇宋代的文人画家们对简约的追求。“多求简易而取清逸”,正是张春青绘画作品的核心。简单地说,他是先做加法,再做减法。把能省略的尽量省略掉,留下的寥寥数笔,足以抵得过满纸笔墨,甚至比满纸笔墨的容量更大,因为有许多含义尽在不言中、尽在画面外。

张春青的画无论山水、花鸟、人物等,都十分注重笔墨情趣,脱略形似,强调神韵,非常重视美学、文学、哲学的修养和画中意境的艺术性。老子提出“大巧若拙”,是追求拙境的理论核心。书画创作固然需要技巧,但过分强调技巧,或者说技巧的痕迹过露,反而小家子气,给人以拙劣之感。如果率性而为,不讲技巧,或者将技巧的痕迹减到最小程度,看似稚拙,却反而有一种天真质朴之美。人们赞扬张春青的画以笔墨胜。

历代大家,无不以用笔用墨定品。所以张春青依此断定,中国画全在笔墨,舍笔墨无由参悟。细品北宋四家、元四家、明四家、清六家,清四僧之作,其画无不是中国画用笔用墨之典范。所以张春青的绘画,在确定意境的前提下,笔墨是其主要的抓手。笔墨之道,用笔是关键。张彦远说:“夫象物须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

张春青绘画之用笔是围绕着绘画的表现主题而驰骋纵横的。细审其画,他的用笔以中锋确立画面的骨架和主要物象的轮廓。使其在画面构成筋骨,在画中起到栋梁作用。然后逆锋、散锋、偏锋为辅,围绕中锋所界定的框架,因势而发,组成画面的阴阳和疏密。如果说他的中锋的使用是非常洒脱的话,那么,他的逆锋、散锋、偏锋的使用则是一种审视后的放松,情之所至,恣意而为。细微之处,严谨精致。

在对画面许多物象的表现上,比如屋宇和云水以及大面积的虛处,他用恰当的笔墨将要凸显的物象表现的精美而又生机勃勃,使其在画面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一放一收,相映成趣,从而使画面更加亲切感人。在结构充满骨力的同时,对墨色的使用叉是他绘画的一大显著特色。墨色是绘画格调高低的标杆。墨色明亮温润,最不易得。古人认为:人品不高,用墨无法。张春青绘画,墨色清雅明亮,沉静厚实。此充分说明张春青笔墨技巧的高明之处。

用墨讲究的同时,张春青对“意”也是非常重视的。所以大写意”是一种“观念”,是经过思维、思想过程而沉淀的,在中国艺术的范畴中具有普遍的意义。“象”和“形”观念是不同的,它是一种表现性的客观,一种表现“意”、传达“意”的客观。他认为“意”就是一种情意、一种意思、一种思想、一种想法。绘画中的“写意”是通过“象”来表达的。所谓“立象以尽意”。“象”与西洋人讲的“形”不一样,他们讲“形”,中国人讲“象”,但在中国“象”、“形”都有。“大象无形”,“象”指的是“大象”。大象是无形的。

中国人的“象”是超越西洋人的“形”的。“形”是可看的,“象”是超越这个可看的自然,而最后造出来的“形”,不是自然的“形”,不是看到的“形”,而是感觉感受形成“象”,经过加工后的“形”。这种“形”已经上升为一种“象”,就叫“大象无形”。无形并非没有形,无形非常形、无形无常形、无形无自然形。不是自然形、不是常形、不是经常看见的形。这种“形”是表达“象”的形,它是中国特色的艺术造型观。“大象无形”是中国特点,是思想的结晶,是一种哲学的境界。

画中,随着表现物象的变化,他的情感也在不断的变化,有时,他豪情万丈,他把情感倾注在那巍峨的群山之中,五彩缤纷的花鸟画中,高山仰止的人物画中。在造型上中和纯正,以寄托自己情怀和胸襟。有时,他的情感刚毅,这时,他把情感倾注在劲竹之上,使之在造型上有君子的磊落昂扬,以此表达自己的刚直的操守,有时,他的情感深思沉着,这时,他把情感倾注在那低矮的老屋、崎岖的山路之上,在造型上使之有饱经沧桑、见证历史之感,从而表达自己怀古的情结,有时,他的情感细腻缠绵,这时,他把情感倾注在那潺湲的溪水之中和停泊的小舟之上,在造型上使之潇洒娴雅,以抒自己淡薄名利的情怀。张春青的画中,处处折射出不尚张扬的情操,又表现出妙趣横生的水墨情趣。

中国画无疑是一种用笔墨语言诠释文化的无声方式。透过诠释者的笔墨图式,可以直观地解读画家的胸襟、品位和追求。张春青的绘画也无疑是自己对中国画笔墨的一种诠释。他把从生活中得到的感悟,提炼成文化的元素,又把文化的元素,融合到绘画之中,再用绘画的笔墨语言使文化元素形象化,这实在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创造。他的绘画,正因为有了对文化的诠释,才具有永久鲜活的生命力。

张春青的创作风格始终坚持“言有尽而意无穷。”无穷之意达之以有尽之言,所以他的作品有许多意,尽在不言中。概括地说,他的作品之所以美,不是只美在已表现的一部分,尤其是美在未表现而含蓄无穷的大部分,这就是无言之美,也就是大美无言!张春青的创作风格始终坚持“言有尽而意无穷。”无穷之意达之以有尽之言,所以他的作品有许多意,尽在不言中。

概括地说,他的作品之所以美,不是只美在已表现的一部分,尤其是美在未表现而含蓄无穷的大部分,这就是无言之美,也就是大美无言!经过几十年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努力和不断的提高,张春青的画在一定的范围内有了名气,越来越被社会认可。尤其是他画的竹子丰神俊逸,他画的荷花丰富多姿,他画的牡丹丰润华丽,深受人们喜爱,被人们亲切的称为“张三丯”,正成为难得的收藏品和艺术品。


责任编辑:娜兰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