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要闻 > 宋庄画家村旧模式穷途末路的必然!中国美术复兴小镇建设构想(组图)

宋庄画家村旧模式穷途末路的必然!中国美术复兴小镇建设构想(组图)

2023-12-17 11:42 文章来源:人民周刊  作者:李树森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人民日报社《人民周刊》特开设“金台谈艺”栏目。该栏目选择美术领域切入,努力以习近平总书记“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等重要论述精神为遵循,从课题研究的视角,精心甄选,通过系列文章的发表,助力于推动新时代美术理论、评判标准的建设和中国画转型新的艺术形态的建构,从而在提升文化自信、推动靠作品说话铸就新时代美术“高峰”等方面做一些探索与推动工作。

本栏目下设“美术之道”专栏和“走向高峰”专栏。“美术之道”专栏,将以美术理论家的学术角度探讨中国美术复兴的路径和理论构建。“走向高峰”专栏,将主要发表课题研究文章和艺术家的艺术思考、创作心得、艺术评论和作品欣赏等内容。

    

简谈“中国美术复兴小镇”特殊功能艺术区建设构想


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局导致世界秩序重构,也必然包含文化秩序的重构。中华文化复兴问题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关系到我国和中华文化在新秩序中的地位与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高瞻远瞩,深谋远虑,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了战略部署,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政策新举措不断推出,成为做好文艺工作的根本遵循,我国文化建设在举旗定向、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这里不妨列举几条重要事项: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中华文化艺术复兴指明了方向,吹响了号角;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强调以国家战略高度,支持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实现文化强国,文化强国包含着中华文化的复兴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兴盛;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时任文化和旅游部部长的胡和平就此撰文发表在《人民日报》,提出“加快培育一批品牌文化产业园区,提升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水平”;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再次标定目标,明确任务,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有感于此,本文结合10多年的相关课题研究、思考与实践探索,提出通过建设“中国美术复兴小镇”特殊功能艺术区,助推中国美术复兴与打造引领性品牌文化产业园区的构想,权作抛砖引玉。

如果“中国美术复兴小镇”打造成功,其经验或可用于扩展建设“中国文艺复兴小镇”特殊功能艺术区,以全面助推中华文化艺术复兴。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在理论基础、思想架构和发展模式等方面,正是绘就此蓝图的指导思想。

中华文化复兴需要功能艺术区

功能艺术区落点于北京的意义


自14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开始,尤其肇始于18世纪的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飞跃发展,科技进步突飞猛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西方逐渐建立起以工业和信息为主的强大的现代文明和现代社会,也形成了与之相匹配的文化体系,东西方对比之下可视其为西方的“强势”文化。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西强东弱的世界格局转变,让当时还处于农耕文明下的中华民族经历了百余年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苦难历程,经过无数先烈的不懈探索与顽强奋斗,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才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又走到了“强起来”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在这个过程中,农耕文明下保持了数千年“强势”文化地位的中华文化与西方现代“强势”文化发生了激烈碰撞,使中华文化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甚至不得不让我们将建设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文化的复兴上升为国家战略。

可喜的是,经过不懈努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国现代社会雏形已现,与之相适应的强大的新的中华文化体系在新时代加速建构,推动建构的一系列历史性举措正在展开。

现实中,对中华文化的复兴问题,不屈不挠的中华儿女已经探索、孕育了百余年,在中西方文化艺术历史空前的碰撞、交流、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各种文艺思潮不断涌现、迸发,但也纷繁芜杂,让民众感到混乱、迷茫,这需要通过梳理、总结,实现明辨是非、扶正抑邪、守正创新的健康发展。而如何梳理、如何总结至关重要。

以中华文化为本根和主导的文化发展与文化产业繁荣兴盛是促进中华文化复兴的重要保障。就美术发展而言,可以通过建设特殊功能艺术区作为突破口、试验田,确保以中华文化为主体,用取得真正的高端学术成就的艺术作品搭起民族艺术舞台的“四梁八柱”,一方面反映发展成果、总结探索经验、弘扬开拓精神,另一方面传达国家审美主张,彰显政府艺术态度,提升正确健康的民族审美意识,助推本民族审美权的建构。这无疑会对提升文化自信,凝聚共识,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实现文化强国具有现实意义。

以史为鉴,欧洲的文艺复兴是从一方小城开始的,在欧洲经历了千年“黑暗的中世纪”后,意大利佛罗伦萨美第奇家族以其独特眼光发现、挖掘、推崇起了一批艺术家,为开启欧洲文艺复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个家族被后人赞誉为“文艺复兴教父”载入史册。在数千年一遇的中华民族传统文明向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转型、中国社会由几千年的农业耕作为主向以工业和信息为主的现代社会转型、中华传统文化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构起新的中华民族主体文化的历史关口,这对我们也有启发意义。

实质上,这里提出的功能艺术区就是拟打造一个中华文化复兴的促发点、引领区,其地点选择在北京能够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

既然把北京定位为全国文化中心,自然不会限于作为传统文化的保存之地。而充分发挥国之首都和人文荟萃的优势,以实际作为为中国的文艺复兴和文化产业健康发展作出引领性贡献,无疑是时代赋予北京的使命与责任,也是各界有识之士正在努力的方向。

在艺术区方面,北京有个蜚声海内外的“宋庄画家村”。近几年,宋庄已打破原有发展模式,正在按新的规划打造具有国际影响的“宋庄艺术创意小镇”。建设一个对推动中华文化复兴具有重要意义的“中国美术复兴小镇”,宋庄无疑已经具备了部分基础。

图片

宋庄画家村一角 李树森摄

功能艺术区助推构建新的美术发展生态

从哲学高度和大历史视野掌控民族审美权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至今仍没有能够与现代中国世界地位相匹配的文化影响力,甚至在国外,中国现当代文化的存在感都很低。究其原因,非常复杂。

在一定历史时期,因审美水平差异和总体审美水平较低,对美术作品评价常常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审美标准极其混乱。这给了很多人迷惑大众、浑水摸鱼的机会,甚至给了一些人颠倒审美取向,弱化或颠覆民族审美权的空子。而要认清真相,需要洞穿现实迷雾,站在中国哲学高度和中华文明转型、社会转型的大历史视野上,思考美术发展问题,辨别艺术发展规律,判断艺术价值,甚至可以上升到审美权争夺问题上。虽然民族审美的建设体现在点点滴滴,但主导性审美观的正确与否至关重要,也直接关系到能否掌控民族审美权。

进一步具体到当下来看,以推升书画作品市场价格和包装炒作为主形成的一批知名艺术家并不一定都能代表中国美术真实发展成就与高度,因为有些畸高市场价格是被资本操控或人为运作形成的,与艺术价值严重背离,其作品方向与艺术发展规律大相径庭,尤其一些西方资本炒高的一批画家带有基于西方意识形态的鲜明特征,而真实的水平与高度需要用中国哲学思想思考与判断。就在前些年中国书画市场空前活跃、书画作品价格飞涨、“大师”满天飞的炽热市场环境下,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中却清醒地强调“有‘高原’缺‘高峰’”“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用简单的商业标准取代艺术标准”“低俗作品大行其道,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现象”。这警醒了无数的投资人和收藏者,大家开始理性思考、研究什么才是真正具有投资或收藏价值的艺术品,大众整体审美水平得到了提升。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美术界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通过正确引导构建中国美术健康发展新的生态,需要建立基于中国哲学的评判标准,并由此孕育、挖掘出体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展成果,代表新时代真实发展成就的艺术大师,推动建构起以中华文化为主体的审美观,再以我们的大师与作品发出现代中国文化的恢宏声音,广泛影响世界,夺回审美权。

当然,按着中国人的俗成习惯,大师是需要后人评定的,在本文中只是借用“大师”二字来说明一些问题,对此不再赘述。

经过10多年的相关课题研究,认识到自改革开放以来,具备中国画转型出大师的历史性条件,美术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并不缺乏真正的艺术大家,而缺乏的是发现的眼光与健康的环境,真正的艺术大家被社会、市场认知和重视的环境有待转变。这与特定历史阶段大众整体鉴赏水平有待提高、市场经济冲击、中西方文化艺术历史空前的碰撞、部分海内外资本的不良价值观与目的取向等形成的话语权错位,甚至劣币驱逐良币现象,造就的浮躁、混乱与混沌的美术领域实际状况有直接关系。2017年,曾尝试用课题的理念与评判标准甄选艺术家,举办了首届“中国画强元课题10人学术提名展”,画家入展只看作品,在美术界引起强烈震撼,证明了课题研究成果进一步得到业界认可。

当代中国需要有一批大师艺术家,用具有大抱负、大视野与大思考的时代巨作在世界艺术舞台上占据重要位置,民族审美权也需要我们用杰出的作品撑起来。

以上认识与思考,正是我们提出建设“中国美术复兴小镇”特殊功能艺术区构想的起因。辟出一块净土,以作品水平为标准集中起真正的艺术大家,一方面,安放下中华民族纯粹的艺术、精神和灵魂;另一方面,以国家力量示范性地引导好方向,助推改造或重建中国美术发展生态。

文化名人与文化才是魂

需要中国画大家的聚集


唐朝刘禹锡作《陋室铭》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1931年,梅贻琦在出任清华大学校长就职演讲中提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名人之于名地关系的道理可谓透彻,也给我们今天打造文化名镇以启示。

考察世界上著名文化胜地的形成史,大都是先有著名文化人,才成就著名文化胜地。意大利佛罗伦萨因汇聚了一群为欧洲文艺复兴作出贡献的艺术家而名震世界,成为世界艺术之都、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祥地和举世闻名的文化旅游胜地;陈向宏把“糟老头”木心从纽约请回破败的故乡小镇,为乌镇成为一年数十亿旅游收入的世界文化名镇起到了重要作用。文化名人与文化永远是文化名镇的魂,也是核心竞争力。

面对当前中华文化复兴之国家重任,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两创”方针引导下,有太多新的文艺天地需要开拓。就美术而言,我们急需一批世界级的中国画大师与重要作品,一方面在国内引领中国美术的复兴;另一方面,在国际上作为中华文化复兴的部分象征和文化符号影响世界,在世界艺术舞台上占据一定位置。

中国画大师将在实现中国美术复兴中起到关键作用,这主要是由中国画的特质决定的。中国画是中国美术最具代表性的部分,在遵循艺术发展规律的情况下,以中国哲学为根基,通过继承、开拓与重构,转型建构起符合中华现代文明内涵、现代社会审美,既有民族性也更具世界性的中国画新的艺术形态,就是中国美术的复兴。

当然,“中国美术复兴小镇”建设不限于中国画一科,但必须有一批这样的中国画“大师”占据主导。是否是大师只能靠作品说话,是需要拿美术史标准来衡量的。

显然,原有发展模式下的宋庄画家村要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著名艺术区,也有同样的需要。

应该肯定的是,在宋庄确有一批艺术的孜孜以求者,他们热爱艺术、热爱生活,具有为艺术献身的精神,大部分人虽异常艰辛,但仍然坚持,尤其自2010年起,在宋庄从事国画艺术的人逐渐多了起来,以后愈发明显。

宋庄曾被评价为“中国当代艺术的中心”,一方面体现为部分艺术人士对西方现当代艺术的抄袭和模仿,以及对西方现代性的迷失与崇拜;另一方面,也不乏对本土艺术现代性的诉求和有益探索,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付出了努力。

这里曾出过一批画油画的艺术名家,他们被世界著名藏家所重视,在世界上获得过一些大奖,画作价格很高。可是,油画非中国本土艺术,在中国发展不过百余年,靠他们复兴中华文化艺术或者代表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在世界艺术舞台上占据位置显然不妥当。

改革开放后曾经有一段时期,在中国画油画或搞一些西式当代艺术,尤其运用“政治符号”间接、隐喻甚至直接的方式来表现,容易获得西方某些特殊机构和资金的青睐、推崇,这使得当时很多人对画油画趋之若鹜,在高校招生方面其风头曾一度胜过国画。这里有个问题,文艺反映国民精神,国民精神决定文艺的风貌,这种现象过盛容易造成一部分人的艺术思想、民族艺术认知、国民精神及艺术市场发生扭曲,结果会压抑我们民族艺术的繁荣发展,不利于本民族文化艺术的复兴。

对于油画在中国的发展,如果像西方人一样画油画,那是中国人画西方画,这是第一阶段,也是最初级的阶段;如果简单地以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思想与精神画油画,那是中国人在改造西方油画,不中不西,很难成熟;第三阶段,借鉴油画特点,化油画为民族艺术,那就是为拓宽中国美术的领域作出了开创性贡献。第三个阶段才能出中国的油画大师。

环境层次常决定发展前景

需要打造出高端学术氛围

义乌以小商品批发闻名世界,但小商品也成了义乌的局限。美国圣塔克拉拉谷定位于高端科技,云集高科技企业,成就了世界著名的高科技产业区——硅谷。不同层次的定位,常有不同的发展结果。

“中国美术复兴小镇”,是放在促进中华文化复兴和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重要文化地标这个层次上来对标与定位的。

以前的宋庄画家村有大量书画家聚集,这是优势,但需要思考的是:这里面有多少艺术大家?现在的宋庄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硅谷”,该如何规划与发展?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经济和文化都崛起。经济是物质,是基础;文化是精神,是灵魂,二者缺一不可。经过40余年的改革开放,经济成就足以支撑民族文化复兴了,可以说现在正值中华文化艺术复兴的关键时期。

美术复兴曾成为欧洲文艺复兴之先驱与重要组成部分,为西方现代文明的创建作出了贡献。

借鉴历史,能否通过推动中国美术的复兴,起到促进中华文化各领域复兴的示范性作用?这是一个大课题,我们在探索这种可能性。

美术史主要是由取得高端学术成就的艺术家开创的,国家和社会重视这类艺术家是实现美术复兴的关键,在实现中华文化艺术复兴的国家战略之下尤为重要。在他们未得到应有重视的现实情况下,功能艺术区若能为补齐急需的这块学术短板作出突出贡献,必将声名鹊起。

在功能艺术区打造出旗帜鲜明的高端学术氛围,成为美术界广为人知的学术聚集高地,这也有利于美术界形成重视学术的健康环境。

在“中国美术复兴小镇”,可通过国家力量的引导而具备这样的学术氛围,成为学术重镇,汇聚产生一批对中国美术复兴具有重要贡献的艺术大家。而一旦这种导向、资源、环境、思想、艺术大家、资金汇成合力,形成发展的主导性生态系统,会不会诞生堪比“佛罗伦萨”的中国的文艺复兴胜地?

良性的经济循环是源头活水

需要强大的文化产业链支撑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美国文化与娱乐产业产值60016亿美元,占年度GDP比重31%;同年,中国文娱产业产值约5484亿美元,占年度GDP的4.18%。中华文明绵延超过五千年而不间断,中华文化超过五千年而一脉相承,这两方面均为世界唯一。对我国而言,文化资源丰厚至极,未来文化产业发展潜力与空间可谓巨大。据国际社会发展经验,当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时,文化消费会井喷;达到8000美元时,文化消费会进入一个大发展时期。2019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达到1万美元,毫无疑问,我们正处于文化产业大有可为的历史性时期。

“中国美术复兴小镇”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既要有“阳春白雪”,还要有“下里巴人”。如果说精英艺术是“阳春白雪”,可以成就世界级的文化内涵与品牌,是定海神针;那么“下里巴人”主要是大众通俗艺术和文创产业,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百姓精神文化需求快速增长必将形成的体量巨大的文化消费市场。这个小镇需要一批世界著名文创公司和特色文化产品,形成有效集聚的强大的文化产业链,支撑起艺术区经济的良性循环。

青州是山东省一个仅有百万常住人口的县级市,却曾发展成了全国书画集散地;深圳曾是历史文化积淀有限的渔村,位于深圳的大芬村被誉为“中国油画第一村”,其对油画作品的模仿复制形成了产业,产品销往全世界,成为中国最大的商品油画生产和交易基地之一。相比之下,位于千年古都北京的宋庄画家村条件可谓得天独厚,应该说在市场引领效应和产业等方面发展空间与潜力巨大。

立得住的主体才是强大的

需要建立正确的引领主体

当有人提到原有发展模式的宋庄画家村时,你能想到它的发展主体是什么吗?

很多人认为画家大量聚集已经形成主体,据说最高峰时期在那里生活的书画家过万人,也有人说有两三万人。作为艺术区,艺术家多是必要的。

世界著名艺术小镇的内涵与形成史证明,要成为主体,必须有在业界立得住、叫得响、拿得出、打得赢、行得远的东西。佛罗伦萨如果没有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文艺复兴“美术三杰”等一批影响了欧洲文艺复兴进程的艺术大师,何以成为举世闻名的“‘文艺复兴’摇篮”?

“中国美术复兴小镇”,通过中国画大家云集,引入文化名人;以文化名人为主,形成强大的精神、灵魂与高端品牌;再加上书画市场和文创产业的繁荣兴盛,产生强大的经济效应。三者相辅相成,形成综合性的主体,自然就具备了一定的可持续发展的要件。

复兴中华文化艺术已成主流

宋庄“鼓噪”的价值与烦恼

改革开放以来,国门大开,东西方文明、中西方文化艺术经历了历史空前的碰撞、交流与融合。的确,在一段时期内,强势的西方文化艺术在中国占据了重要地位,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本民族文化自觉意识的增强,推动中华文化复兴逐渐成了共识。尤其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部署与推进下,文化建设成就巨大,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强调和复兴本民族文化艺术已经成为主流。

当然,没有思想的活跃就难有艺术的创新探索,理想中的艺术发展应该是开放的、多元的、自由的、彰显个性的,总之艺术是需要包容的,应该说这也是艺术思想和艺术形式充分表现、充分碰撞、深度交流,实现创新发展的必要条件。而现实证明,好作品常常还要讲内涵、讲风格、讲民族性,甚至也是讲世界性的。不可否认的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开明、开放的政策为艺术家提供了极其自由、宽松的环境,这是中西方文化艺术、古今文化艺术充分学习、借鉴、交流、碰撞的必要,也是解构与建构的必要。对于中国画而言,正处于自元明清以来七八百年的传统文人画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型建构的阶段,这样的过程尤显重要。总之,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艺术都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与借鉴的。

然而,当历史发展到了以本民族主体文化艺术建构为主的阶段,对本民族文化艺术大力扶持也就是必然的了。不同民族主要以文化区分,毕竟像中国这样有着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传统和深厚民族文化底蕴的世界大国,文化话语权、审美权的掌控或旁落是关乎民族存亡的大事。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本就是增强综合国力和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所需。

位于北京东部通州区的宋庄,与河北省燕郊交界,曾是个偏僻贫瘠的地方,因租用或“购买”农房极为便宜,一些画家1994年开始搬迁于此,逐渐聚集发展起来,后因国际著名藏家、国外特殊艺术资金和一些国内资本捧起一批当代艺术家而名声大噪,引得全国怀揣艺术家梦想,尤其希望一夜成名暴富者蜂拥而至,加上个别重要艺术家和一批艺术机构的入驻,逐渐成就了宋庄画家村的盛名。应该说,能有如此的知名度和发展面貌已属不易,这与当地政府和领导的开明与支持也是分不开的。然而,时过境迁,今天的宋庄走到了需要抉择的十字路口。盛名之下,取舍与转换赛道的过程是艰难而痛苦的,但这或许正是顺应时代获得更大发展空间的重要机遇。

很多人说,北京城市副中心落址通州区,与宋庄画家村近在咫尺,所以要拆迁整顿,而我认为这不过是加快了调整转变的步伐。近几年,政府在变得寸土寸金的宋庄大力度规划、大力度投资,如果措施得当,避免产生有悖于艺术发展规律和市场规律的管控,则对于宋庄来说将会如虎添翼,迎来升级发展的机遇,有助于成就其名副其实的国际著名艺术区之美誉。

其实,这样的功能艺术区在北京落地有很多可选之处,比如通州区的永乐店镇就是其一。规划中的永乐店新市镇远离北京城市副中心又急需产业引领,是否可以将永乐店开发区部分规划成“中国美术复兴小镇”?这样的小镇呼应了新时代的需要,站位高,特色鲜明,可以为新市镇赋予文化艺术之魂。如果取得成功,此经验可以推广引入更多文化领域和产业项目,充分借力北京市文化产业支持政策和国家相关政策,争取发展成“中国文艺复兴小镇”和中国最大文创产业基地,成为中国文艺复兴的促发之地,最终成就世界著名艺术重镇、旅游重镇。永乐店镇位于环渤海经济圈之京津冀交界处,特殊的区位优势和资源整合优势明显,虽已做了“新市镇”重大规划,但还属于待开发的处女地,应该说绘制一幅文艺蓝图可发挥的空间优势比较突出。

新时代美术高峰只能靠作品来铸就

“文化思想”指导建设功能艺术区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借鲁迅之语,强调“要改造国人的精神世界,首推文艺”。明确提出“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可见复兴中华文化艺术的重要性。

2021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提出:“新时代需要文艺大师,也完全能够造就文艺大师!新时代需要文艺高峰,也完全能够铸就文艺高峰!”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曾强调,“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努力造就一批有影响的各领域文艺领军人物”,可以体会到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丰富内涵、深邃思想和博大精深。靠作品说话是对艺术最大的尊重与负责,新时代的文艺高峰只能通过一批靠作品说话的文艺大师来铸就,这也正是实现中国的文艺复兴的光明正道。

习近平文化思想,立意高远,是开启中国的文艺复兴时代的指导思想,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和长久的研究价值。如果我们用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打造一块美术复兴试验田,或许这会成为中国文艺复兴的一把火炬,成为新时代复兴中华文化艺术的一个引爆点或促发点。

不妨畅想一下,在中国美术复兴小镇这块试验田里,尊重、遵循艺术发展规律,以纯粹的学术标准聚集一批靠作品说话的艺术大家,以他们的原创力作品和艺术思想明晰出新时代美术历史,彰显出新时代中国美术的“高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和塑造新时代民族精神作出贡献;没有权争,打破桎梏,一切用作品说话,成为呈现当代中国美术最高发展成就之地;美术馆云集,见证时代的荣光,成为中国作为世界强国的世界著名文化胜地,在未来成为见证中华文化艺术复兴的历史遗迹;国画大家耸立如巨山,成为主导鲜明、多元共生、互相借鉴、充分交流、自由碰撞之地,成为海内外艺术追梦人的天堂和精神家园;健康活跃、思想激荡、创意际会,成为美育教育、创意产业重要思想来源之地,成为彰显民族文创产业强大发展和产品集散之地;学术展览不断,成为国内外艺术大师作品展览展示之地和艺术思想碰撞、交流、汇聚之地;游者如云,成为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和新时代文化艺术精神、思想传播之地;示范效应显现,成为建构中华文化各个领域“强元”之参考,为在世界多元文化中建构中华文化之“强元”作出贡献,成为中国新时代文艺复兴的先驱胜地……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里讲到,“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在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中,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琪罗、蒙田、塞万提斯、莎士比亚等文艺巨人,发出了新时代的啼声,开启了人们的心灵。”恩格斯曾这样描述欧洲文艺复兴,说其“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现在,正值建设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历史性时期,我们也急需一批新时代文艺巨人来扛鼎和引领中国的文艺复兴大业。对此,我们要思考,应该为这个时代提供怎样的有利于造就大师的环境?如何找寻出真正的大师?如何让文艺大师起到铸就文艺高峰的作用?不妨就从打造这样一方艺术小镇开始吧!

通过美术复兴小镇建设可以部分总结当代中国美术发展成就,但总结不是终极目标,更好地引领、开启未来才是其历史使命。我们更希望能有助于为中华文脉的健康赓续与开创中华文化艺术新的辉煌打开无限空间。


延伸阅读

中国画强元课题,始研于2008年,2011年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平台正式推出。该课题顺应时代召唤,深刻领会中央有关文化艺术发展精神,站在中国文艺复兴的高度上,以“正本清源,推动中国美术复兴”为宗旨,努力推动中国画成为世界美术“多元”中的“强元”,“元”也是根本,强元就是在强根固本,课题之名也由此得来。多年来,陆续发表了数万字课题研究文章,对中华文化复兴,尤其美术复兴提出了新的理念与路径,在美术界有着良好影响。2017年,举办的“中国画强元课题10人学术提名展”,尽可能地从纯粹学术的角度,用课题努力探寻建立的当代艺术大家新的评判标准从全国甄选出一批画家,以其中的10位做了首届展出。展览反响热烈,很好地佐证了课题理念,业界对此展多以“震撼”评价。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2022年3月《人民周刊》设立新时代美术高峰课题、中国画“两创”课题,并成立课题组。新课题延用了“中国画强元课题”的理念,确立宗旨与目标为“贯彻‘两创’精神,铸就美术高峰”。新时代美术高峰课题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时代需要文艺高峰,也完全能够铸就文艺高峰!”和“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重要论述,主要研究探索在美术领域如何靠作品说话铸就美术高峰;中国画“两创”课题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两创”论述,主要研究探索中国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如何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023年,因工作需要,增设了中国书法“两创”课题。

图片

李树森,1998年始到人民日报海外版工作,曾任书画艺术部负责人,中国画强元课题组负责人。强元文化理论提出者,中国画强元课题创始人,策展人。现为人民日报《人民周刊》美术复兴事业部负责人,新时代美术高峰课题组、中国画”两创“课题组执行负责人。

已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文化报》《中国社会科学报》发表书画家采访、评论、课题研究等署名文章超过25万字,主持开展了超过10年的中国画强元课题已成为推动中国美术复兴的一支独特力量,策展的《中国画强元课题10人学术提名展》被誉为一次重要文化事件,提出的中华文化复兴理念曾引起中央最高层关注。
新课题宗旨:贯彻”两创“精神,铸就美术高峰。


责任编辑:娜兰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