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影响最大的艺术品|
赵媛媛
纵观很多吴冠中的作品和文章,不管是“我负丹青”还是“丹青负我”,终其一生,他都是一个“文艺青年”。也许是从电机科转入杭州艺专开始,也许是从青年时期追随鲁迅开始,也许是从放弃法国的梦想坚持回国发展开始,这些独具时代背景的选择都是吴老创作的根基。如果说对我影响最深的则莫过于吴老对自然的尊重,对中西方绘画融合的运用。
第一次看到《双燕》时,尽管当时还不知道吴冠中是鲁迅的追随者,但似乎可以看到鲁迅的影子,那种黑白灰的江南主调,大量的留白,以及带有突破性的平面分割和几何形的组合,都能感受到吴老对早期立体派的探索。类似这种风格的江南民居我虽常见,但是画面中勾勒出迷人的形式美,让我独醉,同时也感叹:这是怎样独立的风骨!
这一切的想法产生于美院大一刚刚接触人体写生时,我知道这对我探索艺术之路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除了每周的课程外,周末还会自费雇人体模特去老师的工作室继续画画,我记得当时还有幸请到了院里最好的模特,曾在很多大师的作品中出现过。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的肤色很均匀,非常适合画色彩,而且特别有专业精神,我画了几张速写和一张色彩,这应该是我画过的所有人体中最好的几张,(后来因为不画了,所以它自然就变成了最好的)。当时真的是非常痴迷于自己的艺术梦想,所以直到现在我都特别理解沉淀在自己梦想中的人们,那是一种很孤独,很安静的感觉,就像我看到《双燕》时也能感受到吴老的孤独。
随着后来对吴老越来越多的了解,我才知道,他真的堪称为鲁迅的继承者,他曾一次次地前往绍兴,去朝圣他的精神灵魂。如同他自己所言:“ 上世纪60年代起我不断往绍兴跑,绍兴和宜兴非常类似,但比宜兴更入画,离鲁迅更近。”所以说《双燕》是吴老徘徊在文学与绘画之间的代表。我喜欢吴老的作品,更喜欢吴老的文字,看了他的文字似乎才可以读懂他的作品,理解那个时代给他带来的痛苦,刺激和压力。可同时,我也将自己的思想沉浸于那个时代,去理解他的创作,其实是很羡慕吴老他们成长的时代。
很多人喜欢《双燕》有不同的理由,吴老也曾落下文字来给自己一个理由:“黑、白、灰是江南的主调,也是我自己作品银灰主调的基石,我艺术道路的起步。”而对我影响最深的《双燕》则是因为他太美了,又有我喜欢的那种孤独和宁静,这种美感也只能在追忆那个年代时才可以看到。
如今的青年艺术家们虽都穿行在各大艺术城市之间,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去了解国内外的不同艺术风格的作品,但是很少有令读者可以将心灵停留下来与作者一起感受美的作品。多数的展览作品都表达了丑陋、欲望和对社会的批判,不是不可以有,而是我们看到了太多令人眉头紧皱,表情疑惑的作品,对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更是充满了不解和困顿,主要是在嘈杂和喧闹的环境中,我们失去了观赏展览的兴趣。
展览看得多,并不代表你会看展览,由于工作的原因,不得已还要经常参加展览,但是看得越多,我越发现自己不会看展览了。
不过我相信有好的展览,有好的艺术家和策展人,还是可以让我们一饱眼福的,只是当下的艺术环境不得不让人反思,它确实给大家提供了很开放自如的空间,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隐患和弊端。希望,渴求,企盼艺术思潮可以回归一下,至少可以过滤一下。
回归到我在《双燕》中能看到的那种清澈,艺术中的宁静,在对中西方艺术的探索中,在文学与艺术之间的行走中,都让我怀念那个年代纯粹与干净的艺术家们,创作的真正具有美感的艺术作品。直到老了,还依然做一个孤独的文艺青年。
主编推荐 吴冠中作品欣赏
北京·雪1975年作72_45cm吴冠中作
春笋1997年作46X45cm 吴冠中作品
富春江上渔船1963年作 吴冠中作品
海棠2000年作45X48cm吴冠中作品
江南居2000年作45X48cm吴冠中作品
交河故城1981年作106X102 吴冠中作品
拉萨节日1961年作21X36cm 吴冠中作品
崂山海边(二)1975年作46X54cm吴冠中作品
崂山海边(一)1975年作73X86cm吴冠中作品
崂山松石1975年作72X85cm吴冠中作品
漓江新篁1976144×181吴冠中作品
漓江竹林人家197646×61吴冠中作品
乞力马扎罗雪山1975100_180cm吴冠中作品
青岛1975年作46X61cm吴冠中作品
秋瑾故居2002年作70_140cm吴冠中作品
日照华山1983年作140X70cm吴冠中作品
山花197234×26吴冠中作品
双松198867×132水墨吴冠中作品
双燕199469_140cm吴冠中作品
四合院1999年作作品材质:墨彩吴冠中作品
西双版纳村寨1994年作76_61cm吴冠中作品
湘西古城1979年作(1980年钤印)103×103水墨吴冠中作品
新林197839×42水彩 吴冠中作品
鹦鹉天堂1988年作142_30cm吴冠中作品
鱼2005年作35X46cm吴冠中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