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展览 > 30余文史专家聚江苏宜兴“揭秘”珍贵三国石刻(组图)

30余文史专家聚江苏宜兴“揭秘”珍贵三国石刻(组图)

2012-09-10 08:20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30余文史专家聚江苏宜兴“揭秘”珍贵三国石刻

国山碑经1700多年的风雨侵蚀,其碑文大都泯灭,如今仅能看清60余字。文史专家呼吁各界要加强保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山碑”文化论坛8日在江苏宜兴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30余位文史专家学者在论坛上畅谈国山碑的历史文化、书法艺术、地震史料价值,并就“国山碑的保护和利用”等议题研讨,对“江南第一碑”三国东吴国山碑进行系统性“揭秘”。
   国山碑位于宜兴市张渚镇善卷洞景区,是三国时期东吴末帝孙皓所立,国山碑高2.35米,碑围3.3米,四周环刻封禅文辞,距今近1800年的历史,是研究东吴政治、社会领域的重要史料。2001年6月,国山碑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记者了解到,国山碑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仍能看清字迹的封禅碑刻之一,堪称“国宝”。此番参加“揭秘”的专家大都来自国内史学界、书法界、文博界、地震学界,他们从各自专业角度对国山碑进行了解读。

 

国山碑高2.35米,碑围3.3米,四周环刻封禅文辞,距今近1800年的历史,是研究东吴政治、社会领域的重要史料。


   “中国历史上早期帝王封禅活动见于记载的不多,而以石刻形式记录封禅活动的则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国山碑作为封禅碑亦更显弥足珍贵。”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张学峰表示,国山碑是研究三国时期东吴文化的重要史料,其碑文记录和反映了重要的历史事件,即公元276年宜兴发了大地震,孙皓派人到离墨山举行封禅仪式,并改离墨山为国山。撰文记述此次封禅仪式,并立碑纪念。
   今天的论坛上,地震学界的专家也对国山碑提出了专业看法。他们认为,国山碑虽因记载“祥瑞”现象而立,但客观上记载了天玺元年(276年)8月在今江苏宜兴发生的一次地震现象,这是中国江南地区有关地震资料的最早记录,为研究中国古代地震提供了宝贵的科学文献资料,值得地震学术界深入研究和挖掘。
   “国山碑碑文把汉隶章法满格满幅本的特点用于篆书,可谓是一大创造。”华东理工大学副教授张杰撰文称,国山碑碑文清晰地展现了书法用笔由篆入隶,结字由圆变方的整合变通中的演化过程,是汉字演化不可多得的极好标本,对今人进行篆书、篆刻创作仍有很好的启发借鉴意义。
   据悉,国山碑经1700多年的风雨侵蚀,其碑文大都泯灭,如今仅能看清60余字。宜兴当地政府出于对国山碑的保护考虑,已专门邀请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编制《国山碑保护规划》,并对国山碑文化进行了研究和挖掘工作,整理编印了《吴国山碑》、《国山碑考》等史料书籍,以彰显国山碑的文化底蕴。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