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展览 > 北京的胡同与四合院首博开展(组图)

北京的胡同与四合院首博开展(组图)

2012-09-10 08:37 文章来源:天津网-每日新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图片资料 

图片资料

大多数时候的北京像个快进的长镜头,川流不息中有着瞬息万变。这时,那些老街旧巷就显得安静得有些不切实际了,四合院和胡同正如这座城市身上的每一寸肌肤和肌肤间的纹理一样,曾经构建了整个京城的形容。如今,它们却更多地肩负起承载文化回忆的使命。日前,《北京的胡同与四合院》在首都博物馆与观众见面,此次展览的特别之处在于不少参展的展品都来自北京档案馆或者国家图书馆,是首博首次与档案管理系统合作,珍贵的资料以及实物展品使得这场还原文化记忆的展览更为真实。

国子监位于东城区国子监街的中部。国子监的建筑按照传统四合院的三进院落,中轴对称布局的方式建造,其中位于中轴线中心的“辟雍”是皇帝讲学的地方。在科举制度废止之前,国子监行使着最高教育行政机关和最高学府的双重职能。

 

图片资料 

图片资料

北京的胡同中,最熟悉的面孔莫过于“秦叔宝”与“尉迟恭”,他们的木刻版画作为“门神”保卫着四合院的安全。此外这两位也是最为“廉洁”的,虽然为家家站岗,却从来不受香火,不受供奉。

在寻常百姓家很难看到上马石、下马石,因为它是品级的象征,一般的官宦人家才能设置。置于大门的两侧,而且有配套的拴马桩,不少拴马桩还会有图案修饰,还有一种是镶嵌于倒座房外墙的拴马石。

戗檐是门面装饰的重要部分,题材甚为广泛,鹤鹿同春、麒麟卧松、鸳鸯荷花、博古香炉、玉堂富贵、松鼠葡萄。大户人家往往精雕细刻,内容无不蕴含美好的生活寓意。

上面的卖针线的手鼓与下面的香油小锣、郎中唤头,这些用具都会和着吆喝声在旧时的胡同中回荡,坐在家中光听声音就能分辨出是什么生意人来了。

康熙朝时“查氏二才子”中查浦的一首《杂咏》曾这样写过京师的夜景:“棋盘街阔静无坐,百货初收百戏陈。向夜明月真似海,参差宫殿涌金银。”走进被搭成四合院和胡同式样的展厅就忽然有了这样的联想,通过一件件历史原物,感受胡同与院落中鳞次栉比的商铺、会馆、新旧茶馆戏园子、皇家庙宇、市井道观、名人居所甚至花街柳巷,还有墙内寻常的百姓人家以及走街串巷的叫卖声,北京也许有很多名片,但是胡同和四合院可能会是永不过时的一张,展览为我们揭示了不少鲜为人知的掌故。

 

图片资料

图片资料

棋盘的布局中也有“斜街”

自元代开始,街巷有了“胡同”这个名字,随着城市格局的逐渐定型,到了明清两朝,胡同构建的城市肌理发展成熟。元大都的城市设计以及道路设计参照了“九经九纬”、“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理念,在规模上宏伟严整,设施完善。在这次展出的史料中可以看到,胡同呈现出的规整,从建造初期就已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元代规定,大街宽24步,小街宽12步,胡同宽6步。一步为5尺,而元代的一尺约合0.308米,由此可知,当时的胡同宽9.3米,与小街的18.6米和大街的37.2米都有着严格的差异,布局相当规整,而且当时的主要街道都是南北走向,交织东西干道形成五十个居民区,即“坊”。

“北京城是方方正正的坐北朝南……因此也就显得横平竖直四平八稳……到了北平不容易迷途者以此。”这是梁实秋先生对北平街道横平竖直的概述,但是其中也有很多斜街、曲折的胡同,甚至存在着西南走向的胡同,这种现象有明代城市防御的痕迹,以及清代“旗民分治”政策的影响,当然地理环境的因素也存在其中。

内城的斜街形成在元朝时,当时都城内的水系有两个系统,一个是金水河、太液池构成的宫苑用水系统,一个是由高粱河、积水潭、通惠河构成的漕运水系统,因此水系的附近街道胡同走向不能再按照原有的走向格局分布,因而出现了斜街。而外城的斜街则出现在明朝以后,明朝建都北京以后,元中都旧址成为“老城”,新旧城市中心的交流促使了“斜街”的形成,除此之外,北京棋盘状的格局几乎完整如初。

 

锦衣卫的工作地图与“清朝北漂儿”的“游览攻略”

在这次展览中,可以看到不少珍贵的手稿和地图。其中一本典籍,作者记录了明代北京的街巷胡同只有1288条,在书中他详细介绍了当时北京36坊的名称、位置和关于胡同的各种信息,内容翔实。书的作者叫张爵,时任明朝锦衣卫指挥使,想来写这本书也与他“特务”的工作性质有关,这本书成为目前发现最早的对胡同进行介绍和收集的典籍。

在清时,出现了一个叫做朱一新的义乌人,在京工作的时候,他利用业余时间搜集关于胡同和四合院的资料,用了整整十五年的时间走遍了当时北京的大街小巷,完成了他的“北漂儿地理攻略”《京师坊巷志稿》,这次展览就展出了国家图书馆馆藏的这本书的手稿。书中记录了在京师之内有十坊。一方面说明了“坊”的地域范围不断地扩大,成了一个较大的地区概念,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时“旗民分治”的实际状况,本书记载的街巷胡同共有2077条,直接以胡同命名的就有978条,在这个数字里,当时京师的规模之大就可见一斑了,与胡同数量的变化也可以看出城市发展以及不断增大规模的足迹。

从雏形到文化记忆

本次展览中“后英房元代居住遗址实物”受到瞩目,它被视为北京四合院的雏形。其实,四合院作为中国最为普遍的民居形式,在殷商时期的建筑遗址中就能找到它的影子,经过历代的传承发展和不断地适应百姓的生活需求而逐渐改进,到了元大都时期院落布局已经与如今的北京四合院十分近似。

建筑既要满足应有的日常生活功能,还要体现“礼制”思想,院落分为一进、二进、三进,多路多进的空间组合,在建筑布局中,对于亲近自然的需求使得“庭院”成为重要场所,“宅”与“院”互动,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中国人的民居模式。在北京,别管是王府的大宅子还是平常百姓家的小独院,都是四合院,无非就是大小、规模上不同罢了,皇帝的紫禁城也不外乎如此。这些规模不等的四合院相互圈合,形成复杂的城市景观。

只是如今看来,四合院离我们越来越远,不再担负着大多人的衣食住行,它在展览的景观中,让人们再次触摸旧时皇城的肌理,遥远而充满历史的厚度。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