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春园 北京报道
在收藏界,他有着多重身份,书法家、书画鉴定专家、收藏家、拍卖公司老板。
他的办公室里,书桌、画案、茶几无一不是明式家具,书架上塞满了书画鉴赏的大部头著作。
在约好的采访时间里,记者在他的办公室扑了个空。赶到他的拍卖公司做活动的现场,一眼就在人群中就认出了他。
光头、微胖,爷们儿形象。
作为北京匡时(微博)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下称“匡时拍卖”)的掌门人,董国强(微博)总希望自己的公司和自己的个人形象一样辨识度高,总想着“做一个和别人不同的拍卖公司”。
去年秋拍一结束,人们就纷纷议论今年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形势将掉头向下,保利、嘉德春拍结果亦印证了这一观点。随后,匡时推出的“过云楼藏书”吸引了春拍市场目光。
这1200多册宋版书拍出2.16亿元高价后,引得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与北京大学(微博)为此争相出手。古籍善本这一原本冷门的收藏类别,重获市场青睐。
谈到收藏,董国强总喜说情怀,他对书法的深爱、对知识分子艺术家的崇敬。宋版书、宋元书画、明末书画、清代书法,这些是他做拍卖瞄准的主题。
已近“知天命”的他写博客、玩微博,在最初的博客和微博中还能找到些许“愤青”的味道。
被问到拍卖界的争议时,他总说“这个不好说了。”但当人们将拍卖贴上“天价”、“做局”、“黑幕”的标签时,他还是有话要说的。
在他看来,市场价格没有错。收藏圈子并不大,拍卖这个圈子就更小了,人们因为不了解所以总是误解,“在中国,艺术品拍卖的价格越高,社会负面影响越大。”
“我最喜欢齐白石的《夜饮图》,十几年前花几十万买的,上面的题词是‘强作京华风雅客,夜深持蟹咏黄花’,有个董国强的‘强’字所以爱不释手。但是,谁要看上了它非要花两千万买,我为什么不卖?”
第一件藏品买贵了
《21世纪》:你当初怎么走上书法这条路的?
董国强:80年代在人大读书时参加了同学们组织的书法社,那时我们学习书法的目的很单纯,都自称“书法赤子”,从没想到过书法还可以卖钱。我从小就比较喜欢传统文化的东西,比如京剧、古典文学,小学三年级就能背《古文观止》。
《21世纪》:后来因为喜欢书法而走上了收藏之路?
董国强:不是。1986年大学毕业后考上了北京海关,1993年决定下海做生意。那时刚好中国的拍卖市场也刚刚兴起。90年代什么生意都能做,开过各种各样的公司。
《21世纪》:怎么想着去买书画来收藏?
董国强:做生意有了一定的资本积累,再加上当时市场上的书画还很便宜。主要我觉得,哟,我过去那么崇拜的大师,作品怎么就卖这么点钱。1993年,一张齐白石两尺的画才2万块,扇面才1万块,一张吴昌硕的画才1万多块。
在我心目中,齐白石、吴昌硕这些人就相当于神,上学时只能在印刷品上看见他们的作品,后来却能凭自己的能力去拥有它们,那种幸福感无与伦比。那时我买一件东西,然后把搞书法的朋友请到家里来一起欣赏,大家都觉得非常开心。
《21世纪》:还保留着自己收藏的第一件作品吗?
董国强:我收藏的第一件作品是清代书法家吴让之的扇面,现在还一直保留着。那时中国还没有出现拍卖,是朋友私底下转让给我的,8000块。过两年有了拍卖,发现8000块还买贵了,当时同类作品只拍2000块。
我渐渐发现,其实拍卖价格更透明。一般来说在拍卖市场上,有三分之一的作品高于私下成交价,另三分之一则比私下成交低,剩下的三分之一价格是基本持平的。
并非不卖才是藏家
《21世纪》:你的藏品是绝对收藏的,还是过一段时间会出手?
董国强:是不断转让和更替的。个人收藏肯定是从低级到高级,刚开始买的东西现在回头看可能会觉得艺术价值不高。当年我买两三万元一件的齐白石扇面,现在胆量在提升,有可能买两三百万甚至上千万元的作品,就会觉得收藏两三万的东西没有太大意义了。
《21世纪》:你怎样判断一个人是不是真的藏家?
董国强:最重要是看收藏理念。并非不卖东西的才能称之为真正的收藏家,有的藏家会淘汰前期价值不大的藏品。比如刘益谦,他收藏到一定程度开始做系列的收藏,一是古代宋元书画,二是现代红色经典油画,于是就把系列外的东西出手。有人就会觉得他把收藏当生意,当初一千万买的卖了五千万,怀疑他是资本运作。事实上很多藏家都会对自己的藏品不断做调整。
《21世纪》:你呢?
董国强:我做收藏坚持的原则是,这个作品不仅是市场认可的,更要能打动我。
对于收藏家来说有两种境界。一种是收藏历史认可的作品,必须历代藏家都认可,而不仅是当今市场价格认可。像宋元书画等。清代和民国时期,一本宋版书就能换一个四合院;“末代皇帝”溥仪从故宫(微博)拿东西,首先拿宋版书,因为拿出去就能变现。
另一种境界是自己认可。正如王世襄先生“人弃我取”的理念,他收藏明清家具、铜炉时,别人都不怎么关注。这种理念不看重市场回报,更接近收藏的本质。
《21世纪》:哪些东西是没有经过历代藏家认可,而当今市场价格认可的?
董国强:这个不好说,说出来得罪朋友。但比如说清代的一些瓷器,由于人们的帝王崇拜情结所以卖得特别贵,有些价格是倒挂的。
从文化公司到拍卖公司
《21世纪》:90年代你下海时做过很多生意,在拍卖市场的人脉是如何累积的?
董国强:1993年中国的拍卖市场刚兴起,我在这之前就开始在文物商店买东西,成为了第一批买家。很多朋友在拍卖市场上买东西时都请我帮忙看,所以认识了很多圈内朋友。
《21世纪》:后来是什么原因促使你开始自己做拍卖公司?
董国强:1996年后,北京、上海等地有了拍卖会。我成立了一个文化公司,牵线组织一些拍卖活动,又认识了不少拍卖场上的重要买家。2003年非典后,国内艺术品市场开始火爆。我对拍卖公司、买家都已经很熟悉了,有了成立拍卖公司的基础。
2005年匡时成立,我刚好40岁。当时我考虑到了这个岁数,想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以后就不会再变了,做自己喜欢的事再忙都不会觉得累。
《21世纪》:匡时今年春拍时推出了“明遗民”书画专场,怎么会想到做这个概念的专场?
董国强:一是基于我们对这段历史的认识,二是对这个群体的敬仰。在当时国破家亡的环境下,那些艺术家能保存一份故国的情怀,在恶劣的环境下与时代抗争,值得敬仰和歌颂,他们的作品更值得我们收藏。这个专场取得了成功,我欣慰的是,能打动我的东西也打动了别人。
匡时目前在艺术品市场最突出的表现是对推动古代书法。书法是最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属性的艺术形式,过去价格被大大低估。无论从文化史、还是投资角度来看,都是值得收藏的。
收藏拍卖这个圈子
《21世纪》:你特别敬佩的大收藏家是谁?
董国强:台湾收藏家里,我比较敬佩林百里和曹兴诚。他们共同的特点是收藏艺术品时全身心的投入,已彻底变成那个领域的专家。这就是我说的第二种境界,买东西不考虑市价,只要自己喜欢。大陆藏家里比较佩服的是刘益谦和山西的赵心。
《21世纪》:很多艺术品拍出天价,就有人说有泡沫,拍卖行做局、有黑幕。比如徐悲鸿的《九方皋》油画真伪之争。你怎么看?
董国强:那些事件内在的关系都非常复杂,不好说。但是,假作品上拍现象从未停止过,苏富比(微博)、佳士得(微博)都避免不了。要求所有拍品都是真的,拍卖公司不具备这种能力,因为在一个拍卖季半年时间内,拍卖行有上千件东西上拍,无法完全隔绝这种情况。
假东西上拍要区别是主动故意还是过失。故意是不可原谅的,如果是过失就反映出拍卖公司专业水平差,行内声誉会受损。
《21世纪》:你怎样评价你所在的收藏和拍卖圈子?
董国强:拍卖是收藏金字塔尖的一部分。很多人对一些假的天价艺术品议论纷纷,认为拍卖有很多黑幕,比如拍出2.2亿的“汉代玉凳”,人们就会说这么明显的赝品怎么会有人拍?其实这在圈内根本不是新闻。真正的收藏家不会去拍这个东西,这样的拍卖公司寄来图录他们看都不会看一眼。真正的收藏家知道去哪里买东西,买什么样的东西。那种三流拍卖行基本上没有客户群体,一般拍一场就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