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大恺作品《此山非它山》140×366cm2012图片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提供
“水穷云起——杜大恺艺术作品展”于9月16至25日期间在中国美术馆亮相。本次展览以杜大恺最新的水墨画创作成果为主,精选水墨画作品约150幅,同时展出部分书法作品,并以文献形式展出杜大恺在不同时期创作的壁画、公共艺术及连环画手稿等,较全面地呈现杜大恺从艺四十余年的探索历程及代表性作品。
杜大恺作品《我令一山成三山》纸本设色75cm×144cm2008图片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提供
水墨画独具创新形成鲜明现代特征
杜大恺早年曾从事装饰艺术创作,在壁画、雕塑、设计等领域均成就斐然。后因心性使然,自觉“装饰艺术囿于空间人事,终有不能尽兴之憾”,自1990年,开始水墨画创作,历经20多年,被多位美术界人士认为取得了“突破性成绩”。
在展览现场,记者看到,杜大恺的水墨画题材相当广泛。无论是暮色中破旧简陋的民居,还是丘陵上杂乱无章的铁栅栏,抑或一个装满烟头的烟灰缸,这些在传统中国画看起来卑微、边缘的物象,都走进了他的画中,堂而皇之地取代了主流题材。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冯远对杜大恺的艺术人生有着高度评价。冯远说,杜大恺的水墨画,具有鲜明的现代特征。他能用艺术家的眼光,发掘出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东西。读他的画,就像读一首诗,沉静,淡雅,让人感动。
而在“中西融合”这个课题上,杜大恺也表现出少有的通达。他既强调西画训练对扩张中国画表现力的功用,又在“骨子里十分执着地守护着中国情结”,认为自己在精神层面上是很中国的。
用块面画山,人物爱画丰乳肥臀女人
杜大恺对现代水墨的探索,首先选择了以江南水乡为题材。在研究中国古典绘画的过程中,杜大恺发现,受制于线描为主的中国画传统语言,江南水乡的情景很难得到充分表现。他别开生面,大胆选择体、面语言,创作了《水乡入梦月正圆》、《吾乡月影重》、《江南此时秀色多》等作品,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崭新的风格样式、极富冲击力的视觉效果影响了中国画坛。
“画山”是杜大恺水墨画创作的另一主题。然而他的山却多用没骨,或者略加勾画,用色块来造山。他把山作为心灵的寄托,更作为信仰或人格的一种喻示。他阐释山的崇高、伟岸、壮丽和永恒,抒写着自己别样的人文情怀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杜大恺创作的水墨人物,多以女性人体为主。他画人体以健康为美,选择模特的标准是丰乳肥臀,拒绝病态瘦骨。寥寥几笔,各种姿态的肥女人跃然纸上。他只取人物各种姿态或局部,却用空白经营画面,令人感叹于他巧于构成的布局。他笔下的花卉、蔬果,更被赋予了画家诗意的写景寄情,呈现出他多年西画创作经历而产生的独特视角和对中西绘画语言融合互补的深刻理解。
本次展览一同与公众见面的还有《杜大恺水墨作品集》。作品集收录了杜大恺自1990年创作水墨画以来,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题材包括山水、人物和花卉,共计250幅。作品集同时也忠实地记录了画家数十年来,为寻找个性语言和独特风格而艰苦求索的历程。
杜大恺作品《梦里难觅此山水》纸本设色75cm×146cm2008图片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提供
杜大恺作品《青山如屏迎人立》250×237cm2012图片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提供
杜大恺作品《三月徽州最当时》118×200cm2012图片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