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耘
哥锤下砸的不是“宝物”,是“奶酪”。
北京卫视《天下收藏》栏目组与首都博物馆(微博)联合举办“‘假’如这样——真‘假’藏品对比展”,意外地置于风口浪尖。
《广州日报o博雅典藏周》8月19日载文称,中国收藏家协会玉器委员会主任姚政、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文物鉴定专业委员会主任宁玉新等专家和藏家反复观展后,认为“所砸掉的‘赝品’不少是真品,并且不乏珍品”。姚政希望,首博即刻撤展,以免继续误导观众;《天下收藏》应立即停止“砸瓷”行为;对已砸瓷器和碎片封存,进行科学仪器检测;必要时,不排除采取诉讼的方式,将这些瓷片交到有司法鉴定资质的单位,进行“微痕鉴定”。
《天下收藏》制片人韩勇回应,“绝对不会砸错东西。展览的几十件东西90%以上都是高仿,而且是近十年八年仿的,品质非常高。”
“凭什么尼姑的头,小和尚摸得,我摸不得!”
因没有强制性的认证标准,只要在权威渠道发出声音,就能被受众认定为专家。就像“曹操墓”和“王刚砸宝”事件中,不乏希望通过“言论”来博眼球,以使自己具有话语权者。这种“飞板砖”做法,让许多砖家成了“专家”。只要“有疗效”,就会有人接连不断的飞下去。好事者可以数一数“曹操墓”和“王刚砸宝”引出的“砖头”有多少。
收视率是王道。有些电视鉴宝节目制作方偏面追求收视率,将严肃的鉴定庸俗化。收视率关系到广告投放,关系到栏目组及许多幕后人的利益,因而,往往高估市价。这种既满足了求鉴者,也娱乐了观众的做法,是鉴宝节目的普遍现象。砸,只是吸引眼球的方式。
博物馆公共服务的缺位,公众浮躁的心态与社会逐利的弊病使鉴宝节目应运而生,既而遍地开化,往往是“你方唱罢我登台”,走一个,添十个。对电视节目制作方而言,赢利永远是第一位的。为此,制片人穷尽一切办法,包括雇“托儿”。
护宝锤为王刚创造娱乐节目经典的同时,也带来滚滚财源。若将王刚及《天下收藏》设置的“砸赝品”仅理解成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激情化表现,未免有些尴尬,但用这一环节提高收视率,是不争的事实。持看客心理的观众愿意看到意外“被砸”,而真伪悬念又引导着观众的思维,演艺界嘉宾的出色表演,使之成为一档成本少、操作简单、技术门槛低的大众娱乐节目。
追名逐利,几乎是所有人的梦想,这点被电视台充分发掘。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与众多鉴宝节目有多少本质的区别呢?《中国好声音》几位导师身处演艺一线,最起码的底线是唱功好,而鉴宝节目中许多“专家”自己没有收藏,也不敢花钱买东西,背书本经常重复、出错。媒体曝《中国好声音》导师出场费,诟病者不多,倒是每次几百元车马费的“鉴宝专家”却成过街老鼠。在观众眼里,挑战刘欢、那英必须有真本事;只要我愿意看,他们就值这么多钱。可是,当“鉴定专家”实在太容易了。
围绕鉴宝,解决了几多人的就业,诞生了几多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俨然形成了鉴宝产业和鉴宝经济学。人,一旦混成电视名人,就有追随者,就有厚利。而编导决定内容,掌握着“专家”认证权。因此,有些鉴宝专家为常在荧屏露脸,将车马费奉献给“穴头”——制片人和编导,甚至传闻编导多处豪宅的装修都由“专家”分包买单。“王刚砸宝”之所以能成为网络热词,潜台词是公众关心艺术品鉴定的参与权和话语权,不愿意看到这一市场成为“砖家”及利益攸关人的盛宴。问题是,谁给了他们利用公共资源攫取个人利益的空间?
媒体曝全国收藏投资者逾7000万人,称之有史以来第四次收藏高潮,业界人士深情地喻之为“盛世收藏”的再现。这个市场中的7000万人,只有两类人:一种得到了货币财富,一种得到了精神财富。每个收藏者都幻想着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兼得。在娱乐业的眼里,这是一笔多大的财富啊!
收藏投资高潮固然与经济水准有关,而学术界直接起到了引领作用。更主要的是,这是收藏的“盛世”,绝非盛世收藏。收藏目的决定了这是以陶冶性情为主的文化行为,还是以生财为主的投资行为。电视收藏投资节目,如央视经济频道的《艺术品投资》《鉴宝》,吉林卫视《找你》,江苏卫视《家有宝物》,河南卫视《华豫之门》,陕西卫视《天下宝物》,北京卫视《天下收藏》,山东卫视《收藏天下》,广西卫视《收藏马未都》,在对公众的收藏与投资推波助澜的同时,也迅速融入攫取财富的行列。
没有变成牛奶的草——吉林卫视《找你》
收藏投资热潮催生了鉴定活动。媒体中的鉴宝节目将笼罩神秘色彩的鉴定活动,鲜活地展示出来,鉴定专家则使这个舞台更加绚丽多彩,更加光怪陆离。
笔者最早看到的鉴宝节目应是吉林卫视的《找你》。这个节目就像东北人一样,朴实、平和。节目组曾间接找到笔者,请求提供上电视鉴定的“宝物”。亲戚两件重裱过的近代名家书法作品被栏目组专家判伪,认定装裱中的陈迹是新染,笔者提出能否在电视上与专家交流不同意见,被谢绝。当然,笔者也知道了最后的“宝物”是谁提供的。
尽管如此,笔者依然认为,至今仍游走鉴宝节目的这位专家出错较少,依然认为当时的吉林卫视的《找你》是一档非常干净的栏目……
加了三氯氰胺的牛奶——央视《鉴宝》
央视经济频道“艺术品投资”栏目的《鉴宝》,是早期鉴宝节目较正规的一档。
曾遇到《艺术品投资》营销员,称交两万元就能组成《鉴宝》节目现场的观众方阵。《鉴宝》节目一直是尚待完善的非专业知识型栏目,学术内涵的流失、思想意识的弱化,使其在专业人员眼中蒙尘。从经济角度考量,《鉴宝》节目是成功的娱乐节目,充分证明了在鉴宝过程中,“鉴宝”已经成为点石成金的魔杖。
《鉴宝》节目给亿万观众带来的财富憧憬和快乐,远远超过传承文明的宗旨。鉴定专家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而后来象辽代金银套装定窑梅瓶、明代洪武青花绘缠枝花卉纹玉壶春瓶和宋代汝窑青瓷洗等存疑的宝贝,也层出不穷。
如今的惯例是,出了意外,所有专家都称当时不在场、不知道,专家以外的人都说不懂行。倒是持宝人说的哲学:收藏在于发现。发现什么呢?是在真品中发现假的?还是在假货中发现真的?还是等梦醒了以后,发现一切都是假的?
鉴宝节目正在给我们圆着一个永远不醒的梦。
鉴宝节目已历几多风雨,许多人的财富积累也看到了几多彩虹。
鉴宝栏目中的所谓汉代玉抬蹄马
紫金锤下越砸越大的奶酪——北京卫视《天下收藏》
鉴宝节目是娱乐经济的产物,吸引眼球则是成败的关键。各档鉴宝节目,从表演痕迹明显到貌似自然的互动,吊起了观众的胃口,满足了人们一夜暴富的心态。出奇求变者当属《天下收藏》:镜头前,著名演艺明星王刚手持护宝锤,将赝品击碎,昭示“去伪存真”的理念。收藏界和媒体就此展开争论,争论越激烈,越显节目之成功。王刚也为此付出了代价,从被飞溅的瓷片刺扎流血,到成为砸宝风暴的中心。
当今社会评价一个电视栏目成功与否,不在于多少观众受到教育,多少收藏者提升水平,多少无良者净化心灵,而是能否挣到钱:核心参与者分红和薪酬提高了多少,主持人的出场费增了多少,各方的分成提了多少。旁观者大可不必较真持宝人是否事先安排、金牌是否真给。这就是档让人开心的娱乐节目。高尚的人既然不看别人的大腿和绯闻,在电视前看“和大人”挥锤,畅想着收藏界“去伪存真”的大好形势,也是不错的选择。从此,藏界水平日益提高,推动着电视栏目发展,也会让7000万收藏者们在精神上达到“年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就收护宝锤”的境界,还要在生活里多喝栏目广告中的矿泉水、牛奶、果汁,常吃广告中的快餐,用广告中的电脑和相机。只不过在开广告中的汽车时,千万别喝“大有来头的酒”。
谁能说《天下收藏》的综合水平低呢?王刚或背后高人把草变成的牛奶,深加工成了醇香的奶酪。六年了,我们一期不落地坐在电视机前,与其同呼吸共命运。
那些诠释收藏投资知识、理念和方法的“鉴宝专家”的表演,尚不能令人满意。知识老化、谬误和收藏投资理念低等,普遍出现在这些“不差钱”的“专家”“鉴赏家”身上。他们经常变换头衔,恐怕他们自己都不知道什么可以有,什么不可以有。而“天下收藏”一期节目中,女持宝人与鉴评者为彩釉的引进地是荷兰,还是法国展开了争论。在年青一代身上,让人看到了学界的未来与希望。这些人越多,学界越多些平和、真实、刻苦,少些卖弄、虚伪和流俗。
“哪怕是一条狗,你把它牵到中央电视台连续播上一个月,它也能成为一条名狗。”央视名嘴白岩松道出了电视媒体的强势。滥用这种强势,便会损害公信力。电视购物广告被诟病为欺骗观众的“行为艺术”,收藏投资节目正步其后尘。
谁在动谁的奶酪
鉴宝节目的奶酪到底有多大,恐怕只有制片人和编导最清楚。
借公器谋取或放大私利是个中高手。演艺界嘉宾喜名者得名,藏界好友好利者获利,尤其将自己的“赝品”或“低值旧货”鉴评成高值“珍品”,再投入市场卖高价。这种事情,以前有,现在有,今后还会有。多数人鼓掌,少数人数钱,是严酷的社会现实。而数钱多,怎么数,是评价栏目主创人员水平高低之所在。什么是真正的专家和职业的玩家?不是说王刚砸了多少宝物的人,是能从鉴宝栏目宣传的真品里找到“仿品”的人。但是,我们依然要向挑战者致敬。
“王刚砸宝”事件有着复杂的因素:同业的羡慕与嫉妒,被伤害的利益群体的报复,真正的收藏投资者的学术之争……既然是公共利益下的奶酪,有什么理由只能某些人独享,不许别人分食呢?这个栏目、这个行业的环境是“树欲静而风不止”。
姚政接受央广中国之声《新闻纵横》采访时,矛头直指《天下收藏》的信誉和主要鉴定人:“实事求是地说,这么多年这个节目做下来,应该讲整个是一个伪节目。我们收藏家的队伍当中非常鄙视这个节目,为什么?第一,翟建民,香港文物商人,他没有任何文物鉴定资质,但是他整个操控了北京电视台这个节目,指挥着一件东西一件东西往下砸,所以这整个属于一种商业诈骗。没砸掉的东西都是谁的?都是翟建民从香港拿进来的,然后通过这么一个表演包装好,然后他卖给谁了呢?这是另一个问题。这里面还有一个人物是甘学军(微博),华辰拍卖公司的老总,那些没被砸掉的东西拿到他那儿拍卖的有没有?有,肯定有!”按姚政的说法,翟建民会拿出自己的品相一般,甚至真假不定的藏品,雇“托儿”扮演持宝人。然后,专家众口一词称赞藏品举世无双、价值连城,最后,翟建民顺水推舟,把这盖着《天下收藏》认证大印的“宝贝”拿去老朋友甘学军的拍卖行拍出,完成山鸡到凤凰的蜕变。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同“接龙”游戏,受邀上过《天下收藏》节目的北京东方大学文物学院院长李彦君登场;“大家不必担心‘错砸’,因为节目里那些所谓的‘赝品’,都是事先从潘家园等旧货市场故意买的假货,然后找来所谓的‘持宝人’上台表演,不会砸错,整个节目就是表演。”制片人的肠子一定都悔青了。
李彦君还说;“全国收藏栏目的主办方没有一个是懂专业的,所以他们经常出笑话出错误,包括马未都的节目。马未都百家讲坛以后出了书,新京报排行榜这本书已经写到非学术类期刊,属于收藏文学茶馆文化,就是一种收藏杂谈,学术的东西有,但是主流不是”。
马末都们的出现,是收藏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参与收藏投资的知识界人士多,但目的不同,水平不一。目前,投资规模、藏品质量呈现金字塔轮廓,而知识金字塔的基础还在夯筑中,具有时代特色的收藏投资文化还属遥远的明天。
观复博物馆(微博)馆长马未都登上央视百家讲坛,追述收藏投资的历程、心得和技巧,将古玩商的经历、历史文化及社会知识、文博专业技能完好地结合起来,打造出脍炙人口的马氏收藏理论。从1993年10月出版的《马说陶瓷》,到“百家讲坛”版的《马未都谈收藏》,清楚看到许多文博人、收藏者的缺失。达到类似水平不难:勤奋即可。这也正是学术进步赋予个人视野、角度之所在。
社会发展离不开学术进步。遗憾的是,今天的收藏投资市场引领着学术研究。
在收藏领域,无所谓贫富贵贱、长幼尊卑,只要你有智慧,有本事就可一试高下。这里充满了风险和阴谋,王刚坦承收藏经历中遇到的骗子,远少于现实中的遭遇。大小骗子仍浪迹于收藏鉴宝节目,靠在像王刚这样的老实人身旁,骗完了浙江老板,接着骗山西老板,骗不了大老板,就骗小老板,达到千日“卖拐”无事故的境界。
收藏和投资,充满了系统和非系统风险。就像鉴赏家王志军《画山论剑》一书后记所言:“……书画市场是残酷的,相信在20年以后,书中140多位画家的艺术地位,会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将落入尘埃;百年后,他们之中的许多人,也只能在画史上留下个名字。从投资的角度讲,许多画家就像格林童话《灰姑娘》中的宝马香车和美貌侍女,当历史的钟声响起时,他们就会变成原来的南瓜和老鼠。书画市场如此,瓷器、玉器、杂项等市场不也如此吗。所以,对于大多数看不到收藏投资结果的朋友而言,鉴宝娱乐节目,永远不会是‘醒酒汤’只会是‘麻醉剂’”。
充斥这个时代的功利文化波及收藏投资界。利益集团运用权力、资源,打造着一个又一个的“天价”标志,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乃至促使人们去追逐。真正的文化艺术、知识和精神财富,被金钱的光芒和无知的冲动所削弱。从收藏投资类传媒的发展变化,清楚地看到文化之旅的艰辛和金钱文化的燥动。
在相声大师刘宝瑞名段《连升三级》里,大字不识一个的张好古偶遇大太监魏忠贤,竟得“中”榜眼,进了翰林院,又阴差阳错连升三级。如今,媒体的鉴宝栏目制造了一个又一个现实版的“张好古”。荧屏里的“鉴定专家”,似乎只有马末都先生真正有着收藏和经营文物艺术品的经历,另一些人纯属市场边缘,在地摊捡货、卖货,嘴里吐出几个名词、几段知识,倚仗编导和制片人的恩赐来牟利,再花钱买个一文不值的名号,就以文物鉴定大师自居。这些人如邪教教主,靠着盲从信众的供奉,过着一掷千金、香车宝马和包“小三儿”的日子。
电视以超强的视觉冲击力影响着人们,在骗子的手中,它有着超强的“洗脑”程序和功能,“专家”则是洗脑机器中的“芯片”。
“专家“与“砖家”
就在各方隔空喊话,争执不下时,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北京发布”8月21日回应;“北京市文物局(微博)对此事高度重视,立即请北京市文物鉴定委员会的专家前往鉴定。经对砸了的文物残品鉴定,所有被砸文物都是假的。”但姚政针锋相对,列出三条论据,直指北京市文物局的鉴定;“我认为他这一次鉴定是非法的,因为首都博物馆展示的主办单位就是北京文物局,如果重新来鉴定的话,由不得你自己来。第二个方面,来的这四个专家,这些人恰恰是这个节目的专家,你应该回避。现在你自己来鉴定这个东西,你是有异议吗?既当警察又当小偷吗?还有一个问题,北京市文物局文物鉴定委员会这个机构它不能参与民间的鉴定,这是国家有规定的,就是你只能为国家的文物服务,不能参与民间的东西。所以从这三层来讲,整个它这个过程是不合法的。”
“王刚砸宝”风波关系到持宝人的身份,宝物的真假,鉴定的对错,及各方的知识水平和操守,和职能部门的职责。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拘泥条框,可能让事件无限发酵,且事关到公众的知情权。北京市文物局及时介入,无论时机、方法、手段和程序,都是必要和正确的。
“专家”是一个长久话题。文物艺术品鉴定很难出现全面综合的专家,往往是各有所长。现在的仿制者,仿书画者善画,仿古瓷者善烧,仿古玉者善琢。再看鉴宝专家,鉴画者写不好毛笔字,钢笔字也不好看,鉴玉者不曾碾琢,鉴瓷者不会做坯。一个20年从未摸过枪的人,还会是一个好猎手吗?我认为,大家耳熟能详的冯先铭、耿宝昌、王世襄是名副其实的专家。而北京市古代钱币博物馆馆长王培伍、北京荣宝斋资深文房专家李春林和上海博印堂主赵正范是真正的业内佼佼者。
冯先铭跑了多少窑址、研究了多少标本,无人能比,其主编的《中国陶瓷史》,已经成为了中国古代陶瓷研究的学术标志。耿宝昌自幼在古玩店学徒,又入故宫(微博)博物院工作,经手多少明清官窑瓷器和民窑瓷器实物,无人能敌,一本《明清瓷器鉴定》树立了陶瓷鉴定泰斗的地位。王世襄收藏了一辈子,玩儿了一辈子,什么也没有耽误,事业、职业和爱好融于一体,一本《明清家具欣赏》让王世襄的古代家具研究的宗师地位,无人能撼,一件王世襄收藏的文物艺术品的市场价值,远远高于一件别人收藏的同样物品的价值,让王世襄成为了文物艺术品的名人品牌。
北京市古代钱币博物馆馆长王培伍,20年前就免费鉴定,至今依然坚持每月的古代钱币讲座。北京荣宝斋资深文房专家李春林,30多年来坚守销售一线,过手了无数的笔、墨、纸、砚,了解其习性。经营中,铭记传统老字号的诚信传承,学习解惑书画时,谨记启功先生厚积薄发的教诲,坚守诚信、不慕名利,常谦虚地说;“我只是比生产墨的懂笔,我只是比生产纸的懂砚”。上海博印堂主赵正范,将篆刻爱好与职业融合,经营文房用具,办厂生产毛笔和描金笺纸,收藏了大量的文房精品,不惜卖掉三套房产,花200多万元从日本买回清代康熙御制的《织耕图》套墨,花50多万元收藏的著名画家唐云的清代嘉庆御制《棉花图》套墨,闲时笔耕,著《清墨鉴赏图谱》,展现了海派文化商人的风采。
他们没有专家的头衔,也没有对专家头衔的追求,谁能说他们比专家差?划分专家的标准,不在于专业职称,供职机构,更不在于是否上过电视。可以确定的是,一个屡鉴屡错的鉴定人员,不管名望多显赫,职位多高,从业时间多长,曾在什么机构工作,他最后只能去给别人当反面例证。
前一段时间沸沸扬扬的“天价汉代玉凳案”和“金缕玉衣案”中,有谁是假专家吗?如出一辙的错误,给文博界带来的不良影响难以估量。而情绪化的认识都使事情的真相失真、扭曲和偏离。何况,有的人还要借机上前踹上一脚。足见江湖险恶。
人的一生有很多路要走,关键处只有几步。有时,同样的路,不同的人走出了不同的结果,甚至影响到了一生一世。圈子与圈套恰如天堂与地狱之间,仅仅一墙之隔。
与个人失足相比,学术机构的沦落是时代的悲剧,媒体成为特殊人群牟利的工作,教授抄袭,院士贿选,屡令象牙塔蒙羞。文博部门也不再是纯净世界,或与收藏者合办教育研究机构,传播可疑知识和信息;或与收藏者合办展览,让伪劣藏品登堂入室;或与收藏者合作出版,流布谬误。究其原因,无非是谋利,借势,还有外行官员的自信。更多的时候,社会舆论没有关注到这些角落,知情者和内行人又都无一例外地选择沉默,往往需要外力才能遏制,如一部浩大的民间藏品集就是在海外学术人员抗议下停发的。当然,并不能说所有民间收藏者的水平不高,不能成为专家。
什么是真正专家的标准?能从鉴宝栏目节目中,把已被不良商人和鉴宝专家包装出的所谓“真品”里准确挑出赝品的,才是专家。而文博界人士既没有挥一挥手带来几片云彩的本事,也没有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情怀,那就要本分做人,什么钱能拿、什么钱不能拿,“金缕玉衣”、“汉代玉凳”就是镜鉴。我们比别人更有诚实守信的义务和责任,别人管不了,难道还管不了自己吗?近年来,时有鉴宝专家被告、被打、被抓的传闻,应谨记“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砸宝风波”风浪渐平之时,8月27日,北京太平洋洪绪艺术品鉴定中心董事长胡智勇(微博)在新浪微博发言:央视“寻宝”节目专家丘小君把假货当珍宝。于是,又一番你来我往的网战。
仔细比较网上图片,没有人会认为,央视“寻宝”节目里的青花龙纹扁壶和胡智勇所发照片的青花龙纹扁壶是两件器物。那么,有谁能完美的解释一下呢?
原本是炫耀“鉴定专家”的“点石成金”的神奇手指,却经常好心帮倒忙。之所以屡屡出差,有些应为利益所诱,有些应系水平所限,有些则是徒具虚名。专家队伍的净化和再建设迫在眉睫。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若将胡智勇的爆料比作弹丸的话,那么,国家广电总局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发射的那颗最大的弹丸应该快飞过来了。北京市正根据国家文物局、国家广电总局加强文物鉴定类广播电视节目管理的通知要求,拟出台相关管理办法。
“王刚砸宝”和“专家”砸王刚的事件结果是什么?也许,没有结果,就是结果。因为每档鉴宝节目就有一条利益链,有多少鉴宝节目就有多少条利益链。在《北京青年报o深度报道》9月6日刊出《文物“打假专家”宁玉新身份解谜》后,接下来的故事已有了结局。媒体制造、包装的“砖家”仍频亮相于荧屏和其他鉴宝场所,继续“指鹿为马”,常就热点事件掷几块“砖头”吸引眼球。全民的收藏与投资,无非是又一次以和谐的形式和手段进行财富再分配。所以,对于收藏和鉴宝节目,如果你愿意,“只看不买,就可百毒不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