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条的市场
去年年底吹来的那阵寒风,至今仍让整个艺术品市场都觉着刺骨。
拍卖已经不那么带劲了。一年来,给人印象深刻的似乎只有过云楼旧藏古籍,即便如此让人津津乐道,1.88亿元的价格其实也仅仅是起拍价略加了几手,若是放在一两年前,这些书难保不拍个4亿5亿的。而在苏州,2009年至2011年上半年不断掀起的拍卖热潮,也已成为往事。无论拍品质量还是影响力,不可讳言,今年苏州拍卖并无太大亮点呈现。业内人说,拍卖行不敢发力!是啊,在如此市场背景下,投入过多,成本太大,很可能带来较大的亏损。事实上,那些乐于输送高端藏品的藏家,也打起算盘偃旗息鼓,谁也不想让自己的压箱宝贝贱卖。
最有代表性的是盛极一时的玉器市场。走进几个大型玉器市场,闹哄哄的气氛不见了。以往随便什么时候踏入,三五个小店,总有一两家有人坐着洽谈,如今很多店都无人问津,店家开了电脑打牌刷微博,更有不少店紧闭大门,甚至贴出转让的字样。相王弄一些小型玉器作坊也办不下去,不做“老板”甘当“伙计”,园林路的玉器名家工作室门前,时常有当初的小老板寻来,试图觅得琢玉的岗位。
寂寞的市场很容易发生的一幕是,古玩店纷纷寻找新家。不少古玩店在重新定位,搬迁,其中很多店家放弃了成本较高的地方,转投低成本或者性价比高的市场。在刚刚过去的夏天,这一幕发生得特别频繁。
局部的火爆
总算,在萧条的冷市中,也有稍许阳光。那些颇存着些货的古玩店,总强调一点:好东西有人要,有人全国各地在找,价格也肯出。而店家,也不会因为能多赚几个钱就轻易抛货。说明精品和以往一样,仍是炙手可热。
玉雕行业尽管有些商家在喊吃不消,中低端玉料价格也出现了大约20%的下跌,然而高端玉料依然价格坚挺,并未出现“割肉”现象。名家精品仍是市场热点,苏州玉雕名家葛洪介绍,在他的销售结构中,最顶尖、价格最高的那些作品并未受到影响,这个感受其实许多玉雕名家都类似,自己满意的佳作往往还没完工就被订走:玉器藏家和投资者依然在全国各地名家处,搜寻最贵最好的作品。
在舟山,从几百元到几万元一枚的核雕都有,工艺师们尝到了雕刻的好处。六个人合租的一间房,每月不到200元的租金,对于核雕工艺师小柏几乎不算什么成本,但是这三四年来让他生活有了质的飞跃,北京那边的客户乐于拿下他所有的核雕作品,他轻松得到了一年十几万的收入。他说,最近核雕市场似乎不冷反热了!核雕的市场需求量实在太大,中等以上收入者都有能力购买一些。
文庙的地摊也依然热火,围墙内处处都是淘宝的人。
尽管这样的火爆只是局部,但透露出的信号是:总体交易不活跃,但收藏人数并未真正减少。也就是说,并没有多少艺术品行业的人抽身而走,大家只是在伺机而动。
盘整的希望
艺术品市场的起起伏伏,让不少从业者心生忧虑。然而有一条规律是必然的,当物质生活显著提高后,当全民教育水准提升后,精神世界的追求和艺术陶冶的需求必然会直线上升。因此无需被市场反复的假象困扰,收藏有意义的作品,日后必然成为一种趋势。
但对于如今的市场萧条,除了宏观经济的原因,我们需要更理性的面对,需要对艺术市场本身的思索。不可否认,中国收藏市场的纷纭怪相,同样是促成此次收藏淡市的重要原因。
譬如,在中国收藏市场上,市场价格和艺术价值、文物研究价值完全不匹配。很多情况下,一些审美层次很低的藏品以千万元甚至亿元价格成交,倒是很有艺术价值或研究价值的藏品,始终没有收藏知音。
譬如,在中国艺术市场最热的时候,作为一级市场的画廊和各类博览会没有形成气候,而作为二级市场的拍卖会完全掌控了局面和优质资源,这样造成了成交方式的单调,市场缺乏深厚根基。
譬如,理论研究严重滞后,与一度火爆的市场完全不匹配。没有真正的艺术之声,艺术就缺乏标准,艺术收藏就显得盲目。
譬如,个人收藏者徘徊游离于投资和收藏研究之间,总体而言市场投资者投机者比较多,如同股票一样追涨抛跌,跟着市场跑,缺少个人的收藏体系。真正的收藏队伍过于匮乏,所谓七千万收藏大军中,又有几个是真正有建树的藏家?这样共同促成了市场的虚热景象。
事实上,如今这样的市场,出现淡市不仅不可怕,反而是一次调整的好机会。可以说,这个淡市时间越持久,对于市场长久发展就越有利。同时,淡市也对收藏者、经营者、生产者、艺术场所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最坏的时期也是最好的时期,一个必须思考的时刻到了,一个冷静调整的机会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