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记者邹瑞玥
诺贝尔文学奖18位终身评委之一,诺奖评委中唯一精通汉语的汉学家马悦然21日下午携夫人陈文芳现身上海。“为什么是莫言”现场媒体当天纷纷把问题抛给这位88岁高龄的瑞典人。
马悦然师从瑞典汉学家高本汉,多年致力于汉学研究。他最先将中国的古典名著《水浒传》、《西游记》译为瑞典文,并向西方介绍了中国的《诗经》、《论语》等先秦诸子的著作。
在马悦然看来,莫言之所以能获得诺贝尔奖,与作品翻译传播有很大关系。“翻译联通了各国文学,没有翻译,就没有‘世界文学’的概念。”
马悦然认为,中国文学早就站上世界文学之林,只是过去翻译成外文的作品太少,因为过去甚少有外国人学中文,高水平的译者太少。他同时指出,作品的翻译与译者的喜好有关,这中间有很多偶然性。
“文学质量是唯一的标准”,在谈及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评选过程时马悦然如是说。他透露,今年的诺奖候选人从最初的200多人筛选到5人,讨论过程很激烈,但最后评委的意见相对一致。
“他的作品实在太长”,马悦然坦言,莫言并不是让他一见倾心的作家。
直到2004年,时任《上海文学》主编的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著名学者陈思和就莫言作品向他约稿,马悦然重读其中短篇才改变看法:“他很会讲故事。”
马悦然认为,莫言的作品里充满《西游记》、《聊斋志异》式的魔幻,虽然他受过福克纳和马尔克斯的影响,但讲故事的能力主要得益于中国民间文学的熏陶。
对于海内外质疑莫言获奖的声音,马悦然说,“世界上最好的作家有几千个,每年诺贝尔文学奖却只有一个,不可能囊括所有最好的作家。诺奖评选很主观,选出莫言不代表他就是中国最好的作家。”
他称,“许多媒体没读过(莫言)小说瞎质疑,让我很生气,这是‘知识分子很可怕的懒惰’。”
马悦然本人也因莫言获奖受到一些质疑。有媒体称,他用瑞典语翻译的莫言作品即将出版,或有不菲收益,而根据瑞典文学院的规则,与诺奖候选人有相关利益者应回避诺奖的评选。
对此马悦然回应说,他是应瑞典文学院的要求才翻译莫言作品的,他只对瑞典文学院负责,从没有拿过出版社一分稿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