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早报:1871年3月18日清晨,“公社万岁!”的呼喊声响彻巴黎街头,工人阶级的武装起义获得成功,人类政治文明史上,工人阶级破天荒地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存在的时间是短暂的,但马克思的《法兰西内战》的影响却是持久的。恩格斯曾经这样评价《内战》:这是“后来关于这个问题的全部浩繁文献都望尘莫及的”。
王公龙:巴黎公社革命,不但是国际共运史,也是世界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公社虽然仅存72天,但它是无产阶级首次摧毁旧国家机器,建立新型国家政权的伟大尝试。从后来的国际共运发展史看,它的影响无疑是超越时空的。
公社失败后,马克思随即发表了《法兰西内战》这部光辉著作。这部著作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深刻阐述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成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认真细读《内战》,人们很容易与马克思产生共鸣。马克思对工人阶级的深厚感情,对言而无信的反动阶级的愤怒声讨,对事件过程和结果的睿智分析和独到见解,以及这部著作的光芒四射的文采,会深深地吸引每一位不带政治偏见的读者。
东方早报:巴黎公社成立后,各国政府和舆论就如临大敌,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它的攻击。马克思是如何为巴黎公社辩护的?
王公龙:当时,欧洲各国资产阶级报纸疯狂攻击、诽谤巴黎公社,极力妖魔化巴黎公社。而在公社失败后的第三天,《内战》就以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宣言的名义发表了。宣言热情赞颂巴黎公社革命,高度评价公社的历史地位。
马克思指出,巴黎公社绝不像资产阶级的共和国以及以往所有的实行君主制的剥削阶级国家那样,是为少数人效劳的政权,而是为千千万万人民服务的“社会共和国”。
巴黎公社革命体现出来的最伟大精神,就是工人阶级追求自身彻底解放的精神。它不是法国启蒙学者所主张的抽象的人的解放,而是工人阶级的彻底解放。在马克思看来,只有工人阶级的彻底解放,才能实现全人类的解放。正是从这个意义上,他认为,巴黎公社虽然失败了,但它的精神却是永恒的。“工人的巴黎及其公社将永远作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而为人所称颂。它的英烈们已永远铭记在工人阶级的伟大心坎里。”
东方早报:马克思的《内战》和恩格斯写的1891年单行本导言都对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作了极其深刻的科学总结。在马恩看来,巴黎公社失败的教训主要是什么?
王公龙:尽管高度肯定巴黎公社,但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公社失败的教训也是十分深刻的。
首先,没有一个科学理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恩格斯在导言中说,公社委员中虽然布朗基派是多数派,但大多数人参加革命是出于无产阶级的本能。少数派多半是蒲鲁东主义的信徒。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又缺乏坚强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这是导致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
其次,没有充分运用革命武装力量。公社虽然建立了国民自卫军,但缺乏斗争经验。马克思说,“当梯也尔通过偷袭蒙马特尔已经发动了内战的时候,中央委员会却不肯把这场内战打下去,因而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即没有立刻向当时毫无防御能力的凡尔赛进军,一举粉碎梯也尔和他的那帮乡绅议员们的阴谋。”公社之所以能够存在72天,靠的是革命的武装。而公社只存在了72天,也因为没有充分运用革命的武装。
再次,没有坚决镇压反革命。公社听任反革命分子以及从凡尔赛派来的奸细在巴黎大肆活动,甚至打进军队和政府内部刺探情报。作为法国主要金融机构的法兰西银行,公社也没有立即没收、接管。恩格斯认为,假如公社掌握了这个银行,“这会比扣留一万个人质更有价值”。正是这家银行向凡尔赛汇去25700万法郎,成为反动势力颠覆巴黎公社的重要帮凶。
此外,对联合农民重视不够。尽管公社的很多措施得到了广大劳动者的拥护和支持,但它对联合农民的重视不够,最终没有争取到农民群众的支持。在反动势力的包围和封锁下,革命最终毁于一旦。
东方早报:马克思高度赞扬了公社的首创精神:“努力劳动、用心思索、战斗不息、流血牺牲的巴黎——它在培育着一个新社会的同时几乎把大门口外的食人者忘得一干二净——正放射着它的历史首创精神的炽烈的光芒!”巴黎公社要建立“社会共和国”,这可是一项伟大的创举,其民主的追求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我们知道公社也实行了普选制。
王公龙:公社的伟大创举,不仅在于它推翻了资产阶级旧政权,更在于它建立了无产阶级新政权。其中,最主要的有两点:一是“它把行政、司法和国民教育方面的一切职位交给由普选选出的人担任,而且规定选举者可以随时撤换被选举者”;二是“它对所有公务员,不论职位高低,都只付给跟其他工人同样的工资。公社所曾付过的最高薪金是6000法郎。”这两大措施,恩格斯称赞说是“两个可靠的办法”。
不错,公社实行了普选。公社是由巴黎各区通过普选选出的市政委员组成的。这些委员是负责任的,随时可以罢免。其中大多数自然都是工人或公认的工人阶级代表。公社彻底清除了国家等级制,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老爷们,被随时可以罢免的勤务员代替,虚伪的责任制被真正的责任制代替。公社委员光明正大,不埋头在文牍主义的办公室里,勇于承认错误并勇于改正错误。“公社一举把所有的公职——军事、行政、政治的职务变成真正工人的职务,使它们不再归一个受过训练的特殊阶层所私有”。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公社奠定了真正民主制的基础。
东方早报:我们今天实行的“议行合一”的政治体制无疑是受到了巴黎公社的启发。在当时的情况下,公社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体制?
王公龙: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专制君主制统治,建立起了资本主义的统治秩序。这一秩序主要包括议会民主制、三权分立、法治、经济自由、社会自由等等。但资产阶级的所谓民主制度具有极大的虚伪性。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实质仍然是阶级统治的机器。
为了从根本上区别于资产阶级的民主秩序,公社是排斥议会制的。公社是一个议行合一、无产阶级高度自治的国家机关,“它既是行政机关,同时也是立法机关。”社会的一切权力都归公社所有,以确保公社的权力牢牢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决不能成为剥削和压迫劳动人民的工具。
东方早报:工人阶级只有建立政党并掌握自己的政权,才能将社会主义理想转化为实践。但问题在于,建立政权之后的工人阶级政党如何才能做到不腐败、不变质呢?在这方面,巴黎公社进行了大胆的探索。马克思在《内战》中曾对巴黎公社的廉政建设思想进行过系统的阐述。
王公龙:马克思认为,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源是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性质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必然是侵吞公众财富的社会,而管理社会的公职,必然是官员的私有物。在这种制度下,公共权力难免被异化。因此,防止权力腐败的根本出路,在于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型的人民政权。公社正是这个共和国的毫不含糊的形式。
在此基础上,为防止公职人员由社会公仆变成社会主人,巴黎公社采取了多项措施:
一是选举和撤换。把行政、司法和国民教育方面的一切职位交给由普选选出的人担任,而且规定选举者可以随时撤换被选举者。
二是实行同等工资。对所有公职人员,不论职位高低,都只付给跟其他工人同样的工资。这样,就可以防止人们去追求升官发财了。
三是建立廉价政府。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豢养了大批的军队、警察、官吏,国家政权变成了巨额国债和苛捐重税的温床。公社取消了两个最大的开支项目,即常备军和国家官吏。
四是加强监督。社会公职不会再是中央政府赏赐给它的爪牙的私有财产。掌权者也不再是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官老爷,而成为人民的勤务员。
五是实行政务公开。从1871年4月15日起,公社的报刊每天公布除军事行动以外的一切公社会议记录,以便让人民群众了解真实情况。
公社存在的时间是短暂的,究竟这些措施能否有效防范腐败,能否被长期运用于实践当中,人们无从找到答案,但公社的这些创造性的做法,客观上有助于防止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由人民的公仆变成人民的主人,能够给人们防范腐败带来更多的启示。
东方早报: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实现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从青年、中年到晚年的一以贯之的理论追求。《共产党宣言》如此,《内战》也是如此。所不同的是,《共产党宣言》更多的只是理论上的分析和推理,而《内战》则是理论紧密依托于实践,既有理论分析,也有实践经验提炼。
王公龙:通过无产阶级的解放达到全人类的解放,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理论主题。1872年,马克思在《巴黎公社一周年纪念大会决议》中指出,巴黎公社“是把人类从阶级社会中永远解放出来的伟大的社会革命的曙光”。在《内战》中,马克思说,从性质上看,巴黎公社就是促使人类自身走向彻底解放和全面发展的政治形式。
政治上,实现无产阶级解放,必须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在这方面,公社废除常备军,代之以人民武装。公社实施普选制、责任制、罢免制、监督制、普通工人工资制、廉价政府等。基于此,马克思认为,公社“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是体现无产阶级解放的政治形式。
经济上,马克思认为,劳动解放是人类解放的重要标志。在《内战》中,马克思宣告,公社的真正秘密就在于:它“是生产者阶级同占有者阶级斗争的结果,是终于发现的、可以使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它代表着‘劳动’的解放”。
精神上,人类解放离不开人的精神解放。在《内战》中,马克思赞扬了巴黎公社的可贵探索。公社在铲除了常备军和警察后,宣布教会与国家分离,并剥夺一切教会所占有的财产。公社还要求一切学校对人民免费开放,完全不受教会和国家的干涉。马克思认为,巴黎公社这些做法摧毁了压迫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了人的精神解放。
社会上,马克思指出,社会解放就是把资产阶级国家这个“统治社会、压制社会的力量变成社会本身的生命力”。而巴黎公社就是“人民群众获得社会解放的政治形式,这种政治形式代替了被人民群众的敌人用来压迫他们的假托的社会力量”。
可以说,总结巴黎公社经验教训的《内战》,就是一部关于系统阐述人类解放思想的光辉著作。遗憾的是,在过去的解读中,人们过度关注《内战》中关于阶级斗争、国家、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而忽视其中蕴含的人类解放思想,这不能不说是失之偏颇的。
东方早报:有一种说法挺有意思,巴黎公社实际上是法国大革命的终点,巴黎公社之后,法国才最终停止了19世纪在共和与帝制之间的摇摆,最终确立了共和制。这是不是观察巴黎公社历史贡献的另外一个角度?
王公龙: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虽然有无产阶级劳苦大众的参与,但它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而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政权,它不是历史上剥削阶级的改朝换代,而是公开为工人阶级利益而推翻资产阶级政权的行动,是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革命。二者在政权性质上有本质区别。
不过,尽管法国大革命结束了法国上千年的封建统治,但是19世纪的法国却总是在共和与帝制之间反复不定。这说明,铲除封建帝制的物质基础,消除人们头脑中的封建帝制思想,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不是通过一两次资产阶级革命就能彻底完成的。
巴黎公社虽然最终失败了,但无产阶级这次大胆的实践对法国政治的发展无疑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公社的实践不仅锻炼、教育了无产阶级,而且也极大地冲击、震撼了资产阶级。尤其是,公社建立“社会共和国”的努力,无疑扩大共和思想在法国的影响。这不仅使得革命后的法国人民愈加不能接受任何形式的封建帝制的复辟,而且也使得资产阶级为缓和社会矛盾,不得不日益重视以民主、共和的形式实行资产阶级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