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山东高密旧居
莫言旧居的文化意义恰恰正在其旧。土打的院墙,灰白的瓦片,老式的木格窗棂,乃至旧居的残破,才是最为真实的。
莫言获奖以后,莫言旧居要不要修、如何修,就成了一个问题。
据报道,莫言获奖之后,当地管委会提交了规划,打算花费50万元人民币对旧居进行整修。但90岁高龄的莫言父亲管贻范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莫言是从高粱地里走出去的人,通过自己的辛苦写作成名了。去年不同意修缮,今年拿了奖,同样不会同意。那样太张扬了,做人要低调,我们自己动手修修便可。”
高密想借莫言的名气开发旅游不是一天两天了。这段时间以来,当地透露出来的一些开发计划,遭到了舆论的质疑。如果这还不能令当地某些政府机构和官员觉悟,那么,整修莫言旧居这事,还是有必要继续唠叨唠叨。
50万整修莫言旧居,很可能干成一件焚琴煮鹤的傻事。50万在山东农村完全可以建一豪宅了。莫言的旧居也不大,真不知道当地要在这几间房子上怎么花,才能花上50万。这些钱,就是把莫言旧居推倒了,按照明清仿古建筑样式重建一遍,恐怕也花不完。莫非,还要在此基础上,把莫言旧居搞成一花园式建筑不成?
现在,莫言旧居的文化意义恰恰正在其旧。土打的院墙,灰白的瓦片,老式的木格窗棂,乃至旧居的残破,才是最为真实的。莫言家并不富裕,也没有必要向外人掩饰旧居的寒酸。目前的旧居,基本原样呈现了莫言青年时期的生活状况,就很好。也正是这样,很多游客来了才会心生感慨,才感觉到真实,才能代入一种历史感。
如果当地投入巨资,把莫言旧居整修得花团锦簇,反倒如焚琴煮鹤、花间晒裤,大煞风景。这就相当于把真正的莫言旧居给毁了。
而且,不能不说的是,莫言旧居至今还是管家的私人财产。要不要整修还是莫言家人说了算。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可侵犯,也意味着,管家想整修就整修,想不整修就不整修,当然,他们也有权利决定花谁的钱来整修。因而,地方政府哪怕是出于好意,要给人家整修,只要莫言的父亲不同意,这事就不能干。
再说,当地投入50万整修之后,莫言旧居算谁的?如果还是管家的,相当于将公共财政资金给了私人,这是不是国资流失?如果借此将管家老宅给占用了,这又是否为一种目光短浅的巧取豪夺?须知道,因为莫言获了诺奖之后,管家老宅的价值就已经具有了文化价值,不可再用金钱计算,当然也不能按照当地普通民房的市场价值衡量。
故乡的风情给了莫言创作灵感
这段时间以来,一直值得欣赏的就是莫言家人的本分、朴实、低调。倒是当地的一些政府机构、官员,按耐不住,跃跃欲试要搭莫言和诺奖的便车。这趟便车不是不能搭,关键要看怎么搭。没文化、没水平地硬往车上爬,恐怕是姿势难看令人笑话的。
□新京报评论员于德清
主编推荐
从"莫言热"到"莫言产业热",诺奖本身意义何在?
顾骏
随着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揭晓,“莫言热”兴起。多年来,几乎没有一个纯文学作家成为全社会关注焦点,网络书店实体书店里多的是各种形态的码字为生之人,实为人文中国一大缺憾。现在莫言吸引了公众视线,对文学的推而广之,对中国文化的建设,都有正面意义。不少多年不见的纯文学作家有机会在媒体露脸,争议“幻觉现实”究竟是何物、莫言作品的文学价值究竟何在,斯情斯景,令人恍恍然有重回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学广受崇敬之感,那才是一个几乎浸润于物欲的社会的真正“幻觉”。
获奖后的莫言本人尚能自持,许多不相干之人却似打了鸡血般癫狂。生意人开发莫言商业价值已经头脑清晰地开始了。图书销售商连夜开打营销大战,一夜之间,莫言图书价格涨幅至少两成,还一书难求,只接受预订。莫言创作的一部电视剧手稿,从20万元直接飙升到120万元。莫言老家山东高密“近水楼台先得月”,当地官员生意精明,旅游局当下设计出“莫言旧居自助游”及其延伸产品“乡村休闲游”,据说整个山东旅游的口号也改一改,由“一山一水一圣人”,改为“一山一水一圣人一文豪”。招商局研究如何让莫言促进招商引资,管委会拿出了“弘扬红高粱文化,打造半岛特色旅游带”的计划书。
诺奖降临中国作家头上没几天,从“莫言热”到“莫言产业热”已经热火朝天。莫言本人在听悉获奖时曾言,热不过一个月,看来事情是由不得他了。那么趁热打铁,该不该想一想,诺奖本身的意义到底何在?诺奖对中国文学以至整个中国的意义又是什么?经济起飞之后的中国,哪个方面可以从诺奖得到新的驱动?仅仅“在文言文”,日渐枯萎的中国纯文学而不是写手码出来的网络文学,如果能拜莫言获奖所赐,“老树发新芽”,比如提高了文学作品的稿酬,复刊了几本纯文学杂志,催生许多青年热爱文学投身文学,那才是实实在在的莫言获奖的功德所在。 (来源: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