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学术 > 毕加索:三部影片背后的艺术大师(图)

毕加索:三部影片背后的艺术大师(图)

2012-11-01 11:39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毕加索

10月25日是毕加索的诞辰日。即使在出生后的第131年,这个从地中海太阳海岸走出的艺术家,仍然是个话题制造者。和毕加索相关的最近一条新闻发生在10月16日,这一天荷兰警方宣布,位于鹿特丹的康索现代艺术中心馆发生失窃案件,7幅画作被盗,其中就包括毕加索在去世两年前创作的《小丑泰德》。

那么,当人们谈论毕加索的时候,人们在谈论什么?天才与伟大,现代艺术与立体主义,难懂与抽象,《格尔尼卡》与和平鸽,以及坊间津津乐道的7个女人。毕加索为现代艺术贡献了立体派,同时也成为另一种现代艺术——电影的宠儿。以这位艺术大师为主角的影片不计其数,笔者从中选取三部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影片,从不同的视角观察这位充满个性的艺术家。

 

《毕加索的秘密》:艺术的悬疑片

这部片子被归类为悬疑片,导演是亨利·乔治·克鲁佐,主演是毕加索本人。在片子的一开始,导演就把自己的意图告诉观众:我们喜欢了解那个神秘的过程,引导着创作者穿越危机丛生的冒险历程。《毕加索的秘密》在1956年上映,片中所出现的毕加索的画作都被他销毁,所以这部纪录片在法国享受“国宝”的待遇。除了几句旁白以及毕加索和克鲁佐的对话,整部片子没有太多的语言。观众看到最多的,就是毕加索那只挥动的手。

在阴暗闷热的画室里,毕加索只穿一条短裤,坐在画板前,对导演说:我需要一些墨水。他要在摄像机的底片用光之前赶出一幅画来。大概只有5分钟,他画了一朵花,转眼间就变成一条鱼,鱼后来变成少女,少女变成公鸡,公鸡又变成其他东西。观众不知道毕加索的下一笔会画什么,毕加索或许也不知道,但他知道何时可以停下来。导演的意图得到很好的贯彻,画家的生活被观众所体验,观众可以旁观毕加索是如何完成他的画作,虽然这本身就像一次充满悬疑的冒险。

在毕加索之前,西方绘画的核心在于焦点透视法。毕加索的画作,努力打破“焦点透视”对西方绘画的统治。你可以同时看到一个人的正面和背面,左脸和右脸,看到变了形的五官和身体。即使对毕加索的作品不了解的人,在搜索引擎的帮助下也会使用“线条”和“色彩”诠释他,不过克鲁佐显然比一般人更了解这位孤独的画家,他所害怕的是自己误导了观众,让观众认为毕加索只用了10分钟来完成一幅事实上需要5个小时的画。

《毕加索的奇异旅程》:生活是出荒诞剧

毕加索的爸爸在下葬的时候死而复生,后来当上了儿子的经纪人;毕加索在美国的时候被判处死刑;毕加索秃顶是因为用了爸爸送的新款洗发水,而脱掉的头发被爸爸拿到街上叫卖……

这些情节都是《毕加索的奇异旅程》里的。如果说《毕加索的秘密》是一部带有悬疑味道的纪录片,那《毕加索的奇异旅程》则是荒诞、搞笑的人物传记。

在后来的喜剧片中,总能看到这部片子的影子。如同他那长达75个字的拗口教名所预示的一般,毕加索的一生充满神奇色彩。

 

比起毕加索抽象难懂的画作,普通人更关心他的私生活和情史。研究者甚至把他生命中的7个女人对应他的创作时期。传记作家约翰·理查德森是《毕加索传》的作者,他认为,毕加索会和希腊神话中的弥诺陶洛斯一样,把自己深爱的女人当做祭品。在《毕加索的奇异旅程》里,导演安排了7个女性角色,暗喻毕加索的情人们,与他合唱《小手冻僵了》的侍女、芭蕾舞演员、只会唱一首歌的歌手、餐厅里的姑娘、像噩梦一样反复在毕加索生命中出现的古根海姆夫人、初恋情人和她的孙女。当几十年后毕加索再次遇到念念不忘的初恋情人时,她已经成为白发苍苍的胖老太太,倒是她的孙女,长得和年轻时的她一模一样。

而在现实生活中,自杀、发疯像诅咒一般落到毕加索妻子、情人的头上,唯一长寿的是方斯华,她在与毕加索生活10年后离开他,并出版回忆录《与毕加索的生活》,这让毕加索恼羞成怒,不过方斯华不在乎,她早就说过“毕加索永远在对他的女人们撒谎,为的是让她们顺从地围绕在自己身边”。

《毕加索与公牛》:艺术大师和中国的距离

第三部片子是部“中国制造”的动画片,只有10分钟,讲的是毕加索如何画一头公牛。这部来自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动画片带有浓郁的1980年代色彩,字正腔圆的旁白摆脱不了说教的意味。但动画片介绍了毕加索创作公牛的全过程,从第一幅图到第十一幅图,一头写实的公牛变成毕加索独有的公牛,正如片中所引用西班牙诗人拉斐尔的话,“毕加索来到这个世界上,使世界大吃一惊,他把世界翻了个个,并赋予它新的眼睛。”

所以即使站在当下来看,《毕加索与公牛》也是向中国观众介绍毕加索的好片子。提起毕加索和中国,大家最喜欢的段子是,1956年,画家张大千去法国与毕加索会晤,毕加索说:“在这个世界上,如果要谈艺术,第一是你们中国人有艺术……我最不明白的是,你们中国人为什么要跑到巴黎来学艺术。”或许是中国传统画作中的“散点透视法”引起了这位天才的共鸣,才让他贬低西方艺术的同时称赞中国艺术。

然而,中国的观众并没有像毕加索理解中国艺术那样理解毕加索。在2011年上海世博园举行的毕加索原作大展中,每天的参观人数不到预期的一半。1988年出品的《毕加索与公牛》中用“怪异、恶作剧”来形容一部分人眼中的毕加索,而到了20多年后的今天,在中国仍然没有太多人能看懂毕加索。学者沈语冰在去年接受媒体采访时把症结归于“现代主义在中国美术教育中的缺席”。而陈丹青也曾说过,中国只把毕加索带过来,而他的生态却没有过来。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