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学术 > 王克举的油画艺术:自觉意识与感性生命

王克举的油画艺术:自觉意识与感性生命

2012-11-09 13:43 文章来源:新华网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文/范迪安

中国艺术的当代形态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艺术界面临的最重要的文化命题。经过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变革,中国艺术在今天正迫切地需要从中西文化观念碰撞的漩涡中,也从全球化趋势的浪潮中走出自己独特的航线,并且以鲜明的文化特征在世界文化之林中拥有鲜明的形象。中国艺术的当代形态,不仅指目前一般称为“当代艺术”的狭义上的当代形态,同时也指包括油画以及其他艺术载体和类型的所有艺术。对于中国油画来说,经过二十世纪初引进落根到二十世纪中叶的艰难发展,特别是经过了改革时代的文化观念的洗礼,油画在今天业已成为艺术家用于表达时代观念的重要载体,因此中国油画在建构中国艺术的当代形态中,就具有特别突出的意义。

这些看上去是艺术理论甚至是文化理论的问题,在王克举这位艺术家那里,却是一个与他的油画探索和创作紧密相关的思想观念层面的问题。站在王克举的油画作品面前,人们能够感到他的艺术充满十分倔强而鲜明的个人特色,他在艺术表现上所迸发出来的旺盛的感性生命和他营造画面意境的整体能力,使他的作品能够迅速地吸引着人们的视线,在他作品强烈的风格之后,又有他所开拓的艺术主题内涵。这些年来,他在中国大地上行走,将所观所感记录在画面上,带回来极为新颖的视角和极为强烈的景观。作为中国油画艺术中年一代的重要代表,王克举这些年在艺术上迅速的积淀起来,他似乎在一种强烈的创作意愿的驱使下,不断地走向大地的深处,不断地去开拓他艺术的表现空间。但是在他的这种艺术热情,特别是一种近乎于疯狂、痴迷的艺术追求后面,实际上有一种艺术理想和艺术观念在支配着他的行动,也可以说正是对中国油画、中国艺术当代形态的长期思考,使得他在这一代油画家中,自觉意识到油画的真正出路和所需要付出的努力。

 

 

从1980年代学画一路走来王克举经过了自己在艺术上的多次嬗变,也可以说是多次跳跃与升华。他早年所学习的是传统形态的写实风格,其中虽有对物象细节描绘的突出能力,但在作品的整体形态上是传统型的。在他进入中央美术学院(学习之后,他的思维方式、感受方式发生了变化,但是一个画家思维方式的改变并不意味着作画方式的改变,在他的感受深处也经历了思想嬗变与绘画风格之间矛盾的冲突,包括这种冲突所带来的痛苦。但是王克举具备了一位艺术家最重要的品质,那就是用极为坚毅的勇气,面对自己、面对时代的课题。在思想超越的同时,用行动来跟进,由此他更多地分析西方艺术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换过程,也更多地分析中国油画在几代艺术家那里所形成的时代特征,他意识到中国艺术在当代的发展,不仅要向西方学习,包括向西方的古典和西方的现代学习,更重要的是要脚踏实地地站在中国的土壤之上,在中国社会的现实面前,在中国本土的自然景观与生命物象面前,寻找与之对应的心灵感悟与景物主题,因此近十年来,他每年都要花大量的时间走向大地,体悟着荒茫大地草木萌生,在自然的土壤上,建构自己的创作空间。

在“当代艺术”迅速占领视觉和图像的空间时,中国油画的发展实际是同时遇到了双重挑战:一方面是就油画的发展而言所需要的观念层面的挑战;另一方面是面对今天的图像世界所需要应对的造型层面的挑战,或者说形象的、图像的挑战。经过了许多年实践的王克举很清楚这双重挑战提出了对自己的要求,他也因此在油画的探索中着重瞄准表现语言和图像方式的建构。他在走向生活、走向大地的过程中愈发感觉到,只有面对真实的物象,才能调度和激发起创作的灵感与激情,与此同时作为创作主体的艺术家,又需要从画面的建构本身出发,主动地把握画面的生成,在绘画的过程中通向绘画语言的实现。在王克举的绘画过程中,于是越来越趋向于观察与提炼,描绘与表现,塑造形象与塑造画面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结合与统一。面对自然景物,他总是细心体察,反复观察,在心中酝酿着画面的形式结构,始终把眼前的实存的自然景物和画面的塑造与结构结合起来,主动地驾驭作品,把握作品通往完成的过程。在自然的风景面前,他一方面是激动的,另一方面又是冷静的;一方面努力捕捉自然物象的生态状貌,另一方面在画面上更为强烈、更为集中地进行形式的探索,因此他的作品拥有极为强烈的形式构成,点、线、面和色调、笔触、肌理都交织为丰富的结构,但在形象塑造上又充满着来自自然的生动感。他的作品在写生和创作之间,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表现方法,或者可以说他找到了通往自然同时也充分表达心灵的道路。

 

 

王克举在走向自然的同时,还体现出他独特的性格。他的性格基因中有着对朴素和雄强这种美学意境的追求,因此他曾经对西方现代以来表现主义的绘画风格很有体会,他也特别喜欢像乔治o鲁奥(GeorgesRouault)这种粗犷表现型的西方画家,但是他所要解决的问题,并非在形式上表现的意图和粗犷雄浑的风格,他更多的要透过自己的表达语言来通往生命的存在。所以这些年来,他避开时尚的风景和常见的景物,到最朴素的山野和田头,与大地和庄稼对话,在高粱和棉花地头感受,去和这些自然景物形成心灵的交流,在描绘自然物象的同时,贯注了歌咏自然、赞美生命的情怀,这是他的作品所以能够不仅在形式上、还在精神上打动人的原因。

王克举的工作室就在大地之上,他绘画的现场包括现场的感受、现场的处理和现场的塑造都在作品中历历在目,这在当代中国油画界是十分突出的。已经有许多画家为了摆脱西方艺术影响的痕迹而走向自然,在写生中捕捉生命的意义,但是王克举这些年来坚持把创作的现场摆在田头,坚持在现场完成每一件作品,使每一件作品拥有独特的价值,由此他将写生的方法上升为观念的建树,在思想观念和语言建构的层面上进入了当代的领域。在这个意义上,王克举的油画,在成为中国油画当代形态的重要构成的同时,也在为中国艺术的当代形态做出自己的贡献;他的作品是一种生命存在的形态,也透溢着文化艺术观念的时代精神。

2012年11月于中国美术馆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