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现代家庭”模型,其中一些理念目前已于欧洲多国试行。
当能源危机无法回避,人们对生活舒适度要求未曾降低的今天,如何设计出更适合现代及未来生活的产品?“设计及创新科技博览”试图解决这一问题。
昨天,由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办的第八届“设计及创新科技博览”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此次以“丹麦设计社会”为题的丹麦馆主题展以各种简约和绿色的设计为主,在主办方看来,丹麦的日常生活从建筑到家具甚至日用品都很人性化。
此次博览会有包括中国香港、台湾,以及丹麦、德国、韩国、日本、荷兰等11个国家及地区的350个参展商参与。今年的伙伴国为丹麦,展览设有贸易馆、创意馆、丹麦馆等主题展馆,以及“香港创意力量”等展区,展览将于明天闭幕。
“能源”成未来设计关键词
走进三楼展厅,在白色织物的构建下,丹麦馆以清新的极简风格构筑出北欧风格的展台。丹麦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资源并不丰富,所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被融入理想中的未来建筑。
一个“2020年的现代家庭”模型以太阳能光板作为屋顶的主要部件,而落地窗和天窗也让住户能最大限度“收集”阳光能源,最重要的是它自带“碳中和”系统。通俗地说,这个系统可以将日常活动可能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通过植树等方法来中和抵消。由于房子本身可以产生能源,30年后积累的能源正好抵消建造房屋本身损耗的能源。这些理想中的房屋并非异想天开,其中的某些理念已经于欧洲多国试行——比如太阳能板已经成为许多德国居民家中的供电来源,政府鼓励居民将收集的太阳能通过电网供给国家,而国家给予经济补贴,对居民来说还是一件“赚钱”的事情。
实际上,“低碳未来”已经成为本次展览的重要主题。比如一款小太阳形状的自发电电灯(LittleSun),白天将它背面(有太阳能光板)朝上收集太阳能,晚上就成为一款照明用灯。展示人员甚至将它砸向地面,来展示它材质的坚固性,而它只不过是用回收来的塑料加工而成的。设计者Pham希望它能走入那些缺乏能源的落后地区,在发达国家以全价销售,但在欠发达地区则价格低廉。
回收再利用的确是节约能源的好方法,比如用废气塑料压制的椅子、用易拉罐做的针头收集器,不仅制作原理简单,实用性也更强。
“人性化”设计是基础
丹麦之所以被称为“设计王国”,还在于极简的后工业风格以及流畅的几何风格在设计中的运用。丹麦设计师ArneJacobsen设计的椅子如Egg(蛋)、Swan(天鹅)及Ant(蚂蚁)就是如此。Ant采用三脚设计,是全世界第一张椅背、椅垫一体弯曲成型的椅子,简约而不乏舒适。
其实,无论是“绿色环保”还是“视觉至上”都不能离开“舒适”二字。这种“人性化”的概念随处可见,包括在一些为老年人设计的产品。比如“Omhu拐杖”采用鲜亮色彩,扶手处和底部做了特殊的橡胶处理,设计者认为,“最重要的是要让使用者感到轻松,就像在从事一件体育活动,像使用曲棍球棒或登山拐杖那样,而不是一副艰难行走的样子。”
参展的丹麦皇家艺术学院学生的一组作品更能体现这一理念。“白天与夜晚的床”(Day&NightBed)由Hertz设计,“我的任务是为生活空间狭小的香港家庭设计一组多功能家具,寻找一种能结合丹麦和中国香港传统的方法,有亲和力并且舒适。”从模型来看,每一个几何形物件都可以像七巧板那样随意组合,木质边框可以折成椅子或者柜子。女学生Babara设计的“拆分空间”(DividedSpace)把床和沙发都“安置”在了墙上,需要用时随时取出。这些设计者或多或少都从亚洲国家特别是日本的设计中汲取了灵感,因为未来人们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能源稀缺,还有人口数量增多后造成的空间逼仄。
除了“丹麦馆”,“创意馆”内的设计作品也将实用性和美观舒适相结合。据介绍,今年的博览会继续获得香港特区政府“创意香港”支持,于“创意馆”内特别开设“香港创意力量”展区,不少作品都是首次在香港展出,包括用纸张做成的衣服、用废弃物品做的音箱,而现场的装置艺术则由白色乐高玩具搭出各种造型,寓意创意的无限。
此外,与“设计及创新科技博览”同期举行的还有“国际中小企博览”,似乎成为设计展的“商机渠道”,来自35个国家超过330家的企业参与其中,包括电子商贸、市场推广、商政支持多个范畴。
另外,还有30场专题研讨会的论坛,香港贸发局主席苏泽光表示:“中小企业占全港企业的98%以上,为超过120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这一博览会则提供了一个优质的交流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