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展览 > 中华书局《中国地域文化通览·上海卷》成果发布会昨举行(组图)

中华书局《中国地域文化通览·上海卷》成果发布会昨举行(组图)

2012-12-12 13:50 文章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旧上海明信片》中辑录的晚清“张氏味纯园”(张园)彩色明信片。 

见习记者陈大白  

继《上海通史》和《上海文化通史》之后,又一部描写上海文化特点的精品力作即将问世。12月11日,《中国地域文化通览·上海卷》编撰成果发布会在上海文史研究馆举行。

《中国地域文化通览》是在国务院领导下,由中央文史研究馆牵头组织各地文史研究馆编撰的大型丛书,每个省、市、自治区一卷,全书共34卷,即将由中华书局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全版图的分省文化地图,也是第一部按照行政区划梳理地域文化脉络和亮点、学术性和权威性兼备的大型丛书,由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袁行霈担任主编。

 

丁香花园位于上海海格路(今华山路),始建于同治元年(1862),传说是李鸿章为其小妾所置。它由美国著名建筑师艾赛西·罗杰斯设计。

《中国地域文化通览·上海卷》(以下简称《上海卷》)于2008年1月31日正式启动,由上海文史研究馆两任馆长吴孟庆和沈祖炜敦请在中国文化史和都市文化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孙逊馆员共同担任主编。根据中央馆要“突出地域文化重点、特点和亮点”的编撰精神和具体规范要求,《上海卷》将上海文化定位为“近代中国都市文化先行者”。全书共计50万字,由孙逊、冯绍霆、陈云发、葛壮、施扣柱等十多位上海史专家共同撰写而成。绪论部分由孙逊撰写,题为“上海文化的历史源流和特点”,上下编的主题分别为“上海文化的发展历程”和“上海文化:近代中国都市文化的先行者”。

 

曾经位于外滩的巴夏礼纪念铜像

据该书主编孙逊介绍,古代上海文化从属于吴越文化和江南文化,而开埠之后形成的近代上海文化是中国地域文化谱系中具备独立品格的一支,也与中国城市的近代化进程相吻合。因此,近代中国都市文化先行者的定位比较准确地把握住了上海文化的主要特质。

 

专访《上海卷》主编孙逊

从书法文学方面挖掘影响上海文化的史料

孙逊 

东方早报:《上海卷》有何亮点?

孙逊:书法方面,我们突出了平复帖,本来对它的介绍淹没在“二陆”(即陆机、陆云)的一个目内,很不醒目。其实书法理论界已经注意到了它的重要性,我们这次在修改时就把它单独立了一个目:“平复帖:书法史上的非凡意义”。文学方面,明至清中叶的文学创作一节,我们突出了张南庄的《何典》,并将其和晚清郭友松的《玄空经》联系起来,梳理出上海地区方言幽默滑稽小说一脉。出版方面,例如近代上海出版一节,目前一般都是强调“西学东渐”的影响,但我们在讲“西学东渐”的同时,又单独立了“‘中学西传’和近代上海英文出版”一目,这也是我们新挖掘出的一个亮点。

 

东方早报:在戏曲和绘画方面,上海做了哪些贡献?

孙逊:在戏曲方面,京剧的定名和发扬光大都在上海。京剧起源于北京,但当时只称为“皮黄(簧)戏”,直到徽班入沪,在《申报》上第一次出现“京剧”二字,是上海对京剧的巨大贡献。当时上海是名副其实的“文化大码头”,上海人喜欢起哄、人来疯,上海的报业又发达,因此京剧名角要出名都要来上海,有句话叫“不唱红上海,就不可能唱红全国”,如同现在的春晚。另一点,京剧到了上海以后延伸出“海派京剧”这一支,加入了西洋元素,比如伴唱、配乐,讲究舞台布景和演出效果,甚至有用真刀真枪打仗。

绘画方面主要是“海上画派”,这是近代最大的流派。有一种说法是“海派无派”,画家并没有共同的主张,只迎合市场的需求。当时的上海是一个绘画市场,在市场上老百姓喜欢那些讨口彩、漂亮的画,因此“海上画派”形成了商业意识和市民趣味这些特点。这个画派延绵百年,诞生了“三熊”、任伯年、赵之谦、吴昌硕等名家,至今仍有上海花园的“新海派”继承下来。

东方早报:“海派”一词最初如何诞生?

孙逊:两个起源,一个来自戏曲,一个就是绘画。最早是《清稗类钞》上说晚清时期的京剧界,不符合北京规范的外省就叫“海派”。然后俞剑华的《中国绘画史》说蛰居上海的画家“画品遂不免流于俗浊,或柔媚华丽,或剑拔弩张,渐有‘海派’之目”。这就是“海派”一词的由来,可以看出它最初是一个贬义词,后来专门指上海地区的文化风格和生活方式。至今我们仍然用“这个人很海派”来说这个人很会吹,带有一点贬义,所以书里统一称“上海文化”,而不用“海派文化”。

东方早报:同样为都市文化代表者,上海和香港、巴黎有何不同?

孙逊:都市的概念很早就有,但通常指政治中心、军事重镇,而近代都市产生了一个新的功能:商业。上海的崛起就是这样一个以经济为中心的商业都市,和以往的北京、西安等城市不同。香港虽然也是都市文化的代表,但是比之上海晚了几十年。近代的上海被称为“东方巴黎”,因为当时的租界分为三块:华租界、公共租界和法租界,而法租界是上海最精华的地段,都是法国梧桐树,基本设施好,都是小洋房。第二个,巴黎的特点是时尚之都,解放前的上海恰恰就是如此,解放后上海被定位为工业城市,巴黎的色彩就越来越淡化了。

东方早报:《上海卷》只编纂到1919年,1919年之后的上海文化是怎样的?

孙逊: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才是上海最繁华发达的时候,具体来讲是蒋介石迁都南京以后。南京和上海很近,如同今天的华盛顿和纽约,形成了民国时期的双城机构,前者为政治中心,后者为文化中心、经济中心,民国的要领在上海都有住宅和公司。那个时候的百乐门,是纸醉金迷的上海象征,还有电影、现代话剧都是在1920年代以后在上海发端发展,美术方面有月份牌、广告牌、香烟牌、画报等。很可惜书里面都没有放进去。

 

◎书摘

上海:万国建筑博览

砖木结构的丁香花园位于海格路(今华山路),始建于同治元年(1862)。传说是李鸿章为其小妾所置,后传给幼子李经迈。它由美国著名建筑师艾赛西·罗杰斯设计,主楼是一座美国式乡村别墅,在西侧另有副楼。室内布局典雅,餐厅与会客室均用玻璃装饰,门窗、扶梯、护壁板均用柚木装饰。深色露木构架,浅色粉墙,前立面设小尖顶,双坡屋面,给人以宁静之感。主楼南面为草坪及大花园,融入江南园林特色,园内曲径通幽,修竹蔽天,绕以蜿蜒起伏的矮墙,长百余米,起伏十八节,好事者谓是“一条蛟龙卧半园”,也称“龙墙”。园内有未名湖,上设九曲桥,湖中心有湖心亭,为一素色琉璃瓦的八角攒尖顶,顶上有一凤凰雕塑,故称凤亭。湖边上有旱船、假山,皆为传统园林做法,与西洋式的楼房联系得颇为生硬,如果真是李鸿章所置,倒也与他食洋不化的做派相似。

赫德任海关总税务司期间,在毕勋路(今汾阳路)九弄三号,建造了中国海关关署俱乐部,俗称小木楼,为上海地区仅存的木结构小洋房。这幢二层木结构的小洋楼,带有英国早期殖民地式建筑风貌,建筑平面呈正方形,体量较小。台锥形翘屋顶,屋面盖瓦楞薄板,至今已过百年,从未更换过,足见质量上乘。屋顶上按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建一座类似普鲁士士兵头盔式的有翘檐的老虎窗,以采光通风。南向屋下为方柱敞廊,外墙用木材制成横线条鱼鳞板条,门窗均用木材制成。屋内底层正厅设置舞厅,平顶石膏线脚侧都设倍司圈,两侧有壁炉。俱乐部南向正前方有一片六百平方米的小花园,栽种奇草异木、四季花卉,供休憩者观赏。

20世纪初,万航渡路上出现了一幢早期欧洲洋人来华建造的外廊式花园洋房,主人是19世纪晚期清政府邮传大臣盛宣怀的儿子盛恩颐。外墙建筑立面以连续半圆券为主要元素,讲求比例和简洁,墙面施以灰泥,没有什么装饰,表现出维多利亚时代的新文艺复兴风格。平面为方盒子体形,简单而平缓的斜坡屋面,铺设小青瓦。二楼为平拱或券式窗框,檐口和券的线角都显示出西方正规的建筑特色。花园在建筑东南隅,一座虹式木桥架在小溪上,巨大的卵石堆在小溪近处,高大的树木遮荫蔽日,营造出一片休憩空间。

法租界公董局总董官邸,位于今汾阳路七十九号,外观为18世纪欧洲城堡样式,是法国文艺复兴式住宅的典型。整个建筑明显采用横三段与竖三段式的立面处理手法,强调外形的水平线条,建筑的比例及构图十分严谨。住宅的主体建筑平面中部凸出,大门前是左右双抱的露天阶梯。一楼正门为券式,两旁为爱奥尼克式双柱。门框、窗框上装饰浮雕。虽然只有两层半,但正立面皆对称,一、二层间均有较深厚的腰线。一楼大厅,地坪、壁面、顶部天花都用大理石砌筑,天花上的石膏雕刻细腻、精致。室内护壁、楼梯扶手、壁炉架等都用柚木及硬木拼板,富贵豪华,具有欧洲新艺术运动派建筑特征。主楼前面是一块占地很大的法国风格的大草坪。造型有点像美国华盛顿的白宫,故有“海上小白宫”之称。    (注:本文节选自《中国地域文化通览·上海卷》第六章:建筑设计和近代都市空间之第一节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