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展览 > 第三届大芬国际油画节隆重开幕

第三届大芬国际油画节隆重开幕

2012-12-13 08:00 文章来源:中国日报深圳记者站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第三届大芬国际油画节”今天下午在深圳大芬村隆重拉开帷幕。据悉,此次油画节将包含五大活动,分别为首届全国中青年油画展、油画名家画龙岗油画展、艺术衍生品创意展、大师型格——当代名家艺术作品展及原创油画拍卖会等。

为给全国中青年油画家搭建一个作品展示、交流的平台和绘画理论交流、融合、碰撞的平台,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省美术家协会、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政府将共同举办“首届全国中青年油画展”。

据了解,此次画展共从全国各地征集到的三千余件作品,经过初评,复评,最终有108件作品脱颖而出,其中10件被评为优秀作品。

展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首届全国中青年油画展的开展,某种程度上来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一方面为深圳本土油画家参加全国性大展提供了便捷的途径,另一方面为深圳在全国油画事业大发展的进程中占得了自己应有的位置,留下全国艺术创作的深圳印迹。对于大芬油画村而言,此次国家级画展落户大芬,更加夯实大芬油画村在国内油画行业内的重要地位。

2013年1月1日是深圳龙岗建区二十周年的纪念日。由龙岗区政府、深圳市文联共同主办,龙岗区文产办、大芬油画村管理办承办的一场名为“油画名家画龙岗”的大型活动展将于12月12日至2013年1月15日在大芬美术馆二楼举行。本次展览,主办方共邀请到了包括周卫、玉锡珏、范渤在内的知名画家,与大芬油画村的蒋庆北、李铁香、门简成等本土知名画家一道,共同聚焦龙城广场、大运中心、地铁3号线等一系列反映龙岗建区二十年来巨大成就的景观,以油画艺术的形式进行创作。

为了保证作品的质量,同时为艺术家们提供一次交流技法、增进感情的机会,展览承办方大芬油画村管理办公室曾先后八次组织艺术家们现场写生、采风。大运新城、南岭春早、大芬飘彩、园山探幽、龙城飞歌、鹤湖怀古、龙河逐浪、龙岗大道……这反映了龙岗建区二十年来巨大变化及客家地区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的龙岗新“八景”,为艺术家们的创作提供了无尽的灵感源泉。

由大芬美术产业协会牵头承办的艺术衍生品创意展将在12月12号到25号期间在大芬美术馆二楼展出包括绘画、雕塑、室内装置、家具设计、日用品设计等在内的艺术衍生类参选作品100余件。(记者陈虹)

 

链接:

大芬油画已成为深圳的土特产

有人说,许多外国人或许不知道深圳或龙岗,但一定知道大芬——油画“王国”。在这片0.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无数追梦的美术工作者,在大芬圆梦,大芬多元的艺术村落已悄然形成。

 

原创画家大芬寻梦

在大芬村对面的大芬廉租房内,原创画家王同行拥有一片自己的小天地。2004年,在朋友们口口相传的描述中,大芬村俨然是画家们的天堂,怀揣着一片憧憬,王同行从东北边陲的双鸭山市来到大芬寻梦。虽然当时环境欠佳,但浓厚的艺术氛围让王同行决定留了下来。

曾有一个外国客人出几万元让王同行模仿一幅画,被他断然拒绝。“我宁可不卖,也不愿意模仿。”即使是自己的卖相好的作品,王同行也不愿意复制第二幅。虽然看似偏执,但就在这样的坚持下,王同行逐渐得到业内的认可——其作品《松花江畔》目前正在亚洲美术交流展中展出,已在十多个国家巡回展出;2011年日本富士电视台拍摄的《画家王同行专题片》在全球播放。目前他的客户已经遍布全球,不少作品均被私人收藏,如《早雪——雪融的季节》在展于日本东京京都银行画廊展出后即被收藏。

喝上一口铁观音,王同行调侃自己已是“奔五”的人,大芬村里的年轻画家们长江后浪推前浪。“深圳是一个充满活力与生命力的城市,作为原创画家,我要立足大芬出精品。”

 

 

“村民”过上小康生活

在大芬村内,随处可以看见原村民们闲适的身影,与游人和画家们共同构成一道和谐风景。在一棵大榕树下,村民曹阿伯正与几个老伙伴聊天,作为大芬土生土长的当地人,曹阿伯亲眼见证了大芬村的变化。在他的记忆中,几十年前这里只是一片破落的小乡村,经济发展不好,村里人均收入屈指可数。

在曹阿伯看来,20余年来文化令大芬发生了巨变,不仅在政府的支持下,村内环境从无序走向秩序井然,村民们的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更重要的是收入提高了。曹阿伯将自己的房子出租出去,“每月的房租足够喝早茶,偶尔还打打牌。”儿子也做起了画笔颜料的生意,大孙子在艺术氛围的熏陶之下,正开始学习美术,打算未来考艺术特长生。

 

大芬特产就是油画

“我们带点画回去吧?”在大芬美术馆内,陈倩倩正与同伴们低声商量着什么。作为一名在深圳奋斗打拼了5年的福建姑娘,陈倩倩即将回家乡陪伴已近年迈的父母。

在深圳工作5年的时间里,陈倩倩时常会来大芬逛逛。“每年我都会来这边转一下,文博会的时候也会来,5年里大芬的变化也很明显。”陈倩倩说,过去大芬多是廉价、复制行画,随处可见十块钱一幅的画,但是如今却有越来越多具有创意性的画出现,有看头的画廊也越来越多,“这不仅对艺术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可喜的转变,也刷新了市民对大芬的认知。”现在只要有朋友来深圳玩,陈倩倩都会将他们带来大芬,让他们看看这个曾在世人面前展现过“大芬丽莎”的村子,可以说,大芬村承载了陈倩倩对深圳的许多美好记忆。“别人都说深圳没有特产,可我觉得,大芬油画村里的画就是特产。”(深圳商报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