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面对市场,是既期待又怕受伤害。既怕自己养在深闺人未识,与市场没有关系;又怕自己太涉入市场,被市场伤害玩弄。
艺术市场就是买卖艺术品的地方。艺术家很少不想与市场产生关系,因为应该沒有艺术家不愿意卖画。不论艺术价值多高,市场价格往往是衡量价值的最直观的体现。但学校只教画画,没教市场,学校老师也没人懂市场。艺术家们从学校毕了业,开始有画廊来联系想要合作,这时候开始有模糊的市场概念。但周围人对市场都很陌生也没概念,也不太有人能问。
一出学校,面对市场,艺术家就各凭本事造化机遇了。没画廊代理,独自黯然神伤;有画廊代理,又不知来者何人?什么来头?这几年画廊风起云涌地出现,我常遇到艺术家来打听画廊的背景。如果是大画廊,怕抓不住,怕吃亏:如果是小画廊,又不甘心。如果画廊表示有兴趣,想买画,作品能有知音,没有人不开心的。但这时又不懂得怎样与画廊合作。该展览合作?还是该代理关系?能全面代理,还是地区代理?到底该合作几年?利润该如何分配才合理?
遇到有实力与势力的画廊,推介力大,那当然幸运,但这毕竟是少数。这种画廊代理的艺术家对画廊有种忠诚与感激。但不要以为有大画廊代理,艺术家就可以从此高枕无忧。我也听过已被西方能参加巴塞尔层级的西方画廊代理的中国艺术家抱怨他们在中国没有藏家,西方老板也不像中国老板一样会在二级市场护盘。如果这大画廊推介不力,艺术家签了像卖身契般的合同,但对方一年也办不了几个展览,但又被合同绑着,那真是悔恨莫名,有苦难言。如果遇到画廊以各种理由拖欠画款,或以展览名义借画不还,有时一借数年,有借无回,索讨无门,那更是惨上加惨。还有的代理画廊忽然离开国内或消失了,或画廊老板洗手不干了,那也挺惨的。
表面上是画廊挑艺术家,其实艺术家更挑画廊。艺术家对画廊期待很高,所以常有所托非人之叹!很少有艺术家对自己的代理画廊满意的,就像是老婆永远是别人的好的心态是一样的。艺术家衡量画廊,总觉得画廊实力有限,永远做的不够,一山还望一山高。
而画廊对艺术家也是又爱又恨。小画廊千辛万苦把年轻艺术家给捧出来,几年后艺术家投奔他人,只有牙痒痒地抱怨艺术家过河拆桥,见利忘义。但对艺术家来说,如果画廊推荐不力,也不能坐以待毙啊!这里头有太多说不尽的恩怨请仇。
艺术家有时会遇到拍卖公司直接来要画上拍。照道理说,拍卖是二级市场,应从藏家徵集,但近几年拍卖公司竞争激烈,徵集难度大,拍卖公司有时为出奇制胜,开发新的门类板块,但因藏家不多,有时也会从艺术家直接拿画。但大多数艺术家并不明白作品骤然进二级市场其实是非常危险的事。如果在一级市场没有稳定的藏家,没有长期稳定的价格,在二级市场忽然拉抬价格是自乱筹码的事。很多艺术家以为二级市场价格越高越好,以为二级市场拍卖的价格一出,自己卖画的价格就能随之调高。我就亲眼在拍卖会上见过有油画家找自己的亲人与学生办了两张牌对举。艺术家自己举到一个市场都不认的价格,之后谁来接盘啊?画全砸自己手上了,这样作完全是自毁长城的事。
现在还有个策展人组织展览时来向艺术家来索画的怪现象。以前策展人纯作展览,最多就是艺术家自己表示感谢而赠画。现在就是摆明了要画去卖,艺术家想要参展,只得迫于情势送画。现在市场已经入侵原本学术的领域,几乎无所不在了,
中国目前市场各环节都不太规范,艺术家如果不懂市场的规律与险恶,其实十分危险。有时几年一犹豫一蹉跎,耽误了市场的好时机;或是一下与这合作被不当炒作,一下与那合作又被冷落,跌跌碰碰,有时撞得连对艺术的信心都没了。但这一切生聚教训,都得艺术家们亲自品尝,冷暖自知。
链接:
近日,国内的某些艺术媒体在微博上发布这样一条消息:“伦敦Britannia大街上的高古轩画廊将举办中国艺术家曾梵志的第一场英伦个展。此次展览将于11月20日开幕,一直持续到2013年1月19日。有外媒透露将有一批中国收藏家分坐几架私人飞机到伦敦光临开幕展,甚至有内幕爆料称新作已全部售罄,单件作品平均价位在1000万人民币。”很快有人对此回应:“欧洲近年对中国当代艺术已经不怎么关心了,国内的媒体宣传还在打肿脸充胖子。”“张晓刚、曾梵志都投奔国外的商业画廊,本身就是衰败的标志,国外真正的大艺术家都是跟基金会合作的,活着的时候就投奔商业画廊,学术前途基本上就废掉了。”
对这些话,谁都有自己的看法,但中国当代艺术的价格高到让欧美都难以接受,却是基本共识。而且,对一个展览如此报道,强烈的意图很明显。如果实际情况是真身,传言就是替身和赝品。但对不在现场、不明真相的人来说,我们能看到的只有替身和赝品。让传言成为现实,就是让人在没有确切验证时就对传言信以为真,以致直接影响决策、行动。除非你是当事人,否则,在没有得到确切验证时,怀疑和悬置,才是对传言的负责。此外,传媒这么发达的今天,乱七八糟的信息真真假假、瞬息万变,从信息乱流中回到基本事实,有助于理清纷乱的头绪。
艺术是技术和感悟的结合,艺术家是手艺人,但也是有体验、有思想的人。很多艺术家干的是平常活计:装饰、美化。这种手艺活的标准是“好看”——好看是硬道理,好看才能讨好观众。但“当代”艺术,主要是艺术家们对当代社会现实问题进行体验、思考、表达。这些社会现实问题越重要,艺术家的体验越充分、思考越准确、表达越精彩,也就越打动人,作品的价值也就越高。而且,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当代艺术家的体验、思考可以充分自由、独到、多元,但基本底色是共通的:被全球认可的普世、当代价值。这才可能在本土和国际上获得“正能量”。否则,技术上再花枝招展、讨好眼球,如果在基本观念上与“当代艺术”格格不入,是进入不了当代艺术语境的。或者,曾经是精彩的当代艺术,但只是不断复制时,在时代的流动变迁中不进则退,逐渐冷却、固化成文化化石。
在国内,把“当代艺术”当做一个时髦标签贴在任何艺术上,是忽悠外行和思维混乱的人。这些假迷三道的东西靠其它方面的手段硬挤入西方当代艺术平台时,对方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欧美经济暂时低迷,钱是硬通货。但在文化上,这些东西只能是被当猴耍,或者当反面例子。
至于当代艺术中不进则退的旧货,在国际学术系统中被淡忘,但依然可以发挥余热在其它领域碰撞出可能性。而且,因为国内对当代艺术的接受是迟缓的,它们在“出口转内销”时可能还是新兴的、热腾腾的。对当代艺术这个单兵突进的小众领域来说,这未必让人兴奋;但它们所包含的当代价值观,如果能在更广阔的领域扩散,利依然远大于弊,即使是以很商业的方式出现。至于有些人在价值观上改旗易帜,那就令人无语了。
同时,好玩的现象出现了:中国当代艺术在本土的热闹,与房地产、股票等的低迷有关,大多数本土“藏家”只是炒家,不和正在进行中的当代艺术家共同成长,只想拣现成的大馒头并击鼓传花。而且,即使这些作品在国际学术系统中已经黯淡,他们也依然未必理解这些作品,或者只喜欢好看但当代价值观稀薄的作品。国际垄断性画廊熟悉发展中国家的这种艺术市场状况和炒家的这副德性,轻车熟路的用国际排场和噱头来包装这些作品,让国内人乐颠颠的高价接单。
至于那些正在成长中的当代艺术家们,难道只能走成功者们的老路——关注本土现实问题,却不被本土所关注和扶持;被国际学术系统认可后,再出口转内销?
(来源:雅昌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