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2012年,被称为艺术品市场"深度调整"的一年,经历了两年井喷行情后,在国际经济形势更趋复杂和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2012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遭遇寒流,量价齐缩,市场风波不断,但与此同时,市场也呈现新的发展趋势。 做好"过冬"准备 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调整",从2011年秋拍起便显露端倪,进入2012年,市场状况持续低迷。据中国拍卖行业协会披露的数据,2012年春拍期间,中国嘉德北京保利、北京翰海、北京匡时等市场前10家文物艺术品拍卖公司总成交额为97.67亿元(含买方佣金),与2011年春拍相比全面下降,基本回落到2010年春拍水平。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2012春拍市场报告》计算出的数据也显示,截至去年6月30日,春拍市场成交大幅萎缩34.27%。 秋拍的总体情况更不容乐观,"调整"、"问底"、"下滑"等成为秋拍后见诸媒体的热门词汇。 雅昌艺术品市场监测中心最新监测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19日,大中华地区艺术品秋季拍卖成交总额为255.9亿元人民币,较2011年同期下降约50%。与此同时,衡量市场热度的高价拍品数量也急剧下滑,以亿元拍品为例,2010年秋拍,成交价上亿元(含佣金)的拍品有16件,2011年春拍有15件,而2012年秋拍仅有1件。 对于市场行情遇冷,有分析人士认为,投资资本退场是很大的原因,预计未来两三年仍是调整期,何时"见底"仍需看市场反应,各方要做好"过冬"准备。而这个状况,与中国艺术品市场近年发展过快有直接关系,因为市场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累积了大量问题,所以遇冷并非坏事,说明参与各方渐趋理性,有助于市场长远健康发展。 中国拍卖行业协会艺委会副主任刘尚勇则认为,艺术品资源目前进入到一个相对"枯竭"的时期,市场上好拍品减少,拍卖公司征集作品困难。未来应从宽度和广度两方面考虑解决:广度上,拍卖行业应引进新的拍卖品种、艺术资源;宽度上,拍卖公司应直面挑战,挖掘艺术品背后的文化价值。 不过,中国嘉德拍卖公司副总裁寇勤却对市场相对乐观。他认为,艺术品市场遭遇的最坏状况已经过去,经过调整,市场下滑势头有所缓解,各方心态日趋理性,2013年艺术品市场在宏观经济向好的背景下将略有回升。 查税风波引发业内震荡 2012年4月,中国海关发起一轮猛烈的艺术品查税行动。这场查税风波,缘于一桩自上海入关的大宗艺术品货运数量众多,却报关价奇低,大概只有进货价的千分之一,引起上海海关的关注。 据曝料,因为此事,IFAS艺术品运输公司的高层被控制,北京诺亚艺术品运输公司的负责人和部门经理被海关请去协助调查。而这两家都是承担中国藏家及机构进出口艺术品的主要运输公司。海关突然针对此事进行调查,涉及艺术圈内众多收藏家、拍卖行、经纪人及画廊,很多人被要求协助调查或补交税款,一时间,艺术圈谈"税"色变,并引起一场关于艺术品进出口税的大讨论。 据了解,在中国内地,艺术品与奢侈品同被列为进口商品的第21类。其中,与我国签订优惠贸易协定的国家,艺术品原作的进口税率为12%(现降为6%),复制品的税率为14%;未与我国签订优惠贸易协定的国家,艺术品进口关税为50%。2011年12月,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下发《关于2012年关税实施方案的通知》,将艺术品进口关税从12%下调至6%。但实际上,艺术品交易远不止6%的进口税,另需缴纳17%的增值税,对进口艺术品的实际征税额度达到23%。虽然相对之前的30%有所降低,但进口艺术品税费依然高企。 "如此高额关税,降低了国际画廊入境设点营业的热情,阻碍国内艺术博览会向国际化发展的路线,更降低国内美术馆扩充国际馆藏的可行性。"美国哈佛大学艺术史博士黄文睿如是说。 由此,业内人士展开了希望国家进一步降低艺术品进口关税的呼吁。"中国台湾、香港地区和美国、加拿大、新西兰、韩国、白俄罗斯等国家对艺术品实施零关税,摩洛哥王国的艺术品进口关税才1.25%。"长期在两岸三地从事艺术品交易的黄文睿认为,惟有实施进口零关税才是符合产业需求的治本之道。 "我们的艺术品关税同国际接轨还不够。内地同香港的税率差距太大了,不少艺术机构移师香港。这对内地实际税收来说是一种损失,对大陆艺术的期待值也有所影响。"AMRC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主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赵力评价说,虽然自2012年起,三类艺术品进口关税税率由12%降至6%(暂行一年),但中国的艺术品综合税率依然很高。 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院副院长西沐认为,中国每年进口艺术品及其衍生品规模虽然增长较快,但绝对规模并不大,对目前中国艺术品市场1000亿元的拍卖规模,以及近4000亿元的交易规模而言,几乎可以忽略。不过,艺术品关税对中国艺术品市场的长远影响仍然值得重视。中国艺术品市场比较独立,封闭性较强,除了主要靠内需推动市场的特性外,市场国际化的进程也在一步步提到议事日程上。从目前来看,关键要尽快培育我国拍卖业、画廊业等艺术品市场主体的核心竞争力,此间,除了税收政策的扶持外,更重要的是学术研究能力、资金运作能力及专业与职业化的运作能力,也就是说,做好服务是根本,深耕市场是关键。 文交所清理整顿收官 2012年,全国交易所清理整顿工作接近收官。根据证监会公告,全国36省区市中已有16个通过了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的验收,清理整顿交易所的工作已基本完成。经此整顿,艺术品份额化交易将被摒弃,各地文交所通过份额回购化解风险成为主流模式。 目前,成都文化产权交易所、泰山文化艺术品交易所等在停止发行新的份额化产品、停止已发产品份额化交易的同时,通过回购投资者持有文化艺术品份额的方式妥善化解风险,并及时修改交易规则,调整交易机制,不再开展份额化交易。另外,郑州文化艺术品交易所、北京汉唐文化艺术品交易所正在着力研究处置方案。不过,备受争议的天津文交所的份额化交易处置方案仍未见出台。 "按照其他文交所以买入平均价格退款的标准,总发行价在4.3385亿元的份额交易产品,天津文交所或原始持有人要拿出近6亿元左右的款项还给投资者,有近1.7亿元的资金缺口将难以填平,但如果以原始发售价格退款,那些在价格高位时买进产品的投资者肯定不满意。"有投资者透露,这也是天津市政府一直强调天津文交所艺术品份额化交易不能停牌,也不能盲目进行善后退款的最主要原因。 而经过了一轮清理整顿风暴的洗礼,有业内人士表示,由于此前深圳文交所成为文交所首个获得备案的案例,因此,未来文交所转型方向势必会被业内所借鉴。据了解,深圳文交所的新业务包括中央文化产权指定进场业务、文化企业上市孵化及股权交易业务、版权创新交易业务、艺术品银行业务、专门针对文博会优质文化产业项目的投融资配套服务等。 对于文交所的新定义,北京文化产权交易所筹备组负责人彭中天认为,文交所不仅是以文化物权、债权等各类产权的文化交易平台,还应该是文化资源与金融、科技、产业和市场对接的一个转化平台。文交所应该拿优质的文化资源,通过科技、产业手段,向市场倾斜,进行转化,才有可能使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 内地拍行争相赴港 2012年7月,中国嘉德公布拍卖计划,提出将在下半年进军香港拍卖市场;保利拍卖也在其官网上公布,保利国际拍卖(香港)有限公司于2012年11月下旬在香港举办首场精品拍卖会。 10月和11月,中国嘉德和北京保利的香港首拍分别落槌,取得总成交额4.55亿港元和5.2亿港元的成绩。内地两家领军拍卖公司的这两场香港首拍,被业内视为内地拍行进军境外市场的重大举措。 两家拍卖公司的香港首战告捷,让不少内地拍卖行看到新的发展空间。据悉,目前多家拍卖公司皆有进军香港市场的打算。与此同时,内地的画廊等艺术机构也在2012年加速了进军香港的市场布局:4月,北京东站画廊在香港开设分支机构;5月,站台中国在香港开设分空间;7月,香港百雅轩正式宣告成立。另外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9月21日,苏富比与北京歌华美术公司合资设立"苏富比(北京)拍卖有限公司",苏富比成为首家在中国营业的国际艺术拍卖行。9月27日,苏富比在中国内地举行首场象征性拍卖,拍品仅有一件,采取内地惯常的商业拍卖形式。 对于拍卖行的南下与北上,西沐表示,内地拍卖行向香港乃至欧美发达国家的艺术品市场进行延伸,符合我国艺术品市场战略大趋势。一方面,中国艺术机构要走出去,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国际艺术机构进入中国艺术品市场既是双向互动,也是中国艺术品市场国际化必须要经历的一个过程。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指出,与佳士得和苏富比等国际拍卖巨头相比,内地拍卖行缺少国际化经验、专业化操作和高端人才等问题将显得异常突出,如何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保持优势并存活下来,将是内地拍卖行面临的一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