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月16日电(记者应妮)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16日在此间中国艺术研究院获命名和颁牌,苏州市苏绣艺术创新中心、南通蓝印花布艺术馆、禹州市苗家钧窑有限公司和福建省仙作古典工艺家具研究开发有限公司获此殊荣。
为了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工作,大力提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与保护实践密切结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从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中首批遴选出四个保护成效好,具备一定研究能力并已推出初步成果的国家级项目传承单位,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
第一批命名和颁牌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共4个,分别是苏州市苏绣艺术创新中心(张美芳)、南通蓝印花布艺术馆(吴元新)、禹州市苗家钧窑有限公司(苗长强)和福建省仙作古典工艺家具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林友华)。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文章在命名暨颁牌仪式上致辞。
他表示,通过中国广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和创造性实践,已形成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经验”。其中重要一点,就是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理论总结和学术建设,尤其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密切结合。在这方面,一些专业理论研究工作者已出版了一批优秀的研究成果,更使人欣喜的是一些优秀的传承人,在全力做好自己所掌握项目的传承、保护工作的同时,还努力对其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历史、现状,它的渊源、特性、价值,保护的方式、方法,以及该项目所面临的困难、问题等等,加以理论性的总结和研究探讨,努力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的感性经验上升到理论认识的水平,以求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其中有一些传承人在这方面取得了较为突出的研究成果。这是十分可贵的现象。
作为来自基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美芳认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全新的思维定位,在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整体框架中,积极引导、指导基层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体现了国家级保护专业工作机构的敏锐眼光和责任意识。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可以更直接地得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的专业指导,促使传承人遗产实践与保护研究的更好结合。
她忆及被已故著名画家吴冠中称为“神品”的《金核子对撞科学图像》,坦言是李政道教授的创意。当时她认为用苏绣来表现核子对撞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又难拒李政道的殷切希望。随后她采用“异形丝”与常规真丝结合绣制的方法,进而开启了苏绣艺术的创新之路。“这个例子说明,在苏绣技艺上还有很大成长空间”,她打算将系统梳理苏绣技艺的要素,让平时口传手授的针法技艺诉诸于文字和图像,将理论和实践落到实处。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研究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魁立认为,研究基地的命名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推向新阶段的一个标志性举措。无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都特别强调研究对保护工作的重要性。“研究不仅是保护工作的基础,也是保护工作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今天命名建立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把探求真理和规律同社会现实中的功能体现结合起来,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文化部副部长董伟等人为研究基地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