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文化非常好的时期”丁方教授表示,“有学者甚至把它比为中国的文艺复兴。在那个时代,思想活跃,学术昌盛。”丁方教授将犍陀罗佛像、希腊雕塑和魏晋中土的佛像进行对比,从形体到精神、艺术等多层面阐释了佛教与中土文化的交融与不同。“中土文明最杰出的线条体系弥漫在佛像的周身。线条围裹着形体,形体赋予着精神”在展示中丁方教授时常赞赏道,“印度文明与中土文明一定要达成一种最旺盛的时期,才能完成这种交融。”来自敦煌研究院的陈海涛先生利用新媒体的方式,并结合中国传统绘画中“势”的概念,对开凿于北魏中期的莫高窟第254窟中萨埵舍身饲虎的佛教经典壁画进行了科学具体且生动的分析讲解,尤其在对佛教中“舍身、奉献”的精神核心上做出深刻剖析。杭侃教授则是从考古学中打破关系的角度对云冈石窟昙曜五窟的年代进行了严谨的推测,并从第5、6窟中种种细节得出这两窟并非“双窟”的结论,极具学术价值。
“国外有大量的宗教崇拜造像包括建筑,都强调通到天、通到神,一种垂直向度使人心生崇仰”朱良志教授对魏晋佛像的美学含义进行解读,“但是我们在北魏的佛像造像中,这种感觉并不是很强烈,这与魏晋风度那种人人自远的精神相联系。”此外,彭锋教授也结合自身的研究,提出了很多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此后,叶朗教授、潘公凯院长等人先后都发表了个人的观点与建议,并一致表示“经典的地位是不能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