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2月4日电据香港成报报道,香港寸金尺土,指的是地皮和楼价,但除了地上的建筑外,其实地下更埋藏了不少无价的文物,可说“遍地是宝”。据专家表示,香港现有208个具考古研究价值的地点,曾发掘的遗址,远至旧石器时代,近至清代,其中数万年前香港西贡的黄地峒已有石器工场,而数千年前马湾,未有挪亚方舟及豪宅,便已有人定居,西贡亦早有人种稻米……。
香港考古学会主席吴伟鸿表示,曾有明朝陪葬品被挖地工人挖出,随便丢弃路边,更叹息不少文物以往因欠缺法例保障,加上私人挖掘和战乱,结果散失各地,最终只有少量由香港博物馆收藏,“例如陈公哲1938年挖掘了很多文物,放在家中,直至1950年,部分文物才捐给九龙总商会,商会后来把这批文物捐予香港历史博物馆”。
陈公哲是精武体育会的创办人,更是首名在香港考古的华人,他1938年开始沿香港海岸进行考古发掘,曾到过石澳、狮子山、扫秆笏、屯门、南丫岛榕树湾、洪圣爷湾、鹿洲、东湾、沙冈背、龙鼓岛、沙洲等地,长达8个月,其中在大屿山石壁水塘掘出最多文物,包括著名的石壁石刻,估计是3,000年前青铜器时代刻凿,现已被列为香港法定古迹。他并发掘出史前石器陶器、铜器及铁器等,更有汉代玉俑和唐代海马葡镜,总数逾250件,可惜二战时期,大部分文物和珍贵的考古资料散佚。
明朝陪葬品被丢弃路边
直至1976年,香港才有法例规定,1800年以前即清嘉庆五年建造的建筑是“古物”,而该时期之前的文物亦须交政府保管。香港考古学会主席吴伟鸿认为,法例的定义非常重要,当局是时候要重新审视,考虑把年份扩大,“1976年时把百多年前物件定为古物,即把界线定在清嘉庆五年,但现在已过了将近40年”。他补充,现时香港也习惯把19世纪初期的对象视为文物处理。
除政府以往不“惜宝”外,港人也不“识宝”,吴伟鸿拿着一个罐,原来在屯门龙鼓上滩出土,工人挖地工程时发现,随手丢在路边,但他指出,这个黄棕色的罐应是明朝陪葬用的五耳罐,通常是一对,一个装米、一个装酒,放在死者脚边,罐上有五个耳洞,可用绳穿过方便提起,但原应有的盖已不知所终。香港考古学会得政府许可后,保存少量文物作研究之用,包括比较花纹、器型及质地等。
全港208地点具考古价值
香港208个具考古研究价值地点,多是在海边,吴伟鸿解释,陆地和海边其实都有遗址,但海边的保存较好,在沙堤下可被掩埋至两米深,相反内陆的保存较差,易被人破坏,“曾经在锦田七星岗的河流旁,找到青铜时代的文物和建屋的柱,但只埋在地下仅30厘米”。吴伟鸿指出,锦田原名岑田,有岑姓人士居住,较邓氏更早来到香港,“不过香港真正的原居民应该是马湾人,他们数千年前已死在香港了!”
逝者已矣,考古在现今社会是否无用?吴伟鸿并不同意,表示从考古可看到人类生活转变。
吴伟鸿:新石器时代革命
吴伟鸿指出,考古界有个名词叫“新石器时代革命”,因全球暖化而产生农业、村落及陶器,并终结了旧石器时代,“约1.3万年前出现全球暖化,长毛象都死了,人类不能依靠捕猎长毛象为生,结果食谱就由动物转为植物,农业亦因而发展,人们开始定居及出现村落、把野生稻米改为栽培稻米,……陶器出现,新石器时代亦开始”。他因此认为毋须过于害怕暖化,“其实人的适应力很强,转变中可以创造很多新事物”,并笑言若非暖化产生技术和社会转变,“可能今天我们还在追着长毛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