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资料
作者:顾慧妍
即便是在目前艺术品基金普遍“失声”的当下,一线的操盘手们在谨言慎行中仍然对未来充满期望,而“围城”外的诸多资金依旧对进入这个市场抱持着相当高的期望。
2012年底,天寒地冻,一片萧肃如同全年的艺术市场,也如同目前的艺术品基金领域。他们进入这个市场的姿态是一路的高歌猛进,而如今却成为了一曲“咏叹调”。2012年对于中国艺术品基金来说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年,在市场与政策的双重压力之下,他们迅速从台前转到幕后。
有专家拿一个“乱”字来总结艺术品基金的这一年。“散乱,没有整体性,发行的渠道都是鱼有鱼路,虾有虾路。处在一种非常不规范,一种比较无序的状态。”上海证大集团文化事业总监沈其斌评价道。
同时,当代艺术家、批评家及策展人徐子林则认为,“乱”的局面显然不是艺术品基金单方面造成,“这个乱不完全是艺术品基金造成的,而是上下游企业和机构尚未将这个产品想明白,更没有做好上下齐手的准备。而这些问题都聚焦在艺术基金产品身上,就显得非常混乱。”
但是,乱局并不等同于末日。即便是在目前艺术品基金普遍“失声”的当下,一线的操盘手们在谨言慎行中仍然对未来充满期望,而“围城”外的诸多资金依旧对进入这个市场抱持着相当高的期望。“这个市场不会崩盘,相比于其他投资,他本身的盘就很小。”沈其斌说。
新投资标的与模式的出现
即便这个市场需要讨论的问题很多,但是在2012年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新的东西。
从投资的标的物来看,在《投资有道》与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正略钧策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共同针对2012年中国艺术金融市场联合调查中显示,全年投资的艺术品信托产品中大部分是书画类产品,但其中也出现了众多新的投资标的物为犀角、象牙等。
除此之外,与地方文交所业务相关的地方特色艺术品也成为了新的投资热门。如“梵云雅玩2号”投资的寿山石等,属于福建等地区的特色地域性艺术品;“鼎鑫2号”投资的版画同样属于地域特色艺术品,并且整个运作与泰山文交所紧密相关。
从投资模式来看,一些艺术品基金亦出现了新的投资模式,如“天雅1号”的贷款类艺术品信托,即以上市公司股权质押,获取信托贷款,用于艺术品投资。
以上新的标的物与新的模式的出现表明,传统的艺术市场如书画等大类依旧无法满足这个艺术金融市场的需求,他们需要更多的目标,他们常常苦于没有“好”的项目可投,而并非苦于没有钱,从这一点来看,中国艺术品基金的这块蛋糕还能够越做越大。
从台前转入幕后
2012年的艺术品基金的市场行情如过山车般惊心动魄。数据显示,2012年共发行成立29只艺术品信托基金,基金规模约为35.2亿元,其中第三、第四季度的信托总额已低于艺术品投资启动季(2011年1季度)的2.95亿元。而2011年前11个月,就有成立超过70只艺术品信托基金,除2只到期解散外,基金规模约57.7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是信托基金发行数量的减少以及发行规模的削弱,信托计划预计的收益率亦出现收窄,从2011年第四季度的10.4%下降到2012年第4季度的9.6%。
从年初的极盛到目前的一些基金仓皇退市,这样的变化让人咋舌。而艺术市场的冷淡的确对其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沈其斌认为,艺术品基金市场出现如此的现状,根本原因亦在产品的设计上,所谓“先天不足,后天畸形”。他认为,目前艺术品基金产品设计制度性不足,对标的物的选择模糊,特别是产品周期过短。另外,也存在人才、认知以及心态方面的缺失。
徐子林则表示,当下艺术品基金总体比较“犯迷糊”,投资品种较为单一,一味的追捧古代工艺品和古代艺术品,热衷近现代艺术品,而现当代部分则多为盲区;其次,流动性较差,要么如死水般,要么就如潮涌般;另外还缺乏有价值的市场数据以及国际流通基础。以上都制约着现今艺术品基金的发展。
同样,我们并不能忽视的是政策对艺术品基金的打压所造成的影响。“查税门”的出现以及对文交所的整治,这些直接打压其积极性,同时对新的基金的发放审批也较为严格。“税收问题不是艺术基金和艺术品一级市场生死存亡的关键,但是税收是遏制艺术品国际化的绊脚石,特别是关税问题阻碍了中国艺术品的国际化发展。”徐子林说。
因此,无论是基金产品本身也好,还是宏观经济形势以及政策的走向也好,都为2012年艺术品基金的发展留下了自己深深的一笔。
崩盘?不会出现
如今,2013年已经到来,人们又开始担心这一年艺术品基金的兑付问题。据粗略统计,至少有29款产品明年进入兑付期,涉资26.42亿。其中,上半年将有10款艺术品信托面临兑付,涉资8.8亿,下半年则有19款信托密集到期,涉资17.62亿。在2012年底,已经有部分基金提前清算。
沈其斌对2013年的艺术品基金的兑付十分担忧,他认为,很多基金面临这样的情况时,会采取击鼓传花,滚雪球的方式,以更大的盘来接这个盘,这对艺术品基金来说是非常危险的。他建议,比较好的办法是延长产品的周期,以时间换空间,为标的物价值的增长争取到更多的空间。
徐子林则认为,“即使有困难,也会有人默默地吞下风险然后低调告诉大家:结果挺好!为什么会这样?其一是信托基金,这个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艺术品基金,只是一种担保贷款,到底有没有投资艺术只是个说法,所以到时间必须按时兑付;其二是严格意义的艺术品基金,但是这些艺术品基金从发行的时候就没想着真的要通过艺术品增值来兑现承诺,他们必须采用其他手段来化解压力,至于是再发一只孪生基金来把前面的吞下还是拆分重组成其它兄弟基金,自然各有各的道。”
他们都认为,即使兑付存在一定的困难,但出现崩盘的可能性不大。这是由于其本身盘面相较于其他投资品种偏小,总量不大。另外还在于艺术品基金发展的空间依旧存在,众多艺术品基金也在反省此前的模式,在产品设计方面也会有更多考量。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外部因素是,目前艺术品拍卖市场正在深度调整中,业内认为未来市场回暖前景良好,这必然对艺术品基金的发展是利好的一面。
场外资金仍然热衷
虽然近半年来,中国艺术品基金市场“万马齐喑”,但并非意味着资本在排斥这个市场。正相反,更多的场外资金正摩拳擦掌,期待进入这个市场大捞一笔。只是与之前相比,这些资本更加低调,并且更加着眼于整合式的运作模式。
“我们不做艺术品基金了。”这是本期专题采访中记者听到比较多的一句话。但仔细分析,如是谈论的多为私募性质的基金,仗着船小好调头的优势,急急忙忙从艺术品基金市场中抽身,投身于养老地产、茶酒基金等其他看似更容易赚钱的领域。
而与之相关的一个对比是,记者了解到,近两年中尝到“甜头”的中信信托、华宝信托、山东信托准备在2013年继续扩大自身的先发优势。而一些在2012年并没有加入到艺术品基金行业中的大型商业银行、信托公司,近期同样在摩拳擦掌,计划在2013年通过银行理财渠道或者信托渠道发行艺术品基金。与已经发行的基金相比,这些筹备中的基金规模更大,多为单笔上亿元、系列滚动发行的基金,且多采用整合模式。
所谓整合模式,在2012年发行的艺术品基金中也曾经出现过,于2012年初发行的“天雅1号·艺术品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一期)”,就是与北京潘家园天雅古玩市场有限公司打包合作。同样,于2012年12月初发行的中信信托“文道6号·陕西文化艺术投资基金信托”,也是整合了陕西书画艺术品交易中心的资源而成。而据记者所知,目前包括景德镇等多个艺术品集散地相关的公司,都在与资本合作,计划以整合的模式发行系列艺术品基金。
黄金时代也许不远?
“在未来的5至10年都是艺术品投资的好时机,只要满足产品方面制度、标的物、时间周期等要素,对于艺术品基金来说是遍地黄金。如果以房地产基金等为参照物,在中国做一个100亿元规模的艺术品基金都不为过。”沈其斌对未来艺术品基金的发展信心巨大。
徐子林也认为,艺术品基金会继续加快发展,但是会出现更多专业的团队,特别是深谙艺术品一级市场运作的精英会和艺术品基金团队通力合作,形成最佳的联盟。
就模式本身而言,现有的基金模式无可厚非,从风险性的大小来看,信托型的基金更为合理。但是,只是在一个上下游不完善的环境中想独善其身是不可能的。因此在未来,需要妥善解决上游艺术资产建仓、下游艺术品出货通路才是未来艺术品基金发展的关键。
另分析人士称,艺术品基金要获得长足的发展还在于艺术品买卖的操作方式能否产业化、透明化、专业化。正因为整个艺术品行业的不规范,让艺术品市场交易日益萎缩。私下的交易却逐渐盛行,太多的投资者对买卖的态度越来越谨慎,也就导致了目前困境。而走出困境的方法,就在于将整个艺术品交易透明化、公开化、市场化,杜绝价值评估模糊,把控风险,重获投资者信任,艺术品市场必将有更好的前景。与之相关联的艺术品信托也将会随之发展。
此外,在目前被忽略的就是海外的巨大市场,从目前中国艺术品基金的整体情况来看,国际市场所占有的份额几乎为零,这或许是未来值得深挖的领域。
“对于一个好猎手而言,艺术品投资自古以来都是回报最丰厚的领域,不仅带来巨大的财富、还带来显赫的社会地位和优雅的生活品味,还有比这个更性感的生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