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要闻 > 韦力收藏古籍之谈

韦力收藏古籍之谈

2013-02-21 08:39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于是

在纸质书式微的今天,读一本精心讲述古书之美、藏书之乐的妙书。

对中式美学情有独钟的安妮宝贝,采访了著名藏书家韦力,走进他的芷兰斋,赏析千年古书,也跟着他走进阴暗沉静的古书仓库、江浙的古代藏书楼。

韦力收藏古籍逾十万册,四部齐备。“唐、五代、宋、辽、金之亦有可称道者,明版已逾八百部,批校本、抄校稿、活字本各有数架。”也曾主编《藏书家》等专业期刊,并著有《古书收藏》、《古籍善本》、《批校本》、《中国近代古籍出版发行史料丛刊补编》、《芷兰斋书跋初集》等。

他将我们带入一个脆弱而珍奇的文字世界。宋嘉定六年刻成的《施顾注苏诗》盛名鼎鼎,流传在藏家手中的典故各有惊险;宋刻本天禄琳琅《纂图互注尚书》细腻的黄麻纸,五色织锦封皮,七枚乾隆印章;《册立光宗仪注稿》刻成于泰昌元年,证明了明光宗朱常洛登基的艰险及短促……每一册,每一卷都看似稀薄柔软,却经得起数百年时空的穿梭和人文的审视。

韦力一共解说了10本珍藏古籍内容、版本递传、背后故事,配以大量精美的古书照片,内容严谨详实而雅趣盎然。每一册具有收藏价值的古书,都如一道魔法门,需要你有丰富的历史人文知识,才能从脆弱的棉纸界面穿越到古世人间。古书收藏不在于聚敛。古人把收藏叫“选学”,“如果你不能将收藏升华,只停留在聚物的层面,就没有太大意义,只是一个仓库保管员而已。”

收藏古籍的过程里也必然少不了参与拍卖,韦力的经验之谈不得不读,无论你是想投资还是自赏。当然,也有古书的初级入门知识的详解,诸如,何谓宋元本,何谓嘉靖本;何谓写刻本,何谓影刻本?何谓页眉的批、行间的校,书前的题记,书后的跋语?又如,为何古人认为手卷品位最高,其次是册页,再次是扇面,最俗是立轴?卷轴装的系统术语包括:包首、隔水、诗塘、题端。再如,装裱工艺中失传的缂丝技术究竟是怎样的?

 

古书在版本、纸张、装裱、刻印等方面精致至美,工匠技艺之精湛、古法用心之体贴,分门别类都值得细说。

长篇访谈之后,他们又谈愉悦,谈日常,谈童年,谈古今纸张之差,谈自己砸钱仿制古纸、刻印经典的事,也谈及藏书家从古书中获得的真知,他说自己从一个喜爱风花雪月古诗词的文艺青年,蜕变成通读经史的行家,因而懂得“中国至今为止的思维模式和体系,都是以经学系统作为主线建立起来的,对经学的抛弃是学术的没落”。

两人的恳谈不止关乎古书的拍卖、收藏等专业情趣,更涉及当代商人和文人的审美观、价值观。平凡的生活实景,坦荡的商人心得,亦是本书惹人深思之处。

韦力的专职身份是商界高管,作为一个每年投资数百万在古书上的收藏家,他却叹道,自宋元到民国,藏书历来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而今天,如我这般小人物都能得到,对我而言是幸运,对社会而言却是悲哀。这么好的东西,如此轻易聚在一个小人物的手上。”

古书之美,若仅在美学之中,只能停留在肤浅的审美层面,虽肤浅,却也是当今社会中的一种奢侈雅趣了。作为收藏家,韦力历练出一套深邃且有实据的学术观,古书也像特殊的媒介,连贯了古与今、物质和情怀,让他成为一个在现世活得有风雅亦有风骨的人,这,应该是关于古书的这场漫长修习后的意外收获。这让“收藏”这件事更内向指涉灵性,而非金钱或市场。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