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是一种泛化的艺术,从达官显贵、文人雅士到平民百姓,均可观其美、乐其趣、悟其神,甚至可以此衡量一个人的文化素养。
帝王作为一个历史阶段的代表人物,其书法作品影响更大,说辞更多。
康熙执政六十一年,是中国史上在位最长的皇帝,书法造诣很深。他以书法辅助政治活动,宣传政治意图,改善满汉文化,融洽君臣往来。书法的功用不亚于其六下江南。
他的书法雍容典雅而又清丽洒脱,颇能体现他的性情和审美水准,充溢帖学风范和帝王之气。
我们一般认为字如其人,身躯瘦弱的人不会写出心宽体胖的字,壮汉的字也不会清盈飘逸,这是从外在形式上说。从人的生活环境和从业经历上说,狂放文人的书法不会端庄凝重,政务繁忙、操劳国事者的书法也不会恣肆飘逸。康熙为例,他治国理政,颇多建树,管理着政军民学,辽阔的疆域和盛世之势使其有综合、平衡、协调,加之反复、比较之风,这些反映在书法的风格上,自然会圆润而不生硬、严谨而不失当、中正而不偏倚,而且从没有旁门左道之笔,这是一代成功的君王必然体现出的书法风范。不像北宋时皇帝精神不佳,处于对国运的恐惧和绝望中,意志薄弱,写出的“瘦金”字体。
康熙一生书写不辍,频频颁赐诗文、碑文、匾、榜、扇等。除了节庆和游览名胜的应景之作,大部分都带有明确的政治倾向和意图。
比如,鲜明地体现崇儒重教思想的“清慎勤”、“存诚忠孝”、“万世师表”等。同时,他通过御书碑文、匾额以及赐予手卷等方式,表彰忠臣,奖掖廉吏。康熙南下时,赐给江宁知府于成龙手书:“朕于京师,即闻知府于成龙居官廉洁。今临幸此地咨访,与前所闻无异,是用赐尔朕亲书手卷一轴。”
这大概相当于树立正面典型,弘扬官场正能量吧。
康熙中年后发现其不断进步的书法技艺使群臣钦佩不已,而颁赐书法作品又能使他们感恩戴德,于是常利用赏赐书法作品密切君臣关系,以致在康熙四十一年五月召集大学士、九卿、翰林、詹事、科道官等140多人至保和殿,分别颁赐御书字幅。他南巡和西巡时,走一路写一路,召见官员辅之题词,彰显文治武功。
在康熙的诗文中,我最喜欢的两句话是“桃源意在深处,涧水浮来落花”。上句有不断进取之意,如无限风光在险峰。下句是说随遇而安,遵循客观规律。总体上讲求张驰有道。
这两句诗是他赐书监察御史傅作楫的。傅作楫在任河北良乡县令时,听说宫廷内监骑马践踏青苗,便处以杖刑。康熙闻知此事,不但没有责怪,反而称赞他有“御史风骨”,连升三级,提升为监察御史。
傅作楫告老还乡时,康熙手书了唐代诗人刘长卿的诗作为纪念。只是他把原诗中“桃源定在深处”,写成了“桃源意在深处”。但我认为后者更有意境。
康熙甚至任用官员也要看书法如何,尤其是文官。他亲政不久,下令翰林院官员练字,对经常和他交流书法的沈荃多有称赞,并传谕:“朕素好翰墨,以尔善于书法,故时令书写各体,备朕摹仿玩味。”多年后他巡视江南,遇到沈荃之子,还写诗并赐书法怀念沈荃。而对于十年寒窗后即将入仕的人,则有因“字迹潦草”而被他除名落榜的。康熙认同科举考试的入门要求“楷法是否圆润”,认为一个人字写得好坏,是思想深度和格调高低的重要参考,以至要求乾隆每年要写上几十个扇面习字。
康熙刻意搜求历代书法名品,御览、御批、钦定多部传世藏帖,“海内真迹,搜访殆尽”,集我国书法艺术之大成。他还编选了历代百余篇皇帝的书法,涉及内政、外交、国防各方面,这些珍贵的史料,是中国历史长河中一串夺目闪光的珍珠。
他为什么乐此不疲呢?以我看来,可能是他的生活环境使然。皇帝的权力很大,但约束皇帝的条框也很多,内卫们不会让他本人独处和给他片刻的自由。宫殿内的生活,常使统治者像神一样孤独。虽然他们身边有一群身份低下的守护者,但这些人并不能与之交流,于是皇帝只能移情于书法。
书法是观察帝王的一面镜子,让我们从中看到老皇帝们在书法世界里是以什么形象出现的。
康熙认为“志有所专,即是养生之道”,因为挥毫前总要“收视厌听,绝虑凝神,尽量做到心正气和。”虽然他不是历史上的书法巨擘,作品也不免浅显的酬答唱和,但把书法作为政治、养生的工具,他达到了。
(作者为《瞭望》周刊社副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