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学术 > 村上,非村上(图)

村上,非村上(图)

2013-03-06 08:49 文章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宋思衡在演出中

近年来,我作为音乐评论者和不少国内外的青年钢琴家打过交道,宋思衡是我一直关注的对象。当然,这不仅仅因为他是圈内较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也因为他坚持几年制作的“多媒体钢琴音乐会”引发的关注和争议。在他的微博上经常会看到他对其他艺术门类、历史、现实社会的一些言论,其中包含了不少独特有趣的思想和风格。3月1日在上海文化广场,他举行了一场名为《寻找挪威的森林》多媒体音乐会,我欣然前往一探究竟。

 

坐在一楼大厅放眼望去,几乎座无虚席,这位票房红人确实名不虚传。仔细翻看了一下节目册,这台《寻找挪威的森林》音乐会是采用了日本当代著名小说家村上春树的文学作品与古典音乐的结合,依靠视觉图像作为纽带来发挥的一场多媒体音乐会。村上的书中提到了不少古典音乐作品,包括舒伯特、亚那切克、贝多芬等。然而音乐会中,宋思衡却选择了大量法国印象派作品。或许是长期在法国生活,深受法国文化熏陶的缘故,他更倾向于选择这样的作品,但我实在很难把这些作品与村上提到的音乐风格联系起来。

然而在音乐会上,这些作品都演绎得极为精致,除了钢琴家著名的漂亮音色这一特点外,似乎我也听出了不少音乐与村上书中的意境吻合。比如《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中的“金毛兽”与德彪西《月落荒寺》的结合,音色梦幻。高音的两个声部,似乎就像两个不同的世界,“现实”与“非现实”,互相转换而互不干扰的暧昧。低声部的几个音出现多次,貌似金毛兽的脚步声,缓缓而行。熟悉村上的读者都知道,他并不是一味追求自然形成的孤独感,他也有幽默的一面。对于“羊男”形象的设计夸张诙谐,黑白间的粗线条勾画出“羊男”的生存特性,而德彪西《阿尔汉勃拉大门》,正符合《寻羊冒险记》中“羊男来了”中这个并不显著却有趣的特点,且音乐的怪诞和戏剧性变化似乎让我们以一种非理性的方式感受到了“羊男”的内心世界,甚至超出语言形容的范畴。

此外,吉纳斯特拉《第一钢琴奏鸣曲》的末乐章映衬村上笔下的“夜鬼”也是绝妙的选择,那种阴森恐惧、激烈亢奋、追逐逃难等等都很恰当地被音乐的语言表达出来。更有意思的是,我感受到钢琴家本人在演奏这首超高难度的乐曲时真正进入了全面的状态,那种肆意挥洒和灵感不断涌现的音响与多媒体视频结合,突然让我感受到了一种非常独特的震动。这并非村上,也并非钢琴曲本身,这似乎是出自钢琴家本人的某种气场与情绪,十分难以准确描述,它们夹杂着一种孤独的悲哀与无力,同时爆发出一种绝望的力量。

音乐会进行到此,我似乎明白了,其实这场音乐会并没有真正关乎村上,也没有关乎这些音乐本身演绎是否正统。这完全是一场描绘钢琴家本人内心情绪的多媒体独白,假借村上之名罢了。宋思衡在当代文学、多媒体和古典钢琴音乐这三个完全毫无关联的文化设定中,碰撞出了一种属于他自己的特殊风格。这些音乐和场景展示出了众多超出我们理性客观体验的想象世界。然而在穿梭于这些世界的过程中,音乐、视频、舞台灯光始终都展现出一种统一的压抑、孤独,散发着一种极为精致简约的迷茫感。

演出结束后,我依然徘徊在复兴路的大街上。不能说我很喜欢这种感觉,但是在那一刻,我似乎被他深深抓住,一种摆脱不掉的自我怀疑和温暖的同情同时涌上心头。艺术,并不以美为最高标准,当代艺术的发展明确了人类在此意识上的进步。美与丑就像艺术这枚硬币的正反两面,他们在表面的重合组成了完整的艺术外壳。而隐藏在这枚外壳核心的则是艺术家的个性和对新的美学探索的追求。能够通过这样一种不同文化形式融合所形成的自由空间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种个性语言,我想这是这场音乐会的价值。

(作者系乐评人,《钢琴志》主编)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