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国际艺术品拍卖机构佳士得和苏富比最近相继宣布调升买家佣金。有专家认为,这个信息显示了国际艺术品拍卖行业务模式的潜在转型可能,并从而可能带来艺术行业业态的转变。
提升佣金赶羊入圈
这两家拍卖行佣金计算采取分段递减累加的计算方法。苏富比从3月15日起,落槌价在10万美元以内(佳士得为7.5万美元),买方佣金为25%;落槌价从10万美元到200万美元(佳士得为7.5万-150万美元),买方佣金为20%;落槌价在200万美元以上的(佳士得为150万美元),买家佣金为12%。
上海文化艺术品研究院执行院长孔达达分析道,经过计算,本次佣金调整影响较大的是6.6万美元至11万美元区间的艺术品,佣金增幅在5%至7%之间;而影响最大的其实是120万美元至420万美元区间的艺术品,佣金增长都超过7%,最高增长幅度达15.7%。如果佣金调整的目的是增加收入,可以从此判断出佳士得预期的主要盈利区间是120万美元至420万美元(即748万至2,617万元人民币)的中高价位艺术品。
这堆数字,圈外人看着可能觉得乏味,而业内人士则可能心惊肉跳。一些靠拍卖行买低卖高而盈利的画廊、古董商或行家对此次佣金调整反应剧烈。
孔达达进一步解释道,本次佣金调整更多针对中高价位艺术品的原因也有可能是希望将这部分业务逐渐向私洽业务转移。
私洽兴起画廊心惊
所谓“私洽”,即预示了拍卖行在承担公开拍卖中介的角色同时,还将扮演艺术品市场的“画商”“古董商”“经纪人”等角色。
近年来传统拍卖业务占佳士得的总销售额比重逐年降低,2012年上半年私洽业务已经占据佳士得总销售额的18%,比2011年同期增长53%。通过多年积累,拍卖公司掌握了大量的高端客户以及机构客户,与其继续花费大量的公关、广告、宣传费用炒作市场,还不如有针对性地邀请重要客户参与私下交易。另一方面,私下交易也可以避免因拍品过度曝光而带来的负面作用。一些艺术基金也更倾向于不公开艺术品购买价格。
“私洽”风潮也刮到了国内的拍卖行。从嘉德、保利、匡时到上海的朵云轩、崇源拍卖行等,纷纷以开办画廊、艺术中心、美术馆、艺术会所、艺术巡展等诸多形式,活跃地涉足于超出传统拍卖业务的领域,毫不客气地“侵犯”着传统画廊和经纪人的领地。
利弊得失众说纷纭
这些年来,拍卖行已经让本来就势单力薄的中国画廊业边缘化了,如今这样是否会令画廊业进一步陷入困境?
上海龙门雅集(画廊)董事长李亚俐曾是国际著名拍卖机构的资深业者,她认为,拍卖行直接和艺术家联系非但直接掠夺画廊苦心经营多年的市场价格基础,也不利于年轻艺术家的长远发展。
油画家李磊认为,艺术家直接进入拍卖场是有益尝试。国内优秀的画廊数量极其有限,而且越是好的画廊,在选择艺术家方面就越苛刻。艺术家必然会去寻找另外一种进入市场的路径。
某拍卖公司老总季涛认为,目前多数画廊根本不知道如何包装推广艺术家。而相较于画廊,拍卖行的优势却非常明显。它资金雄厚,掌握较多的话语权,更懂市场,比画廊更加知道如何运作一个画家。但就本质而言,拍卖行是无法取代画廊的。拍卖行对作品有一定的市场判断,但更侧重于市场偏好度和短期成交获益。而画廊则更加擅长于对艺术家绘画水准和未来市场的判断,擅长于对画家的全面分析、学术研究、宣传推广、展览参赛和销售渠道,并可以根据艺术市场不断地给画家以指导和建议。当越来越有品位的藏家开始需要一些更有独创性、有深度的艺术作品时,画廊的重要性会渐渐凸显。记者林明杰